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27):16-19
庭前会议在中国是个新事物 2012年修改通过、2013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  相似文献   

2.
一、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的解释(草案)》的议案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题之一:是刑事侦查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垦区公安局认为:“赵晓东、丁良等犯罪嫌疑人诈骗浩良河化肥厂400万元购油款一案属刑事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程序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1条第2项明确规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受案范围。”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  相似文献   

4.
翁文 《公安教育》2013,(12):25-27
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修改内容涉及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等,并增加规定特别程序。  相似文献   

5.
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张树军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规定在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即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未经人民...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首次确立的庭前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其本质在于在开庭前解决一些可能影响到开庭顺利进行的程序性障碍或者程序性争议问题,以便于法官理清审理重点,提高庭审效率。然而由于缺乏具体操作指导,导致实践中庭前会议出现适用错误、标准不一的情况,对于公诉人而言亦是挑战。从司法适用的角度来讲,有必要对庭前会议的启动方式、主持者、处理问题的范围、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效力以及庭前会议的程序运作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面临的困境使得其原本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各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新《刑事诉讼法》通过对案卷移送方式和庭前会议两个方面的修改,加强了对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创新。尚需从非法证据排除和简易程序两个方面对庭前准备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三条第一款和第十九条的解释(草案)》的议案。委员长会议的议案是应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修改,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这不仅是对我国过往司法实践的回应,也是实现刑诉法修改后相关制度衔接的要求.庭前会议体现了程序参与的精神,对保障庭审的进行、提高诉讼效率也有积极意义.由于法律规定的较为原则,笔者从程序启动与参与主体、处理事项、程序效果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司法完善的措施,以利于真正发挥庭前会议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与现行庭审控辩式诉论模式是不相符合的。为此,笔者就《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将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证明标准"证据充分确实"具体化为三项内容。同时,这一标准同一性地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第一百七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五条,即作为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审判的判断标准。这样的法律安排体现了《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中公检法刑事诉讼中互相制约关系的新趋向:从重正向制约到重反向制约,重笼统概括制约到重具体规范制约,重实体制约到重程序制约。  相似文献   

12.
陈鸿 《人大论坛》2007,(1):2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被害人南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现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草案)》作说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2014年7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次常委会会议于4月22日下午对关于刑法有关规定的四个解释(草案)和关于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三个解释(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讨论了有关问题。普遍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法律解释职权,对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含义与适用问题作出解释,有利于保障对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贯彻实施,有利于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解释(草案)》的说明。 1997年刑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一个决定和八个修正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还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先后对刑法有关规定的含义和适用问题作出九个法律解释,保障了对刑法有关规定的正确理解和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张德江委员长:根据2004年4月6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是否需要进行修改,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及第六十八条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见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凡涉及《刑事诉讼法》条文,均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允许申诉主体对于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再审,是刑事再审的启动程序之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细化、补充了通过刑事申诉而使案件重新审判的条件。刑事申诉制度的宪法基础并不是《宪法》第41条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而是《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还可以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7款中找到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议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四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并征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引言 1.01 根据2004年4月6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和附件二第三条的解释》(“《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是否需要进行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由人大常委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和第六十八条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