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刘文正  王达 《求索》2011,(7):209-210,66
玄学中的重庄思潮,开启了魏晋士人对形与神的重视,正是由于庄学精神的浸润,魏晋士人的人物品评标准,有了神韵风度的内涵,完成了向艺术转化的过程,其中最明显的是对于品评标准的影响。从庄子的"神人"形象出发,衍生出系列人物品评标准:崇尚自然、重情尚真;淡化德行、追求才性风神;开拓仪容审美领域,偏于秀美。  相似文献   

2.
赵静  甘宏伟 《求索》2011,(2):189-191
"吴敬梓与魏晋风度"是《儒林外史》现代解读中的重要的命题。关于这一命题,学界的基本看法是:吴敬梓受到了魏晋风度的影响。而实际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名士是以老、庄之学为处身立命之根柢的,吴敬梓对待礼教的态度以及他笔下读书人隐逸的文化背景则是基于儒家的立场,于此,我们认为,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并不认同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3.
王树枏以“大同”解庄,首次将“大同”的概念与庄子“至德之世”相结合,其解庄模式多围绕“大同之道”、“大同之化”、“大同之本”、“大同之盛轨”等相关术语,来解释庄子的无为至德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以“大同”解庄的思路并非都是对庄子原意的曲解,其所引进平等、自由的观念,赋予《庄子》以新意.此外,以“大同”解庄不仅与康有为的《大同书》相表里,同时受到胡适所言庄子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不仅继承了韩愈、苏轼等人援庄入儒的传统,更为庄学思想注入新鲜血液,迎合了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荟集古今学者的学说炮制《庄子》,对庄子虚无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使其唯物思想和质测之学得以展现。方以智主要是以象数来会通《易经》与《庄子》内篇七篇,通过《药地炮庄》三十三篇,使庄子学著作始终贯穿着易学象数学思想,从而把以易解《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以"公因"、"反因"说来解释《庄子》则更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实为以往的一切解说者所不能及。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心理学思想是当代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避免片面理解《庄子》所蕴涵的心身关系问题的论述,本文在心灵哲学的视域内、在《庄子》哲学思想的取向内探讨了其有关心身关系问题的论述。以时间的递进为线索,注意到《庄子》后学对前期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展现出心、身交替超越的演进过程,给学术界关于《庄子》心灵哲学本体论的定位提供了“中立理论”的参考结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复观从艺术化的哲学角度对《庄子》进行“再发现”,他对《庄子》艺术精神的揭示与对《庄子》美学的深度发掘,对启发思考《庄子》具有审美倾向的人生态度多有裨益.文章以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阐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徐复观所诠释的庄子艺术精神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方向红 《求索》2013,(9):141-143
《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名士的风流故事集。《世说新语》中的阮籍特立独行、不拘礼法,是魏晋名士风度的代表。然而,阮籍《咏怀诗》中所表现的自我形象孤独苦闷、谨慎胆怯,与《世说新语》中的阮籍形象却大相径庭。究其因由,《世说新语》的创作主旨不是平常记事,而是突出玄韵,阮籍外表的放诞隐藏着全身避祸的思想。《世说新语》中的阮籍和《咏怀诗》中阮籍的自我形象并不矛盾,其精神内质都是极度苦闷幽愤。  相似文献   

9.
刘熙载曾说《庄子》一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庄子》使人读来爱不释手,流连忘返,其原因之一在于作者善于将丰富的内涵用寓言的形式来表述,使书中深邃的哲理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得到深刻的阐发,从而增强了《庄子》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全书中的寓言共有一百多个,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的严峻现实。所以庄子只有借寓言曲折见意,将其蔑视礼法,不愿与世俗相融的思想掩盖于“不庄”之语的寓言中。《庄子》寓言,既包含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也反映其美学思想。“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他的哲学也即是他的美学。”  相似文献   

10.
钱澄之的屈骚阐释,游走在诗学、易学、庄学之间,庄与易因时而相合,屈与诗因性情而相连,易与诗因为感应而相通,钱澄之以庄解骚、以易解骚的阐释视野,依托于他的庄学、易学宏大的学术研究背景,并以一种深刻的比较意识,凸显了其屈骚阐释的学术新路。钱澄之作为明代遗民群体中的一员,遗民群体生命情感的介入,又使得他这一时期的屈骚阐释天然地具有了其它时期所无法彰显的独特诗学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涛 《理论月刊》2007,(4):55-57
《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有两种可能:一是战国中期的庄子晚年所作,二是成文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后学之手,不可能成文于秦汉以后。《天下》的思想倾向是老、庄道家的基本思想,融合吸取了诸家思想,不过对诸家思想的吸收也是放在道家的“道”中的一部分的地位。《天下》篇的主旨“内圣外王”思想是在文化意义上建立的自然人格和道德人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张涅 《理论月刊》2001,(7):18-20
本文认为老、庄思想有本质区别。《老子》侧重于政治哲学范畴,表现出经验独断的思维形式,与兵家理性有渊源关系。《庄子》则从孔子儒家传统走出来,侧重于人生哲学范畴,表现出开放、流动的思维形式。从“黄老”到“老庄”的演变乃基于对《老子》的误读,《庄子》涵盖了《老子》。老、庄都没有形而上的自觉建构,“道”依附于经验层面,并非思想核心,因此现代学者据此把老、庄作为一个思想学派没有把握本质。汉以来的“九家”说已经不适合现代思想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婉婉  郭其智 《求索》2011,(2):177-179
中国艺术之自觉践行源于魏晋时期,期间,也是中国古代最富艺术精神的时代,其思想之余绪、艺术之精神播及唐宋甚至影响到今人。魏晋名士对艺术的自觉探讨与魏晋士人的时间生命意识密不可分,他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山水,向内发现了自我深情,在意识到时光荏苒即逝、生命流失不可逆转的前提下,或发现身体之美,或在音声中传递生命意志,或在书法、绘画创作中体现着自由心灵与艺术美的结合,或在发现园林山水之趣中实现心灵超越。他们在艺术种种领域内开始了审美观照,成果丰硕;在时代思潮和生命意志的催发下,魏晋名士做出了多样化的艺术人生选择,集中而深刻地传达着时间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试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李仁质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在文学史上有独特的贡献和地位。他擅于用寓言故事来寄寓表达思想哲理。他的著作《庄子》一书“大抵率寓言也”(《史记》卷六十三)。庄子认为,通过寓言可以曲折见意,把作者不容于世、不容于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下之德,但应帝王仍归于尧、舜;在王夫之处,尧则高于许由。可见,《庄子》之许由是道、是儒还是佛,皆受到诠释者的立场和所处时代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这是《庄子·德充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只要有过人的德性,形体上的残缺就会被人遗忘。作为哲学家的庄子,通过对残疾而有美德之人的叙写,主要是破除人们对外形的肤浅观念,强调重视人的内在性,要以焕发道德生命的光辉。这是庄子进步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间世》、《大宗师》,尤其在《德充符》中,庄子以寓言的形式来表达他这种非世俗进步观念。我们撷取几则以飨读者。 “不言之教”的王骀 鲁国的王骀是个被断足的人,但他像孔子一样有很多学生。他的教育方式与孔子截然不同,没有课程  相似文献   

17.
《八桂侨刊》2003,(3):55-55
扇面书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成,据唐代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期“杨修与魏太祖(曹操)画扇误点成蝇。”再有《晋书·王羲之传)一文中记载了王羲之为蕺山老妇题扇之事。周密《浩然斋雅谈》一书亦载有宋代大诗人陆游应人之请在扇上题诗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龚传星 《求索》2011,(5):244-246
《庄子·天下》对于先秦学术史的分疏乃是基于道、术分离这样一个基本观念。然而这个道、术分离的判断依然是一个需要被追问的话题。实际上道、术的对举乃是道术与方术的对举,而道术与方术的对举是"以物观之"的态度,此态度并不透彻。由此导致《庄子·天下》中存在道术为一,却又分离的困境。更为透彻的观念是以道观之。如"以道观之",则道术与方术并不存在对举现象,"以道观之",道、术为一,道在术中,对于学术史的梳理应当回到"以道观之"的观念,如此《庄子·天下》中所存困境即可化解。  相似文献   

19.
读书     
正《庄子哲学讲记》郑开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46.00元通往庄子思想世界与精神境界的力作庄子善于以汪洋恣肆、神鬼莫测的文字表达空灵深邃的哲学思考,启示那种超逸出尘、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他以独特的思想深刻性与文字消遣性,揭示了对物之沉沦的反思和对道之真理的洞见,对社会与政治的激越批判和对人性与人心的深度开掘,对得失与生死的达观态度和对艺术审美的亲切体验,触发了千载以来无数读者的无穷兴味和无尽想象。更耐人寻味的是,今天我们仍  相似文献   

20.
赵秀林 《青年论坛》2008,(2):144-146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一部重要的志人小说,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习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追求自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追求平等,敢于打破男权一统的局面。无论在才智上、胆识上,还是在人格上、思想上,她们都体现出了人性的觉醒,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