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人类的生存日益受到威胁。这一切不能不使人们反思自己在自然界的所作所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重大的时代性课题,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础问题,起到关键作用,我们要正确地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践业已成为人们认识价值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新视野。在生态实践中人与自然间存在着客观的价值关系,判断这些价值关系的是非标准在于人的需要。同产生于人的虚假需要、过量需要和冲突需要的否定性价值关系不同,生态文明是生态实践中肯定性价值关系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能够满足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人与人和谐与全面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发现“和谐”法律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助于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营造自由的生态氛围,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中塑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秩序,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人们广泛谈论可持续发展以来,对这一新的发展观,有一种广泛存在的乐观的态度: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的确,在人类生产能力极大提高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许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实施,为再次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与和谐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有天壤之别的,社会发展的“应然”(shouldbe)与“实然”(be)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鸿沟。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实中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强力征服和掠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总体性的危机。现在人类已经初步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不但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而且揭露了异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原因。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窥视并解读出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及理性生物特征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从中揭示出人类与其他生物在生物进化中的同等作用,人类与无机界、有机界和各种形式的生命的紧密联系,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相互统一的关系。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建立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自然是人类的根 ,是人类的栖息之所 ,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 ,就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内涵要想使人类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存在发展的“极限”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节制自己的发展实践 ,约束人们对自然开发 ,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与限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开发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生活条件日益优越 ,但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 ,使人类自身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因此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我们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设法使人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现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有必要从人的存在方式上建构其哲学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且不断地追求健全的主体性原则;在人与人或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承认互主体性原则的规范和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由思想转变为实践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明确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目标,把握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内容,探寻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于可持续发展涵义一直以来都非常的模糊,建立在传统发展观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的永续发展为主旨。然而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经济的可持续性不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不能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可持续发展转移了工业发达国家对于环境破坏的责任。与以官僚和技术精英制订未来发展政策不同,让市民民主参与并决策未来的发展计划,唯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我国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的现行法律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确立生态化价值理念,建立经济生态化和生态保护经济化制约机制,重构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法制框架。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对公共利益负责;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要诉求长远的公共利益,这使得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公共政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公共政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协调发展原则 ,一向是学者们争议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基本内容和要求及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可见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协调发展原则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 2 1世纪全球性社会改革浪潮的重要主题之一。为了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从学术讨论转向付诸实践的人类面向新世纪的共同选择。然而 ,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而言 ,“可持续”与“发展”毕竟是一个两难选择。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绿色营销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手段 ,无疑将成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理所当然地适用于教育和警察教育。我们当前的警察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方面不符合警察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已成为制约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合中国警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包括生态、经济、生产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行为规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整个工业化跨越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农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