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栾瑞琪 《法制与社会》2012,(10):121-122,124
本文从预设的相关理论出发,以语用预设为基础,研究了法庭交叉询问中的预设策略的使用。在交叉询问中,法官、律师及公诉人可以使用预设策略来取得有利于己方的信息。在交叉询问中合理运用预设有助于发现真相,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公正。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公诉人当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被害人、证人以及鉴定人要对公诉人、辩护人等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证人当庭出证,被告人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以及鉴定人向法庭所作的口头陈述等都是通过回答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提问的形式向法庭展示的c所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发问的方式、技巧直接影响这些言词证据的形成,并进而影响法庭对案件事实的判断。因此,公诉人必须重视发问的方式和技巧,以免因发问不受而导致举证失败。具体说在庭审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围绕证据相关性进行发问,…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这是一个至今未引起重视的实际问题。由于对此问题缺乏必要的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诉讼代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有的公诉人在法庭上以“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为由,认为律师作为刑事诉讼代理人参加法庭审理活动是非法的。有的公诉人认为,被害一方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是对公诉人的不信任,甚至宣布“代理人出席法庭自己则退出”。有的法院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庭审制度改革,法庭调查阶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弄清案情,了解事实的重要途径,从而为法庭辩论提供事实基础。本文是作者在公诉实践中的总结,一方面它有助于律师对公诉人在法庭中的谋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让律师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此文总结的一些讯问方法,也可以作为律师在庭审活动中的参考。此文值得一读。公诉人通过讯问,清晰地揭示犯罪事实,使被告人认罪服法,是出庭支持公诉的一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刑诉法规定讯问采取公诉人与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审判人员交叉讯问。公诉…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庭审制度改革以来,新的庭审方式对检察机关公诉人抗辩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审判长控制诉讼进行的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抗辩的激烈程度伴随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地位的提高,导致庭审节奏迭宕起伏、庭审时间不断延长。而大量刑事案件约大多数积压在基层一审法庭,基层法院的审判压力较大。对此,一些审判长在审理一审刑事案件时,为节省庭审时间,对被告人认罪案情比较清楚、内容重复、犯罪起数较多的案件,要求公诉人概括举证的现象比较普遍。审判长这种做法常常打乱公诉人的举证次序,不利于公诉人,法庭应慎用。其理由是:一、概括举证不…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力图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明确公诉人举证的职责,赋予诉辩双方更多更合理的诉讼权利;抗辩力量的均衡对立,让法官以“独立公断人”的身份出席法庭等等。但目前因各种原因造成控辩双方力量实际上的失衡,使法官无法真正居中断案。为此,笔者撰写此文,意在对刑事诉讼的进一步改革有所裨益。一、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由于控辩失衡,对抗制庭审尚未真正形成对抗制(控辩式)的庭审方式,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作为代表国家指控被告人有罪的公诉人和作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律师或其他人,处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相似文献   

7.
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第一审法庭具有公诉人与审判监督者的双重身份,在实践中大家是明确的,而对于检察员出席第二审法庭,究以何种身份,是否还象出席第一审法庭一样,具有公诉人和审判监督者的双重身份,抑或不再是公诉人,而只是执行审判监督?这个问题对于检察机关在第二审中的任务和出庭检察员的全部活动有着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诉人法庭地位探讨杨矿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正确认识公诉人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公诉人与诉讼各方的关系,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公诉人在法庭中与审判员的关系关于公诉人与审判员在法庭...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加强了控辨双方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对抗性,公诉人在法庭上全面担负了控诉职责。法庭讯问策略是公诉人为达到法庭讯问效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其本身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由于法庭上的情况千变万化,讯问艺术的运用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能因人而异,因案而异。  相似文献   

10.
救赎     
山虎 《法治纵横》2013,(2):26-27
法庭突然静了下来,法官、公诉人、他的辩护律师以及他的亲属都没想到,他会那样回答法官刚才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公诉人在法庭审判中有公诉和监督审判活动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在庭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对于法院正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顺利完成庭审任务起着很大的保障作用。在法庭上公诉人依照事实和法律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运用充分的证据支持公诉,提请法庭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是公诉人的第一种职能──司法职能。与此同时,公诉人代表检察机关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司法监督,对庭审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对法庭的错误判决提出抗诉,这是公诉人庭审中的第二种职能──司法监督职能。随着修改后…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9,(12)
在刑事诉讼尤其是法庭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担任被告辩护人的律师,有时出示自行调查的材料,在法庭上宣读或要求审判人员代为宣读,并提交法庭请求作为本案处理依据予以备查。然而,公诉人或审判人员,对此往往以不是公、检、法人员的调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为理由,予以拒绝,有的甚至还要指责。律师遇到由自己认真负责不辞辛劳甚至远涉千里取得的劳动成果(调查材料),得不到合理合法承认乃至歧视而感到委曲和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32条、第34条规定的刑事证据,是指侦查、检察、  相似文献   

13.
法庭辩论中法律逻辑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世民 《法制与经济》2010,(14):13-13,1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法庭论辩在出庭支持公诉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的公诉人法庭论辩的作法及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公诉人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公诉人只有紧密地将论据和论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逻辑论证方法,论证控辩双方观点才能达到控诉犯罪的目的。以下,笔者就粗浅谈谈几种常用的逻辑论证方法,在法庭论辩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背景:2005年7月28日上午9时30分,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卖官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开庭审理。由于案件重大,有4位公诉人出庭参加诉讼,被告人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则只有北京法律援助中心指定的律师——钱列阳为他辩护。法庭上的马德身着暗色夹克衫、黑色西裤,几乎全黑的头发梳理整齐。他在两位法警押解下走进法庭,站着听完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后,平静地表示“没有异议”。在整个庭审中,马德一直表现得很平静,但面容略显疲惫。对于公诉人每一笔证据,马德只在细节上表示不同看法,但对整个事实没有意…  相似文献   

15.
在为重庆“黑老大”龚刚模辩护的过程中.律师李庄因诱导、唆使龚刚模编造证言、引诱证人作伪证而被提起公诉,并最终获刑。办理李庄案的司法机关同时也是龚刚模案件的司法机关,在庭审中,李庄要求法官、公诉人、书记员集体回避的申请被驳回.分别提出的6次回避申请均未获批准,其辩护人要求异地审理的要求也未得到法庭的应允。  相似文献   

16.
庭审答辩是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针对辩方的辩解和法庭调查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辩论行为。在庭审中,公诉人已经通过法庭举证、质证、综合分析证据,证实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此时公诉人若能对辩方的狡辩进行强有力驳斥,一定会取得更佳庭审效果。如何提高庭审中公诉人答辩水平,取得最好庭审效果,是公诉人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从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浅谈几种答辩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刑事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应尽量出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据此,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时公诉人是否出席法庭,其决定权在检察机关。理论界对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庭存在争议,但司法实践中几乎很少有公诉人在简易审的案件中出席法庭的,而且因辩护人也可以不出席法庭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简易审判的举行是在公诉人、辩护人都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一名法官对被告人进行的单独审判。有人认为,刑事简易程序的设立,本身就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结果,体现了提高诉讼效率的立法意图。公诉人不出席法庭,但其代表公诉机关…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某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重大投机倒把、贪污案。庭审过程中,公诉人鉴于案情复杂,为便于进一步统一认识,曾建议法庭暂时休庭。不料,审判长当即公开答复说:“法庭上一切听从审判长的指挥。”台下群众议论纷纷。我认为,审判长的这种答复是不够慎重的。其理由是: 一、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且监督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公诉人认为确有延期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控辩式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证人推翻自己在侦查期间所作的供述和证言的理由通常只有一条:在侦查期间,侦查人员出现诱供、诱证甚至刑讯逼供,迫使自己作出与事实不符的供述或证言。由于侦查人员一般不出庭,没有机会及时向法庭说明侦查过程。于是,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过程中,公诉人不得不采取建议延期审理等手段,客观上不仅使公诉人在处于不利地位,也使侦查机关形象在庭审过程中受损。为此,笔者建议,遇到以上情况,应允许侦查人员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其作用有三:  相似文献   

20.
陈晖 《中国检察官》2008,(12):69-69
新修订的《律师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律师法》强化了律师的诉讼主体地位,通过扩大和完善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法庭言论豁免权等权利,有效地解决了刑事诉讼中律师执业存在的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等难题,使控辩双方趋于平等,控辩式庭审方式日趋巩固。在日趋激烈的控辩平等对抗的条件下,公诉人要加强公诉逻辑的研究和训练,有效应对律师法修订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