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龙潜 《政策》2003,(3):64-64
谈起网络文学,不可避免要涉及网络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笔者所说的"形式",是指网络文学所依托存在的外在媒体、媒介。至于"内容",则是指网络文学借以表达作者思想与情感的素材和题材。"形式"与"内容"的无间融合,构成了广义上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形式就其外在媒介而言,经历了一个从"文字数字化"到"数字文字化"的发展历程;就内容而言,网络文学的发展则是从早期传统"移植"类的网络文学,到网络原创文学逐步形成,再到今日网络原创文学与传统"转换"类网络文学相并存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盛宴背后的审美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正从"另类"和"边缘"向文学主阵地挺进,在传统的文学广场上竖起一面新的旗帜.网络文学重整了当代文坛,它的迅速崛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加速了当下中国文学的转型.未来的网络文学,需要提升自身品质,让这一新媒体文学真正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富含价值承载的历史节点.这主要包括:解决好"文学性"匮乏的"短版难题",提升网络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避免文学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方式;健全"他律"与"自律"并存的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手段建立甄淘与遴选并存的激励机制,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4,(5)
<正>本著作以新媒体文学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新媒体文学中网络文学和手机短信文学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以及网络文学语言和批评的基本特征。著作共分五章。第一章"新媒体文学概说"简要阐释了媒介发展与文学演变、新媒体与新媒体文学。第二章是本著作的重点,主要探讨网络文学的特征。第三章研究网络文学语言的变异。第四章研究网络文学批评的特征。第五章研究手机短信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笔者到杭州参加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得知,目前中国有1300万网络文学写手,有68万签约网络文学作家。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广大,仅中国区就达3.6亿人。网络文学推动的产业链也十分庞大,产生的价值难以估量。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一起,改变了世界文化版图。放眼海南,在引进网络文学作家方面,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还有中央赋予海南建设自贸区  相似文献   

5.
李秋菊 《求索》2010,(12):212-214
尽管拥有"新媒体文学"、"新世纪文学"的新型态,但网络文学彰显着俗文学的基本品格。特殊的生长平台、媒介和主体,造就了网络文学锐利的精神特质,当它行进在"文学的野路子"上与后现代语境中文学非文学的种种因素邂逅时,其锐利品质作为最基本的内在动因促成一些文学观念发生蜕变,为中国文学催生出新型意义生产机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10年,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崛起的10年,也是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相互博弈的10年。时至当下,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并在图书市场上开辟出自己的阵地。键盘上的写手1998年,在网上曾经红极一时的文学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落地出版,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9):69-69
欧阳友权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使互联网成长为“宏媒体”和“元媒体”。时至今日,中国上网人数已逼近4亿,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超过百万,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数码终端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已接近5000万。这样的传媒语境已经使网络文学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读者在文学接受上产生了分化,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人群面临萎缩,传统发展模式进入瓶颈期。为此,应通过关注网络文学读者的反馈与期待视野、利用媒介融合拓宽网络文学传播渠道、重视文学内容本身,促进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才刚 《求索》2010,(8):195-197
网络文学,是以传统文学的"反叛者"出现的。在与传统文学的对比中寻找发生和存在的"证据",是网络文学研究最为常见的路径。正是这一思路,将当下的文学研究引入了"歧途",也引发了关于"网络文学是否存在"的争议。对网络文学的审视,应在媒介与文学的关系史中进行,关注网络媒介参与文学生产的具体方式,而不是将其与传统文学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文学有过自己的辉煌 ,然而随着文学边缘化态势的日渐加剧 ,湖南文学也露出疲软之态。当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剧本悄然出现 ,并猝不及防地在文坛上竖起自己界碑的时候 ,我们需要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利用电脑网络来培育 2 1世纪湖南文学的新的生长点呢 ?发展网络文学、抢占信息时代的文学制高点 ,是一个良好契机。构建高科技时代的文学生态理念文学的健康发展犹如自然界的万物滋长 ,也有一个生存基础、生态条件问题。电脑艺术、网络文学的出现 ,是与知识经济时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环境相适应的 ,是这种时代环境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在网络文学中表现的探讨,归纳出主体间性在网络文学中的四大表征网络文学的自由本性网络文本的互文性;网络写作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在线性。对网络文学的主体间性进行研究,使文艺学理论研究视野紧密联系当下流行文学的现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丽华 《前沿》2012,(5):183-184
互联网的出现为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渠道,其包容性和实效性为文学添加了新的元素,同时也形成了所谓的快餐文学。网络让文学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同时也带给文学以新的生命力,它颇具特色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读者接触和深入了解了文学这一艺术形式,也让更多的人敢于在没有系统学习的条件下依然创作出不拘泥于常规形式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单一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文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思源 《求索》2014,(3):182-185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诗画媒介”中文学与图像的相互影响作用,由过去形式、消费的单一进入了“群魔乱舞”的影视、网络、手机等数字化多媒体天地,但无论那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可视为诗画媒介的延续和演变。另外,媒介形式的转变蜕化了国人对美的追求,传统诗情画意的文化传播范式在消失,诗画媒介的高尚审美品格被商业化冲淡。所以今天的图文研究是举传统优秀文化之大纛,使年轻人追求善真的品格,富有敢于担当的社会立场。  相似文献   

14.
虽然西方浪漫主义主要是一场文学运动,但这场文学运动与绘画、雕塑、音乐,以及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是,试图成为综合多种艺术门类或多种艺术媒介的所谓"总体艺术",而实现"总体艺术"的路径,就叙事媒介的使用方式而言,包括多媒介叙事与跨媒介叙事两种。从艺术观念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描述、艺术形式的借鉴等三个方面,考察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现象可以发现,这三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促成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化特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并非像勃兰兑斯所说的那样"蔑视"语词这一文学媒介,而是高度尊重语词,试图使语词的表达能力最大化,以便通过跨媒介叙事使文学艺术化,从而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总体艺术"作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开创的跨媒介叙事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文学曾被憧憬为一个神圣的领域,文学家也被认为是一个精英团体。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文学的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文本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文学网络化和网络文学的出现一改文学千百年来"精英创造"的烙印,使文学创作失去了原有的神圣魅力,更是消解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6.
颠覆与重构中的网络文学范式--以文本建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焕辉  辛朝晖 《求索》2005,(8):150-152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文学范式的冲击与颠覆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文本的构建者主体地位、文本的“语言”媒介以及文本的自足存在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范式建构探讨,对网络文学文本范式提出了个人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10,(6):33-33
与10年前相比,商业化的网络文学似乎走入了一条歧路。被点击率逼迫下的疯狂写作使网络文学泥沙俱下,跟风逐利成常态。连书名都难以让人看懂的小说,动辄数百万字的篇幅,让人头晕目眩。千字2分钱,30万字以上才可以上架,正在不断制造着最低级的东西。尽管有批评认为“网络文学99%是垃圾”,但网络必然是未来承载文学的主要媒介。走出商业误区,中国的网络文学才有可能涌现出世界通俗文学的优秀作品,才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中出现丹·布朗、史蒂芬·金、东野圭吾这样的类型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4,(5)
<正>本专著以新媒体文学中的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为重点研究对象。因网络文学相对其他新媒体的"新"和规模影响以及互动性,对传统文学提出挑战,也引发人们的质疑,所以本专著对此进行了重点研究。而对网络文学又侧重研究了特质、语言和批评三方面。手机文学是伴随手机媒体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以简洁、短小、快捷、精炼,贴近生活,沟通情感,受到人们追捧。本专著特设一章研究手机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关键要素的资本深刻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发展,是主导网络类型文学生产的关键性要素。同时,网络文学工作者与资本方之间的矛盾,以及网络文学读者阅读需求与高度预设的类型化生产机制之间的矛盾,也制约着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只有在直面真实矛盾的基础之上,一种属于人民的网络文学才有可能从期待走向实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有四个重要特性,即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作品本体形式和文学性,独特的互联网新媒介特性,新的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与人类生存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同步性。这四个重要特性,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即作品/文学层面、媒介与传播层面、社会文化层面、人类生存(哲学)层面。四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网络文学研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同层面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和网络文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