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25):5-5
官员财产公开试点频陷困境 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以来,全国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近40个,其中包括银川、哈尔滨、石家庄3个省会城市。但近期媒体对其中30个试点地区的回访显示,昙花一现的地区多达13个,另有4个地区曾宣布启动官员财产公开,但之后并无下文。而未回访的近10个试点中,已有3个公示一两次后即告终止。目前坚持试点的地区,也大多存在内部公示不登报不上网、公示信息较粗、过期难以查询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璇  文雅茜 《浙江人大》2012,(11):14-17
多个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实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受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往往"昙花一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该如何突围?近几个月,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市贾汪区、安徽省庐江县等地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或在网络上公开"晾晒"官员家庭财产,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被认为是财产公示破冰或地方探索样本的试点地方,却因各种因素"人走政息"或"偃旗息鼓",让人神伤。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大》2012,(11):10
我国自1987年开始酝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相关规定,进步有目共睹。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与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未在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缺乏应有的公开环节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四川高县、宁夏银川等多个地区相继迈出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的探索之路,不过受制于各种原因,往往"昙花一现",并没有持续开展下去。改革如何打破"人走政息"的怪圈,如何在顶层设计的层面推动官员财产公开?不可否认,在人们对反腐的期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已是最能凝聚人心和形成共识的一个突破口。我们需勇于迈出这一步。  相似文献   

4.
刘建华 《小康》2013,(3):29-31
无论是范松青的"率先公开",还是陈建华、许勤等的"有要求就带头公开",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还只停留在"谁想公开谁公开"的个人意愿层面,而公众更期待的是制度建设,让财产公开在反腐过程中发挥作用2013年春节前夕,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在广州"两会"上高调表态愿做"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第一人",并公开了自己的住房和车辆财产。此消息被传播后却旋即遭到质疑,一时间,关于"官员财产公布"的话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20多年前就由一些人大代表提出的官员财产公开动议,近年来持续升温。但这一社会诉求在实践中推进不顺,一些地方轰轰烈烈地开始试点。最终却偃旗息鼓,令社会备感失望甚至悲观。但越是遭遇挫折,越显示出财产公开的进步意义及其必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4-4
官员财产公开试点遇瓶颈 从2009年初新疆阿勒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至今.四年间我国已有29个市、县试点官员财产公开改革,有些只是县花一现。多数试点地方只是内部公示拟提拔干部的家庭财产,公示对象仅限于科级干部,其共同难题则是缺乏监督和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共识。然而由于面临着多方面的阻碍因素,我国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历经多年讨论,至今未能建立。这些阻碍因素主要包括高层领导对实施后果的担心、官员群体的阻力、民众的观念偏差和参与意识不强三方面。要消解这些阻碍因素,高层领导应该及时决断,同时采取承认现实,适当妥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总体设计,立法推进、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加强核查和责任追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有两种:自愿的公开和无意的公开。在尚未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古代,自愿公开个人财产的官员毕竟是少数,而大量存在的财产公开方式是那些被称为身后财产的公开。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公开方式,都是在颂扬廉政,警戒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日益深入,要求官员公开财产状况的呼声愈发强烈。在我国古代,由于君主专制政体的存在,官员的财产公开未能形成制度。那么,古代官员是否有过公开财产的行为?他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向世人公开自己的私人财产的呢?在这些财产公开方式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人民论坛》2012,(Z2):42-43
公众推举的第十难题: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如何落到实处总得票率:72.36%紧迫程度3.65复杂程度3.32尖锐程度3.37关注程度3.52(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被普遍认为是遏制腐败的利器,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呼声很高。然而,由于可想而知的原因,实行官员财产公开遇到的阻力也相当大。何时能够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如何进行公开,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韶关始兴县、广州南沙新区在春节后启动财产公示试点。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试点地方的官员财产公示却简单地与“晒工资”划上等号。很显然,官员工资作为正当合法的收入,并不是公众所关心关注的,因为这样的信息很容易通过其他的正规渠道获得。如果官员财产公示仅仅停留在“晒工资”层面,不仅有违财产公示制度的初衷,更容易使公众由期望变为失望。  相似文献   

12.
新近一段时间,诸多地区基层官员的财产公开试点,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浙江省磐安县。该县要求14名拟提拔任用的县管干部在任前进行个人及家庭房产、车辆、收入、投资四部分情况进行申报,并在“中国磐安网”上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24):51-51
近期《民主与法制》的《仅有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管用吗?》一文,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问题、国际经验和理据与对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官员财产申报作为一个破坚之题,一直引发争议。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不能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而要把它作为反腐败利器,一旦亮剑就该让官员“摊上大事”。官员财产公开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事实上,主在1994年《财产收入申报法》就立法,只是规定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执行力的疲弱根源于规定中存在的“硬伤”:只要求申报官员自身的财产,同时不需要对外公开,财产被作为“官员隐私”得以内部消化,这种冬似于袖管内交易的监督必然导致监督虚置。因此,就算官员财产申报,也根本“摊不上大事”。  相似文献   

14.
陈惠敏 《人民论坛》2014,(2):149-151
官员财产公示是国际上通行的反腐利器,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呼声很高的改革举措.目前我国的官员财产公示出现了“零投诉零异议”的情况,这是试点不成功的表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如何将这种制度由“阵地战”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持久战”,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日,重庆市江北区出台《江北区干部选拔任用廉政申报试行办法》,这是重庆市第一个进行官员财产申报的地区。作为全国少有的试点地区,江北区的申报办法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不久的将来,官员财产申报这把火将在全国越烧越旺。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官员财产公开试点并没有呈现逐步扩大、升级趋势,而是呈现衰减趋势。这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试点是一个敏感性较高,牵涉面较广,阻力较大的反腐战略,推进速度缓慢。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中央的决心,而腐败存量、官员阻力、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态,是影响中央对其持谨慎态度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遏制腐败是古今中外权力监督的普遍难题。人们进行了诸多尝试和探索,如强化制度约束,实行权力分立制衡,鼓励社会公众监督,培育廉洁文化氛围,等等,但往往都难以根绝腐败。由于官员腐败行为常常伴随财  相似文献   

17.
阿计 《公民导刊》2013,(10):55-55
<正>上海法官集体嫖娼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晒艳照"等令多名官员仕途终结,便有人指责"侵犯了官员隐私权";再比如,社会呼吁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始终难以落地,其最大阻力  相似文献   

18.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起源于240多年前的瑞典。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有权查看从一般官员直到首相的纳税清单。这一极具约束力的"治官之术"被称为"阳光法案",至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完善。据一份"透明国际"的报告,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和执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归纳而言,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有如下几点:首先,大部分国家的官员财产申报法都属立法等级最高的一级立法。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加拿大《公职人员利益冲突与离职行为法》、法国《资金透明法》、韩国《公职人  相似文献   

19.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4,(24):6-6
40个 自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试行官员财产公示起,全国各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的试点已近40个。 31人 截至7月14日,十八大以来落马的41名副省部级以上高官,已有31人被公布处理结果。 23人 十八大以来落马的41名副省部级以上高官中,有23人曾被举报,其中9例为网络举报。  相似文献   

20.
财产申报:为官员戴上“紧箍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蔚 《公民导刊》2009,(2):48-48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新疆阿勒泰地区县(处)级领导干部首次财产申报工作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天,阿勒泰地区廉政网公示了首批55名新提拔正科和副县级干部的申报资料。无论是"作秀",还是制度创新,尽管争论不休,但我国西北角的"破冰"举动还是让人们充满了期待。有法学界人士认为,阿勒泰此举为我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