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时事报告》2007,(1):F0002-F0002
“只要琵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在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所表达的决心。自2005年底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平均每两天发生的一起环境突发事故中,70%是水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2.
2007年: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2007年入夏以后,江苏省无锡市区内的太湖出现50年来最低水位,加上当地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导致太湖湖水富营养化加重,部分水域较往年提前爆发大规模蓝藻。  相似文献   

3.
朱利 《中国减灾》2009,(10):43-45
记得岁末年初时,网上有人列出了近年中国重大水污染事件名单,转载者颇多.中国近年来水污染恶性事件频发,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湘江镉污染、太湖蓝藻暴发、秦皇岛洋河水库水华、云南富宁县危险化学品翻车污染事故、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故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不断发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有毒化学品污染重大事件和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市饮用水源被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4.
"只要能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近日在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所  相似文献   

5.
从根本上看,"太湖蓝藻事件"是因太湖水污染问题长期积聚而导致的一场公共危机。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都是非常深刻的。反思一:"太湖蓝藻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林业局、旅游局,国家开发银行:环保总局《关于申请批准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请示》(环发[2001]13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要确保2005年底前,太湖水质有所好转,梅梁湖、五里湖水质明显改善,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控制到5.0—7.5mg/L,总磷控制到0.1—0.2mg/L,主要出入湖河流及主要交界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应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总磷指标分别提高一类达到地表水Ⅳ类或Ⅴ类水质标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现状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张艳 《群众》2014,(7):37-38
<正>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依法保护水环境,科学治理水污染,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回顾我国依法治水不平凡的历程,展望水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未来,意义重大。尤其对地处"长江、淮河、太湖"三大流域下游的江苏来说,是对我  相似文献   

8.
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湖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第三次会议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与目标任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员会给予有力指导,主任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江苏省政府、省政协向大家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工作情况,以及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有关情况;我们还通过全国政协邀请了水利部和  相似文献   

9.
徐国超 《新东方》2008,(5):41-43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频繁地传布着各类令人震惊的消息,如太湖水污染、电脑黑客盗用爱心基金、山西黑窑事件、“死亡笔记”游走校园、“辱师”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些现象和事件之间表面上看去没有任何的逻辑关联,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来仔细琢磨一下,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31日晚8时,浙江省湖州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零点行动"拉开序幕。至此,全市原有的向太湖流域日排废水100吨或日排化学耗氧量达30公斤以上的73家重点排污单位,现已达标排放60家,治污设施已完工正在调试的5家,未完成治理任务正在停产治理的2家,治理无望被责令关闭的6家。这样,该市人大常委会自去年至今持续半年多的监督太湖治污工作,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15)
正2007年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引发市区供水危机,太湖治理攻坚战由此拉开大幕。十年过去了,太湖治理成效如何仍然十分引人关注。2016年6月以来,省委书记李强七次谈论太湖。今年6月他在无锡调研时指出,太湖治理在中国湖泊治理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太湖主要在江苏、名气很大,在前十年  相似文献   

12.
"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清新甜美的《太湖美》,曾经引起多少人对江南水乡的美好遐想。然而,今年5月下旬无锡太  相似文献   

13.
<正>吴中区拥有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和近二分之一湖岸线,只有保护好太湖,才能实现吴中"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围绕太湖生态保护,吴中区政协多年来持续建言献策。如今,太湖水更清了,空气更好了,重现"芦苇湖边荡,红菱湖中藏,鱼虾湖底游,泛舟太湖,悠然垂钓"等景象。通过提案、视察调研等方式为太湖水环境保护建言。如《缩小东太湖水域围网养殖》、《切实改善东太湖水质》、《拆除围网、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建立苏州太湖旅游开发区的请示》(苏政发[1992]46号)和《关于建立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的请示》(苏政发[1992]7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建立江苏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分为苏州胥口度假中心和无锡马山度假中心。苏州胥口度假中心位于苏州市太湖景区内,东起胥口镇西,西至渔洋山太湖边,北以塘河、蒋墩一线为界,南至长沙岛,规划面积为十一点二平方公  相似文献   

15.
情系太湖———民盟无锡市委开展“我们只有一个太湖”系列活动纪实薛新奇“我们只有一个太湖!”这个醒目的标题曾刊登在1993年10月9日《无锡日报》上,这是民盟无锡市委围绕“热爱太湖、保护太湖、美化太湖、建设太湖”的主题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纪要,纪要第一...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7,(6):F0004-F0004
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苏州拥有三分之二的水面。苏州太湖自然山水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太湖水灌溉着长三角的“鱼米之乡”,滋养着长三角七千万人民,是整个长三角永葆发展活力的心脏和绿肺。苏州太湖是太湖岸线最曲折、山体最密集、植物最茂盛、空气和水质量最好的区域,是苏州山水容量最大、历史积淀最深厚、人文景观最多的地区,是苏州最具发展潜力的宝地。近年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规划为“蓝本”,充分利用特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始终坚持将文化、生态的理念贯穿于发展之中,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品牌,加快形成集国际会展、休闲度假、绿色生态、观光旅游、康体疗养于一体的旅游经济产业带。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大道、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宝岛花园、缥缈峰景区、太湖山水间等项目在自然山水的映衬下,正逐步成为苏州大旅游格局中新的亮点;太湖文化论坛、太湖水底世界、渔洋山文化园、体育休闲公园等一幅幅规划蓝图即将成为美好的现实。太湖,苏州的绿色请柬!度假区的建设者们正致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假区热诚邀请海内外嘉宾来休闲度假,体验“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意境。  相似文献   

17.
6月初的太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居民用水危机,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排污脏了太湖。而被污水染脏的又何止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滇池的水质也一再被污染。我们曾经歌咏的太湖美、八百里洞庭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8.
施雨岑 《今日浙江》2021,(20):54-55
"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曾经,一首《太湖美》唱出太湖好风光,也让"太湖三白"传遍大江南北.已至金秋,太湖告别了渔船竞发的往年光景,湖面宁静如镜. 改变,源于太湖渔业管理部门为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自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流域全面进入十年退捕期.至此,太湖沿岸49个专业渔村的1万多名渔民陆续上岸,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影响到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破解水污染治理难题,需要通过建立深层次的国际合作模式和水污染法律治理体系,从政府、管理、法治三个层面,共同为水污染的治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污染问题突出,形势严峻。10年前,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1996、1997年三年的执法检查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年的执法检查报告都认为,水污染问题突出,形势严峻。10年过去了,今天形势如何呢?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国家发改委的看法是:水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利部的看法是: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