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提供上网经营服务的网吧业应运而生。它在方便人们学习和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吧玩游戏、聊天、浏览不良信息等,以致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教训极其惨痛。网吧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是一些网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能规范经营;二是现在的网速越来越快,游戏越来越精彩,“电子海洛因”已成为网络游戏的代名词;三是多头管理,抓而不实,管而不力。因此,必须切实规范网吧经营和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应组织全省性的网吧大检查,严厉查处那些非…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共产党人》2010,(17):34-34
一是打造绿色网吧,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本着“对青少年负责、为青少年着想”原则,建设社区绿色网吧、休闲书屋,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交流、阅读、上网的场所,引导青少年上健康网站、读优秀作品。开设社区青少年QQ群——“赛尔号青少年部落“,在网上交流学习体会、科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团场的网吧随处可见。每小时2元,人们可以上网聊天、设置网页、查询信息、学习知识、掌握信息、了解世界等。应当说,网吧给团场职工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目前真正上网学习知识、查找信息资料的人很少,到网吧的多数是闲得无聊的人,绝大多数是在校的中小学生。许多学生的家长及老师为此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也给数千年来逐步凝结而形成的道德体系带来了严峻考验.当青少年以拓荒者的姿态参与网络时,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络道德失范等问题也日渐凸现.在此背景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正视网络给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时俱进地开展德育工作,已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无法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据2001年一项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青少年参与网络活动的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时代主力军。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来源,为其发展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也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其中,网络语言以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等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群体日益庞大,青少年上网的人数也在节节攀升,它在丰富青少年学习生活,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令人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探寻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秋敏 《求实》2006,(Z2):271-272
"网瘾",是每当上网时,网瘾者就产生愉悦的心理快感,因此反复追求上网,上网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渴求这种身心愉悦感觉.这种渴求与任何成瘾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现代社会,网络以其便捷和高效强烈吸引人们的参与,而且它还正以狂暴的速度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娱乐、心理等各个方面.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国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不少人带来了伤害--正如酗酒、吸毒和赌博一样,网络也给上网成瘾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之高校附近分布的大量网吧,也为沉迷于网聊、酣战于网游的网瘾者提供了躲避学校监管的避难所,使涉世不深、自制力尚须提高的大学生网瘾者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8.
孩子上高中后.因为学习负担很重.我便放松了对他课余上网时间的管理。平时上网.我都让他在我办公室的电脑上查资料。直到某天周末孩子带着一身烟味回家.我就知道他肯定是进网吧了。责问中,我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我说:“网吧不是实行实名制上网吗?没有身份证,你如何能上网呢?”孩子说:“老妈.你真是个老土。如今的网吧老板准备了很多身份证.学生进网吧.可以用网吧老板准备的身份证代替。”听了孩子的话.我利用双休日半信半疑地走访调查了武汉近30家网吧.发现30个网吧中有26个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仅姚家岭的一家网吧就有15个未成年人上网。  相似文献   

9.
以新的思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以来,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人把它形容为一场“静悄悄的彻底的革命”。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个前卫的群体,他们是最早接触网络的群体之一,EMAIL、ICQ、OICQ、BBS、TELNET,一个个新鲜的字眼,让五彩的大学生活更加缤纷。据2001年3月调查显示,北京市本科生上网率达93.9%,大部分重点高校学生上网率都超过90%。“触网”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如此多的大学生在短短几年里就被网络所“俘虏”,那么,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上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原因由主到次分别为:体验现代生活66.5%,学习需要58.1%,同学影响41%,猎奇24.2%,追赶时髦10%。而大学生上网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的广泛应用给青少年的教育开启了新的窗口,而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也给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提出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重大创造,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非金钱可以估量。我们在盛赞网络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网络给人们带来空前的垃圾污染。如果说成年人尚且有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那么一些远未成年的小孩尤其是小学生、初中生们在网络世界的花花绿绿、打打杀杀中,却很难抽身而离。具体到我们中国而言,全国目前有多少网吧,恐怕谁也说不出个准数。据媒体透露,从2004全国专项整治“网吧”行动的战果估计,至少也在八万家以上。现在,在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网吧随处可见。而随便走进一家网吧,也不…  相似文献   

12.
浅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对网络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宋国力 《奋斗》2007,(1):50-51
“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不仅国外青少年有这样评价,中国年轻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说它是天使,因为它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窗户。说它是魔鬼,因为它也有暴力和色情等不良内容。对于互联网的双面性,中国的孩子和父母们开始有所警觉和应对的准备。时下,网络正在改变着中国公众尤其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人际交往方式与准则。如果借用年轻人的话说,“上网,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与睡觉、吃饭同等重要。”但是,“过于沉迷网络”、“过于信赖网络”、“过于衷情网络”,正在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发生影响,目前“网络成瘾”已经成新生代发展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释解这道难题,需要我们从文化、价值、方法、态度、技术等多层面、多视角、多领域进行一次观念冲浪。  相似文献   

14.
我班有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要求甚严。有段时间,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就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由于老人溺爱,这名学生迷上了网络,开始是一放学就钻进网吧,最后发展到逃课上网、通宵上网。由于痴迷网络,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性情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几乎到了辍学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网痴”,怎么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从“电脑”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治好他的“网痴”。  相似文献   

15.
我班有位学生,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要求甚严。有段时间,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就交由爷爷奶奶看管。由于老人溺爱,这名学生迷上了网络,开始是一放学就钻进网吧,最后发展到逃课上网、通宵上网。由于痴迷网络,整个人变得神情恍惚,性情孤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几乎到了辍学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网痴”,怎么办?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从“电脑”入手,对症下药,才能治好他的“网痴”。  相似文献   

16.
崔连晶 《新长征》2007,(5):62-6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人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但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积极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摈弃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卢少军  于锦 《理论学刊》2008,(3):108-112
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有精神性的文化形态.当今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在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以及想像力、创造力等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建设优秀青少年网站;加强对网络的管理,规范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培养新型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以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又是网络虚拟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对我校5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上过网,且网龄在两年以上的占到了61.39%,43.82%的学生一周上网时间超过了5小时,其中有近10%的同学一周上网时间超过了10小时。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发展迅猛,正在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一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德育手段,拓展了空间和范围,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另一方面,也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消极文化产品和黄色文化的传播、民族和国家意识淡薄、网络伦理的缺失、学生上网成瘾和沉溺游戏甚至诱发犯罪等.作为培育和塑造人的中学德育工作必须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高小姐在一家网吧当服务员,闲暇时,她也要学习网络知识进行充电。一天,她在网上发现有家公司正推广一项电脑成像技术,为顾客设计发型,整套设备售价加上技术仅需几千元。这则信息引起高小姐的极大兴趣。早就听说利用电脑搞数码瓷像、数码影像蛋糕、电脑家居设计等,但还未见过利用电脑为顾客设计发型,她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班后,高小姐马上到另一家网吧,上网查询电脑美发项目的详细资料。次日,她拨通了推广商的电话,详细咨询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得知利用电脑成像帮助各类顾客设计、挑选发型,并指导美发师因人而异修理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