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想到,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新西兰,能经常看见一群金发碧眼的“雷锋”,而且是有组织的“雷锋”,是经过培训才上岗的“职业雷锋”,这群“雷锋”,在西方有一个朴实的名字叫“义工”,是一个颇有一些历史的社会角色。 我的好友小比,出国留学期间,在新西兰也加入了“雷锋”行列,而且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移民。 去年10月,小比乘坐的飞机刚到新西兰,还没出奥克兰机场,就遇到一位老年人,他身穿标志机场志愿义工身份的蓝色西服,笑容可掬地帮人将行李箱提出了机场。待小比要送他一件礼物时,他却摆手拒绝,并说他是“义工”,随后,掏出一张名片,上与:“亲善大使欢迎你来新西兰!”  相似文献   

2.
1963年党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今年已经是40周年。40年来,雷锋的名字,在我国家喻户晓,镌入了亿万人的心灵;“雷锋精神”在我国薪火相传,从一代又一代人中延伸。雷锋,一个人生路上只有22个春秋的青年,如何岁月流逝却英名长在?为何斗转星移却精神久扬?雷锋日记里有一段发自肺腑的心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受世人传颂,就在于他把自己的一切汇入了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之中。“雷锋精神”为世代弘扬,就在于他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3.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与“两代雷锋”结缘 时光回溯到1959年,余新元任辽宁省辽阳市兵役局政委。11月8日上午,操着湖南口音的“小个子”雷锋来到他的办公室,情绪激昂地倾诉自己因为身高、体重不符合条件而不能入伍的糟糕心情。一心想参军的雷锋深深打动了余新元。“政治上合格比身体上的合格更宝贵”,余新元下定决心帮雷锋圆参军梦。他专门为雷锋入伍的事召开多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雷锋日记》是雷锋向道德顶峰和人生高度攀登的记录,是他坦露心灵的窗口。我们不妨重新读读雷锋和他的El记,这时,稍稍用心,静静地倾听,就会隐隐地听到先哲们的应和。雷锋说,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里的弱苗”“要在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Et子里度过一生。”耳边就响起了老子的“自强者强”;雷锋说:“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耳边就响起了先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尊尊,幼者教而老者养”的咏唱。有人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雷锋精神能影响几代人,从大的方面讲,除却政治的需要,更多的也许是雷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暗合——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同安一中校园里,有一个矢志不渝学雷锋的人,他就是我校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杨桔梗同志。杨桔梗同志学雷锋贵在坚持一贯性。当1963年3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时,杨桔梗同志是厦门大学经济系应届毕业生。他象雷锋那样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祖国需要,到地处大西南的贵州第二工业学校工作。雷锋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年青人的心,激发出年青人火一样的热情。在任教以后,他主动积极地参加了宣传雷锋的活动,和校文艺宣传队一起走遍了学校附近驻军营地和  相似文献   

7.
在举世闻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陈列着五幅为人所敬慕的英雄画像,其中,我国的雷锋排在第一位。在美国,70年代初期就有人学习雷锋精神,看雷锋日记,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雷锋研究会。正当雷锋在大洋彼岸成了倍受关注的人物,但在国内却有许多人对雷锋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甚至用恶语中伤雷锋,说他是“政治舆论工具的典型”,是“陈腐的观念。”一样的历史条件下,在同一个地球上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现象,人们不禁会对此疑惑不解。但是“雷锋的出国”应该赋予我们一个最为  相似文献   

8.
199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辽宁考察时专程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并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在与雷锋生前所在团领导及“雷锋班”战士座谈时,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也是全国人民的光荣。他的宝贵精神遗产,属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学习雷锋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46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6年来,雷锋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慧眼识雷锋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在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采访了老红军王良太老将军,他讲述了当年自己发现和培养雷锋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他像春风一样温暖,凝聚着无限正能量。他的名字是——雷锋。60年前,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学习雷锋活动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正>“接过雷锋的枪,我们都学习他的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辽宁抚顺,雷锋当兵的地方,雷锋的许多故事曾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有个以“雷锋”名字命名的派出所——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雷锋派出所倍加珍视雷锋精神,自觉践行雷锋精神,把对崇高信仰和道德品质的不懈追求融进血脉,历久弥坚;把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大事小情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更贴心,  相似文献   

12.
徐虎精神向我们昭示什么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丁荣生徐虎精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很多师生不约而同地评价:“新时代的雷锋”.说徐虎是“新时代”的雷锋,是因为徐虎与雷锋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显示了徐虎精神的时代特征。雷锋生活在一个政治...  相似文献   

13.
感谢     
白丁 《协商论坛》2007,(3):61-61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雷锋的故事可能显得有些遥远、陌生。有人担心,44年了,在许多新的“感动中国人物”涌现出来之后,雷锋,他如今还能感动中国吗?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雷锋当年所做的事,44年来已被不断重复。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雨夜护送带小孩的大嫂回家;  相似文献   

14.
这并不是一个凭空杜撰的话题,而是当前又一个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掀起后与另一个时髦的名词“职工下岗”经新闻的结合而产生的思考。《雷锋战友下岗后》(见1998年3月8日(经济日报行版)一文报道:河南邓州市有560名曾“和雷锋一起Xi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雷锋先进事迹”的“雷锋战友”,陆续退伍后“处处事事以战友雷锋为榜样,传播实践雷锋精神”,被人们誉为“编外雷锋团”。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经历了下岗、失业。再就业,在考验面前,他们不失军人本色,无愧于“雷锋战友”这一称号。乍一看文,的确应理解为…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宏扬雷锋精神,使之代代相传,比收集雷锋资料更有深远意义”,房冠龙如是说。今年3月份,在纪念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6周年的日子里,房冠龙又忙开了,他带着集藏品去中、小学和街道社区展出,还亲自担任讲解员,不遗余力地宣传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  相似文献   

16.
最快乐的人     
7岁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谁是雷锋呀?”她昂起的头,像篱笆后的一株向日葵。我心头一震,没有人特意给她讲雷锋的故事,她居然知道雷锋。顿了一下,我郑重地回答:“有一首歌,爸爸唱给你‘……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见女儿入迷又不解的眼神,我笑着说:“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比如,给老人让座,为工地义务劳动,给受灾的群众捐款……”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50年来,这个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的普通士兵,早已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响彻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这种力量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互相承接,焕发出独特的魅力;这种精神在雷锋离去的日子里毫不褪色,继续绽放着光芒。  相似文献   

18.
雷锋为什么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人学习的榜样,答案会有多种多样:学领袖教诲,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这些答案当然都没错,但还有一个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近读《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深感雷锋的领导言传身教,对雷锋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跟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一次,在路上雷锋看见一颗螺丝钉,上去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却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抹去尘土装进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颗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  相似文献   

19.
雷锋,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他有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这也许与事实出入不大。但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造神运动”的传统(不管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就不免使他种种事迹被渲染成神话。  相似文献   

20.
《时代潮》2004,(12)
刘胡兰变成金发碧眼洋娃娃六一儿童节前夕,李宇新小朋友在上海一家书店买了《刘胡兰》和《雷锋》两本书。可回家阅读时,他的爸爸妈妈却诧异地发现,书中的卡通插图竟将英雄完全改头换面:15岁就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低腰褶裙、金发碧眼,几代人心中的楷模雷锋鼻梁挺拔、双目溜圆——活脱脱的两个“洋娃娃”。孩子在看完这本读物之后,不由发出疑问:“这刘胡兰、雷锋怎么和课本上的不一样呀?他们是中国人吗?”面对孩子的疑问,家长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