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庭长、孙庭长、左庭长,你们请坐。"百岁老人张步生亲切地招呼着前来送赡养费的法官们,面对思维清晰的老人,法官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同祝老人健康幸福。这是2011年11月5日发生在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杨家园村令人感动的一幕。十年前,年过九旬的张步生因赡养费问题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2004年7月,白蒲镇法庭从有利于老人的角度作出判决:老人由二儿子、三儿子轮流赡养,  相似文献   

2.
在天津静海,有这样一位法官,黝黑粗糙的皮肤记录着他19年来在基层法庭的奔波与艰辛。敦厚朴实的外形让百姓一见就心生对法官的信赖和尊敬;高审结、高调撤的成绩创下静海法院历史上法官办案数量的最高纪录;一张张证书和一座座奖杯叙述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的不平凡业绩。  相似文献   

3.
去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星期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法官,还有几个俄国同行和两名美国法官一道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墓碑间漫步。和其它参观者一样,这位俄国法官来到一个墓碑前敬献花圈,寄托敬仰。与其他来这些庄严的白色墓碑间的朝拜者一样,他和他的同伴们也需要向导。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来为他们提供帮助,她带领这位法官来到一位陆军士兵的墓碑前,这位士兵在二战以及随後的生活中都给他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如皋市江安医院药剂师张元君向如皋市劳动局举报其所在单位骗取医保,为了调查取证,他私取了250份处方.在举报后15天,他被单位以"窃取医院处方"等四条理由而除名.为了"正义",也为了生计,他走上漫漫的申诉之路.两年来,张元君无数次奔波在当地劳动仲裁、两级法院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说法.最近,他的女儿在医院的工作也受到了"威胁".  相似文献   

5.
对于40岁的乌波来说,从被取保候审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奔波在法院和检察院之间.为了要一张法院对他的判决,他每次见到法官后都会说:"你给我判刑吧,我不愿意以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来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7,(9):4-8
2005年7月,如皋市江安医院药剂师张元君向如皋市劳动局举报其所在单位骗取医保,为了调查取证,他私取了250份处方。在举报后15天,他被单位以“窃取医院处方”等四条理由而除名。为了“正义”,也为了生计,他走上漫漫的申诉之路。  相似文献   

7.
拯救法官     
“爱农走了。他终于可以休息了!在天堂里,不会再有当事人没完没了地找他办案了!”吴爱农的妻子陈艳霞的双眼噙满泪水。十年来,平江法院已经有六位法官在忙累中英年早逝。浙江丽水市云和县人民法院魏剑明倒下之前一个月,还有一名司法系统官员去世,他们的共同点是: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北京市的法官,平均每人每天结案两起。”2006年的政协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委员用这个令人惊讶的数据举例向政协委员们呼吁改善法官的生存状况。拯救法官  相似文献   

8.
一位法官在自己的座右铭中这样写道:“做人要正直无欺,真实无伪;有了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了谅解心,才能容人;有了忍耐心,才能做人。”他就是牛晓林。牛晓林是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普通法官,他在16年的审判生涯中,以超常的毅力和耐心,细致和辛勤的工作,实现了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调解结案率的“三高”,成为青海法院系统名副其实的一名优秀法官和人民群众满意的“调解状元”。牛法官真牛2005年11月初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来青海采访“2005年中国法官十杰”评选候选人牛晓林时,摄制组的张编导对此次采访有些许担忧和顾虑:牛晓林…  相似文献   

9.
王文波 《法庭内外》2007,(12):49-52
2007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来到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司法所.对被判处缓刑的张立(化名)进行回访。在司法所.法官们向负责对张立进行矫正帮教的工作人员了解小张的表现.听取了小张的个人汇报,并详细询问了张立在缓刑期间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面对法官,  相似文献   

10.
杨胜海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办事处的副主任,同时他还是槐荫区法院的一名“司法联络员”,居民们称他“社区法官”。他经常协助“法官工作室”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种法律问题,然后在法官的指导下调处各种纠纷。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12月18日下午虽然时节已近冬至,但是微风吹在脸上,却让我感到格外的舒畅。"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终于拿到钱了,我老段代表村里人给法官们鞠一躬!"老段是155名菜农诉种子公司产品质量责任纠纷一案的农民代表,他领着大家给我们合议庭的法官送来了锦旗和大棚里刚摘的新鲜蔬菜,说是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法官才好。而就在同一天,此案被告种子公司经理老乐也捧着锦旗来到法院,握住审判长夏晓红的手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说:"案件能够调解解决,让公司避免了破产的危机,法官真是我们公司的救命恩人啊!"  相似文献   

12.
正2003年12月18日下午虽然时节已近冬至,但是微风吹在脸上,却让我感到格外的舒畅。"两年的时间了,我们终于拿到钱了,我老段代表村里人给法官们鞠一躬!"老段是155名菜农诉种子公司产品质量责任纠纷一案的农民代表,他领着大家给我们合义庭的法官送来了锦旗和大棚里刚摘的新鲜蔬菜,说是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法官才好。而就在同一天,此案被告种子公司经理老乐也捧着锦旗来到法院,握住审判长夏晓红的手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说:"案件能够调解解决,让公司避免了破产的危机,法官真是我们公司的救命恩人啊!"  相似文献   

13.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1,(12):68-70
一个上海的白领,放弃丰厚的工资和稳定的生活,只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乡村梦。终于在某一天,他决然地放弃一切,选择这样一条路——前往中国最贫困的乡村,去帮助贫困农民,发起爱心帮扶"万村行"。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他几乎走遍中国贫穷的大山和乡村,记录近千篇日记,拍了上万张照片。  相似文献   

14.
个体经营者张军为竞买法院在执行 中要拍卖的液化气站,把40万元质押金 交到执行庭法官手中,法官给他开具了 盖有法院公章的正式收据,不成想事没 办成,钱也没了--一张盖有人民法院 公章的40万元收据被法官嚼烂,事后这 张收据又被公安机关整复检验核实。辽 宁省黑山县的个体经营者张军在一年间 为这40万元所经历的苦涩,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假冒伪劣众生相镜头一:1995年8月.某县人民法院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接待的法官问老人来意。老人从兜里摸出一张纸:“我要告我儿子,他不养我的老,这是状子。”法官接过一看,天啊,这是什么样的状子呀!上面只有几行字:“法官大人,我要告我儿子,他不孝敬我,罪该万死……”接着几句是类似于大字报式的声讨言词。法官问道:“你这状子请谁写的?一点事实也没写清楚。”“请我们街上叶某写的。他每年都  相似文献   

16.
曾巧艺  常鸣 《法庭内外》2014,(6):F0003-F0003
正2014年5月23日清晨,天刚微微亮,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民一庭的青年法官夏根辉就来到了单位。今天上午他承办的一起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要在北京延庆开庭审理。夏根辉说:"这应该是我到法院工作之后最早一次来上班了!"除了夏根辉承办的案件外,还有两个合议庭的法官和书记员也要前往延庆开庭。这次"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工作的展开与以往不同,法官和书记员们要亲身体验远郊县当事人的"应诉之路",通过"坐地铁、倒公交"的方式前往延庆县城,来—次特殊的"巡回审判"。  相似文献   

17.
大卫·苏特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之一,并不缺钱,但他的生活极其节俭.对私,舍不得添新装,一套西服穿几十年;对公,在多余的餐巾纸上写字,却不轻易撕下一张稿纸.订过婚,但终身未娶.其实,他的特点不仅仅于此.他本人受老布什的提名成为大法官,在布什诉戈尔一案中却反对小布什成为总统;喜欢法官这一职业,但讨厌他上班的首都华盛顿,一心想回到老家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座农舍中.  相似文献   

18.
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领域的带头人,30年来,阆中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谢华强怀着对法律与人民的敬畏之心用尽全力做一名合格的法官。他常告诉后辈们:“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更何况这是我无限热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一直想成为“人上人”的张书海,想走“捷径”去抢钱,将亲生儿子及儿子的同学拉上贼船 张书海是叶县夏李乡侯庄村人,1955年生,1970年从叶县岳楼初中毕业,1971年应征入伍,到辽宁省某部警卫班当兵,1976年复员。复员后张书海当过侯庄村的民兵营长、教导员。1981年,张书海当上了侯庄村的村委会主任,直到1990年。在此期间,由于为乡邻做了一些好事,村民们都以“能人”的眼光来看待他。 张书海一直想过“人上人”的生活,他认为自己哪方面都有能力,就因生活  相似文献   

20.
2014年4月4日,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法官们再次前去看望贝贝(化名)。这是该院刑庭法官3年来第4次看望贝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