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略论英美法官文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军 《法治研究》2008,(7):30-34
基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英关法系国家司法制度中,对法官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甚至对充任法官者的年龄、资历、性格,以及法庭仪式、法官装束等都达成了诸多共识,形成独具一格的法官文化。这对于保证法官独立、司法公正、公众对司法判决的服从乃至法律信仰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院文化建设与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李少平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一个职业群体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社会责任的担当,也难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在推进人民司法事业的过程中,亟需培育法官群体普遍认可和共同维护的职业精神,以提升法官职业行为的公信力、发挥司法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引导作用。这种精神从根本上决定着公众对司法乃至法律的信仰,集中体现为法官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对公平正义矢志不渝地追求、对职业道德坚定不移地恪守以及对职业荣誉视若生命地珍惜。  相似文献   

3.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所具有的,与其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形象相符合的素养和品质。通过法律教育和法官职业实践,这种素质可以内化为法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同时也可以外化为法官应有的精神气质和言谈举止。那么在接受法律教育和从事法官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在主导和促成一个普通人向法官职业人的转化呢?是什么对法官素质的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呢?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具有上述能量并起着决定作用的这根“魔棒”,其实就是文化,这里主要指与法律和法官职业有关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法官素质其实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4.
卢君 《中国审判》2013,(12):98-99
<正>法官是推动法院工作的主要力量,法官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法治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当前法院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法官长期处于超负荷重压之下,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关注并解决法官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机制不全,许多人甚至法官自己都认为法官心理健康问题属于法官自我调节的个人"私事"。即使在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的今天,也多是"见物不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09年以来,为了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充分挖掘办案潜力,带动法院队伍建设,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实行“1+3”模式,以一线法官为主干,充分利用“编外法官”、“二线法官”、“预备法官”3种力量,以1带3,整合人力资源,缓和法官办案压力。对于一些简单民事案件先由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联合开展诉前调解,  相似文献   

6.
一切社会改革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改革。司法改革也必须以有一个优秀的法官群体为前提。在司法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大量的法官流失和司法权威的日渐式微,告诉我们必须关注、关心最基础的对象——法官。本文从一个法官的视角解析当前法官群体职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困惑、困境,探讨中国现实语境下如何破解法官困境,构建合理司法体制的可行性及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法官澄清义务以发现客观真实为目的,以法官的积极作为为表现形式。澄清义务由法官对辩方的诉讼关照义务、对控方一定的释明权、法官庭上积极的查证责任,以及庭外调查取证责任组成。在我国现阶段研究澄清义务,有助于体现审判中心主义原则,扭转法官在庭审中不合理的倾向性,提高简易程序事实认定的准确性,保证法官变更诉讼罪名的合理性。未来澄清义务将强调协助性和补充性,淡化义务色彩,成为对被告权利的有力保障。我国法官履行澄清义务应作为检察机关履行证明责任的补充手段,在不改变原证据构造的前提下对存疑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法官应积极履行关照义务,特别是基本权利告知义务。辩方申请法官收集对己有利的证据,能够证明证据存在并提供取证线索的,法官应尽量允许。增加法官庭外调查言词证据的手段,强化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配合法官取证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初谈法官中心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谈法官中心论蒋惠岭法官中心论,就是要求建立以法官为中心、以审判职能为中心的法院。作为司法制度理论的一部分,法官中心论是法院司法职能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法官应当是法院内唯一的审判职能履行者,也是司法管辖范围内,对有争议的法律问题的裁...  相似文献   

9.
法官社会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官的界定 在中国,法官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法家著作《商君书·定分》。①该书说:“天子置三法官,殿中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诸侯郡县,皆各为置一法官及吏。”法官掌管法令,“吏民(欲)知法令者,皆问法官”,以后就一直以法官作为司法官员的通称。然而有趣的是历代司法官员的官称五花八门,诸如廷尉、大理、推事、判官、司理、司法,以至于近代的推事、承审员、审判员、陪审员等等,不一而足,但就是没有“法官”这一职称。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使用审判员的名称。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相似文献   

10.
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隆重召开全国法院表彰大会,福建省大田县人民法院交通巡回法庭庭长涂劲蛟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光荣称号。此前,涂劲蛟同志还被评为福建省法院“十佳法官”。  相似文献   

11.
治安法官制度是指不具备职业法官资格的普通公民直接被任命为法官,以兼职方式到法院就特定种娄的案件,大致独立地进行审判的制度。文章在介绍英国治安法官制度的适用法院、治安法官的选任、构成、培训及其职权行使等方面内容并展望其前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治安法官制度对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师虎 《法制与社会》2011,(14):124-125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以法律正义、公平、正确、合理的目标为指引,依法享有的,根据具体案件情形,以自身判断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自主做出裁决的权力。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审判权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在客观现实中还是在法学研究中,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法律问题。随着现代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3.
法官的素质是司法公正的基础,而法官的职业道德则更是强烈地影响着司法的形象与法律的尊严。目前,部分法官违法违纪等司法腐败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法官道德修养是我国法院一个亟待解决而且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首先从定义与构成方面阐述法官道德修养的内涵及特征因素;其次,针对法官职业道德不良现象,深刻反思与检讨当前法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成因;再次,从导向角度分析法官道德修养的正当性基础,指出加强法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以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视角探求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仙国 《法制与经济》2008,(18):52-53,55
在法律体系内,法官自由裁量是司法正义的工具,但由于滥用已经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如何预防和控制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已经为法学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本文从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的含义、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滥用如何界定,并对其在立法、司法程序、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以及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上进行规制,以保障该项权力功能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5.
夏秀渊 《行政与法》2003,2(1):25-27
本文分析了现行法官管理体制的弊端,主张既要保障法官的地位和赋予应有的职权,又要健全对法官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实现司法公正。并提出了改革法官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法官的要求、对法院的期望越来越高。在目前愈加复杂的司法环境下,法官要履行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职责,作出公正的裁判,其承担的难度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笔者认为,我们在一味强调法官要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建立相应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为法官严格执法、独立公正地审判案件消除顾虑。本文用比较法的方式,通过国外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与我国目前相应制度的对比,提出完善和建立我国法官身份和经济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继而对建立“法官信任制”、“资深法官终身制”、“平等审判案件制”、“科学监督评价制”以及“高薪制”等有关保障法官身份和经济收入的制度进行了设想和阐述,以对推进我国法官的职业化进程提供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官遴选制度大致包括法官资格方面的法律规定或实际要求以及遴选程序两大方面。本文试图围绕法官资格要求、遴选程序两方面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的法官遴选制度,就我国遏制法官腐败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建议,以裨益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一 美、日、中三国法官遴选制度概述(一)美国之法律与实践美国的法官遴选制度较为纷繁复杂,联邦一级不同于州一级,各州之间亦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从联邦和州的角度介绍其法官遴选制度。第一,联邦法官的遴选。按照美国联邦宪法和1989年司法法令的规定,由总统提名任命联邦法…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法官的选用制度 1.改革法官资格取得制度。报考法官资格的最低学历条件应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律师资格考试可演进为全国司法从业资格考试。国家设立全国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派员组成。考试合格者还不能当然地授予法官资格,必须接受专门的司法训练,重点培养其司法实践经验,尔后再经过考试、考核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被任命为法官。还可直接从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学教授以及优秀律师中遴选法官,以促进法官队伍的专业化。 2.改革法官任免程序…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这是法院队伍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法官将由社会化转向职业化,由行政化转向专业化,并将从制度上彻底摒弃法官大众化的形象,走人才强院之路。笔者认为,要走法官职业化的道路,关键在于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培养精英法官。而培养精英法官,就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求能本管理的践行”,重视对人的知识、能力的开发和挖掘。本文将以法官内在素质的开发和挖掘为切入点,着重从强化五个意识浅析法官职业素质的提高。强化法官的…  相似文献   

20.
伊舟  老帕 《法治纵横》2014,(19):50-51
“新疆最美基层法官”评选活动是2014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新疆平安网共同举办的,从全疆1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的4883名一线办案法官中寻找出了符合为民之美、公正之关、清廉之美和奉献之美“四美”标准的10名优秀法官。在这十名优秀法官中,州直法院的法官就占了2名。其中,伊宁市人民法院的荆霞以1410552票、昭苏县人民法院的吐尔逊娜依·马力克以512234票脱颖而出,获评“新疆最美基层法官”。在昭苏县这片热土上。她被广大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法官”,她就是草原的女儿、人民的好法官——吐尔逊娜依·马力克。24年的坚守,源于对司法事业的执著追求,她要求自己做一名讲责任和道义的法官,明断是非,刚正不阿。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她经常深入反恐维稳重点地区开展反分裂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先锋;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她更是将庭审现场搬到了田间地头、牧民毡房,把公平正义带给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做亲民爱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