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张子君 《思想工作》2005,(12):43-43
怎样才能作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履行好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我认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具体应从以下十个方面去努力、去实践。一是要重视修其德。德即为道德、品德。道德是一定时期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评价人们的行为善恶、美丑、荣辱、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上要求德、才兼备,坚持“四化”标准。其中首位的还是德。我们说品行端正,品处于决定行的重要位置。品德端正与否,必然要具体体现在行为之上,品行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王昆  邢闻 《前沿》2005,(3):152-155
“六艺”之中, “乐”以其独特的方式, 内化的功用和长久的时效, 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同时, 还承担了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的品德的任务, 对国人品德修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3,(23):3-3
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对于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他们在团队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处事习惯、言行举止、品德修养,会对下属产生直接的影响,往往在潜移默化之间,就决定了下属工作时的态度、办事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骆风 《青年探索》2007,(5):58-61
我们在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品德状况。本文通过五个案例说明多数农民工子女(小学生)或多或少、或这或那都存在着品德和性格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同学、老师有一定的隔阂,没有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孩子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造成的,提出了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基本生活、向农民工普及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昌江 《理论月刊》2006,(12):81-81,102
《老子》对领导者品德修养的启示是:第一,致虚守静,复归于朴;第二,慈爱宽容,以德报怨;第三,少私寡欲,知止不争;第四,谦虚善下,不矜不恃;第五,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相似文献   

6.
陈平 《传承》2012,(15):28-30
《论语·宪问》篇中,子曰:“修己以敬。”孔子认为修养好自己的品德,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孔子还说“修己以安百姓”,其意是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治国平天下。可见,为官者要做事成事,有所作为,学习和修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品德乃为政之基,慎行乃用权之道。从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腐败案例不难看出,许多领导干部堕入腐败深渊往往源于不修品德、自我放任。要想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挡浪墙,必须做到常修七慎之德。  相似文献   

8.
卫留成书记亲自选编《〈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选编》送给领导干部作为学习读本,这一匠心独具、润物无声的举动.从思想修养、理论武装和工作实践上.为广大干部树起了一面镜子。因此,我们广大干部务必认真对照《文章选编》,无须扬鞭自奋蹄.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品德修养,增长自身胆识.增强工作能耐,从而更好地推动海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之于人,犹如色彩之于绘画。没有色彩,固然可以绘画出人物山川、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但有了色彩,则可使人物更生动、山川更壮美、花草更艳丽、动物更鲜活。缺乏修养的人,固然可以走完人生旅程,但良好的品德修养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既然已来这人世走上一遭,那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总是磕磕...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人生的第一学校。也是领导干部修养品德、教化育人、勤政廉政的“后花园”。领导干部要善于打理好自己的“后花园”.使家庭真正成为温馨、宁静、廉洁的“安全港”。  相似文献   

11.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个人品德讲究正心、诚意、修身、养性、“慎独”,因其弥足珍贵,常常被称为美德。因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重视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国民的品德高低与该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形式密切相关,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反映国民品德高低与经济、政府内在关系的两个规律。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民主则是政治清廉和德福一致的保障,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品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能力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发挥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中具有关键地位。本文基于职能要求来分析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品德素质内容,按照组织未来发展要求来构建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通过职务要求分析→得出能力结构要求→从而确定应具备的品德素质,试图在一个理论逻辑框架下来建立一个成功管理者内在的品德素质结构模型,并以此来指导、识别、选拔、培养和开发管理者的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国上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能否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好各项工作,前提和关键在于其品德修养、在于其宗旨意识、在于其服务能力。因此,我们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定位在提升品德修养、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上,要求党员干部“六做到”:一要做到“公”。所谓“公”,是指公道正派。公道正派反映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交往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最基本的品质要求和行为准则。培养独立正直的思想人格,树立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保持坚定操守的高尚境界,一直…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楚天主人》2010,(10):37-37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早在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革命事业,并且十分重视自身品德修养,认为"欲立人者,不可不先己立"。近日读书,意外读到了他的自省日记,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6.
德美品自高     
内蒙古蒙牛公司有一幅标语让人回味无穷:即“有德有才者,提拔重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无德有才者,降职使用,无德无才者,坚决不用。”可见,品德与成就构成了紧密的因果关系。只有播下品德“种籽”的人,才会得到以成就为“果实”的收获,一个人品德的本质及特性决定其生活中会有怎样不同的成就。要想有一个生意盎然的花园,必须先播种精选的种籽,精心种植,浇灌,除去杂草,并持续供应植物根部所需的养分,因此,若仅是着重成就,而未先培育茁壮的“根基”——品德,是徒劳无功的。所谓品德是指一个人生命中所建立的稳定和特殊的为人处事风格,是指一…  相似文献   

17.
梁淑辉 《传承》2010,(36):156-157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中集中论述了文人学士所具备的品德修养和政治才能,提出了写作主体应当"贵器用而兼文采",为文应"以成务为用",应把写作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但对革除魏晋六朝绮靡富艳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当时文人空谈性理的玄言之风有一定的纠正。并且,他的关于主体德才修养的思想对当今为文做人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官者道德修养的涵盖面比较广,但总与每个人的品行有关。唐代大文豪欧阳修为官时曾对自己立下一句诫言:位高要礼恭。这句话,就是讲为官者的官德问题。为官者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官当再大,都不应该高高在上,目无他人,反而更应谦谦有礼,注意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纵观为官之道、为官者之德,我认为,为官之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修炼官德时应当高度重视把握好三个正确对待、三个尊重和三个乐。所谓“三个正确对待”,讲的是为官者为官做事的态度问题。一是要正确对待社会。每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因此,身边无时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面…  相似文献   

19.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人才政治原则。本文在回顾国家相关文件政策与分析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品德测评问题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品德的资本性、可测量性与可开发性,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提出了包含"评价、任用、开发"的一体化的OSL动态测评模式,并对这种测评模式提出的背景与原因,内涵、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文章认为,品德测评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品德测评来提升领导干部的品德素养。本文设计的OSL测评模式,不仅仅在于对领导干部品德行为的养成效果进行评定,而且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品德行为测评本身模式具有开发的功效,能够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养成进行反馈、调节与引领。  相似文献   

20.
李佳蓉  马健 《重庆行政》2019,20(2):106-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