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失地难民现象"法理透视和制度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培忠 《法学杂志》2005,26(5):40-42
土地制度问题和权利的贫困及救济的不利,已经使得中国农民成为弱势群体--中国失地难民.从法理的角度透视农民失去土地沦为难民的原因,必须从制度和权利的角度进行,尤其是农民权利的缺失和权利贫困(poverty of rights)是中国农民失地难民现象的原因.具体解决问题的基本假设是土地制度意识的突破和建立土地自由制度及允许自由交易,防止形成失地难民现象,提升和丰富农民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
《北方法学》2019,(1):130-139
国家切实遵守并有效执行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维护国际难民制度的稳定已经在国际社会形成共识。主权原则是国际难民制度的建构基础,同时,人权的普遍性与包容性为加强难民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更广泛的法律基础。通过方法与路径的调适对突破国际难民制度的固有局限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复杂严峻的难民现实情势向国际难民制度提出挑战。在法律层面,国际难民法、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提供硬性法律框架,促进对国家的监督与问责,提升向难民的赋权与保障并拓展国际机构的行动空间。在实践层面,应推动"软法"意义上的国际合作,超越国家分野、整合多方资源,尽可能地动员广泛的利益攸关方参与分担难民责任。  相似文献   

3.
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和论证了普遍性的难民定义。首先论证了按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的规定,难民包括历史文件规定的难民和新界定的难民;同时论证了新定义下难民界定的条件。第二部分重点论证了国家对非法入境难民保护的两项原则:一是边界不拒绝,即不应拒绝越过边界的难民停留,且在紧急情况下不拒绝难民入境;二是宽容和便利,包括不施以刑罚和不必要的限制和提供获得第三国接受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区域利益及国家安全的共同考虑,欧盟建立了较为统一的外部人口迁移法律制度.其中,欧盟将难民制度与庇护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统称为难民与庇护制度,创设了以庇护申请国家审查机制与庇护申请者待遇标准为两翼,以庇护申请审查程序规则和难民地位确定及权利保护的实体法规则为核心的统一密不可分的一体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政法学刊》2016,(3):62-69
叙利亚难民问题的原因复杂,国际影响大,应结合国际法对国际难民的现行保护机制,分析叙利亚难民的形成原因,国际社会应该对叙利亚难民权利的保护并依法解决叙利亚难民问题。  相似文献   

6.
难民问题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在法律上有关难民的世界性定义产生比较晚,并由于难民的不同定义而一直伴随着争论,而争论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什么人应当受到国际难民体制的关注。本文指出国际社会对难民关注中心的转移表明难民这一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7.
《中外法学》1984,(6):58
<正> 印度支那难民定居状况,总的说来:不见好转。越南共产军压迫印度支那已经渡过9年了。在这期间。大约有150万难民,为了寻求自由,好不容易逃出本国。1983年末,世界各国接受印度支那难民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拳文试从国际法的角度入手,以保护“环境难民”的权利为出发点,考察国际法现有的有关规定以及目前所对“环境难民”采取的保护规则,分析解决“环境难民”问题的一系列途径,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0.
汪昱廷  李勇 《法制与社会》2011,(11):144-145
对难民的合法权益保护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才有了对难民概念的准确规定和专门解决难民问题的组织,难民问题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云南红河州的越南难民问题已由来已久,在该地区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因此,尽早解决该地区的难民问题成为维护该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难民提供国际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使然,然而拒不接受难民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应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措施,一是修改既有难民定义,扩大国际难民法的保护范围,使得各国对那些不符合既有难民定义却处于与难民同样境地的人的援助,从纯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自觉自愿行为转化为法律义务。二是强调国际人权法在难民国际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将人权原理应用到难民保护领域,通过敦促国家履行国际人权保护义务来实现对难民的保护,可以克服国际难民法的固有缺陷,并强化难民国际保护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勇 《法学》2002,(10)
加拿大有着悠久的移民传统,是世界上拥有最为复杂、完善的难民制度的国家之一。赖昌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犯罪数额最大的逃犯。加拿大难民法庭做出的长达294页判决书有助于我们全面解读加国的难民和引渡制度。在经济犯罪涉案人员外逃和资本非法外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我国在此案中的实践对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有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朝鲜"脱北者"问题逐渐成为地区乃至国际热点问题,中国在该问题上以遣返为主的政策也日益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从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的规定和相关国际实践来看,"脱北者"是否具有难民地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现有政策总体上无可非议,同时可以考虑按照国际条约,给予那些确因政治原因出逃的"脱北者"们国际法上的难民地位。此外,我国还有必要建立健全处理难民及相关问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8,(1):24-31
《民法总则》中法人制度的创新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而完善的公司法治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资本市场法治水准的试金石。准确把握《民法总则》法人制度与《公司法》之间的关系,有益于巩固《民法总则》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地位,有利于充实完善商事法律制度,协调、消除《民法总则》法人制度确立后与《公司法》之间的冲突。同时,为进一步解决新的法人制度确立后现存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股东分红权利的保障问题、清算义务人缺失及其主体范围的不合理规定和清算后剩余财产分配机制等问题提供契机,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缺位,导致难民地位的甄别依据缺失、难民地位申请者法律地位模糊以及难民身份证明文件法律效力不明确等问题存在,我国面临着一系列难民管理的现实难题,使我国在国际难民事务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际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为构建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甄别及管理制度,提供相应对策,借此改善我国难民管理无法可依的现状,进一步规范我国境内外国人难民地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连带责任制度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民法皆以确认权利并保障权利的实现为其基本使命,此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是,民事责任制度作为保护权利的一种法律机制,遂在各国民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连带责任作为对权利保障更显周密的一种民事责任制度,亦渐为人们所关注。现代各国民法对连带责任制度或繁或简均有规定。反观我国,以《民法通则》为主体的民商事法律对连带责任也有大量规定,这种对权利不遗余力地进行保护的立法思想颇合“法学乃权利之学”的现代潮流,殊值称道。然而,由于我国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加之《民法通则》等法律起草时外部经济环境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浅论避难权     
杨晨 《法制与社会》2016,(5):285-286
避难权,作为欧盟共同避难体系的核心权利,在当今难民潮之下毫无疑问将发挥重要作用。该权利并非囿于简单的宣示,其作为难民权利可诉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本文基于"难民"和"第三国国民"的概念前提,明确避难权为难民寻求和享有庇护的权利,并依据欧盟近年颁布的指令,从难民地位的确定、难民待遇的维持和申请程序的保障等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明确指出欧盟在"附属地位保护"、"第一庇护国"、"安全第三国"等方面做出的制度创新和实践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向以强硬著称,轻易不服软.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地方选举败绩,这位铁娘子不得不公开反思她雷打不动的难民政策.难民危机不仅在欧洲引起强烈的排外情绪,而且导致德国极右翼力量在德国统一26年后首次在柏林议会登堂人室,直接攻破默克尔把守的难民欧洲“庇护所”.可以料想,难民登陆欧洲的希望之门将越来越窄.  相似文献   

19.
南非1996年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权、平等权、被拘禁者的基本人权、健康救护以及其他相关权、自由和安全权、儿童权、教育权、宗教自由权、参与政府相关事务权等项与公民人身和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南非矫正部(theDepart—mentofCorrectionalServices)据此发布了《南非矫正白皮书》,白皮书序言明确其目的就是实现宪法的上述权利。《南非矫正白皮书》自1994年开始发布,用于指导全南非的矫正工作。2004年11月,南非政府批准了新的《南非矫正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代替1994年南非矫正白皮书。1998年,南非颁布实施《矫正法》,后经多次修改,是规范矫正工作的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权利、责任,提出了四条立法原则,认为应当抛弃一般平等主体的概念,采用为不同主体定性的方式立法,提出法人不是民法专有的法律概念,笼统地说法人是民法制度,将与民法的私法性质相悖;认为初始的市场交易呼唤契约自由,现代市场经济则要求减少交易成本,确保交易安全,从契约自由到市场行为规范化则是立法史上更大的一个进步;指出《商法典》是充分保护权利流通的基本法津,责任严格化是市场经济立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