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走向高潮的起点。同盟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即认为“同盟会是以孙中山为中心所组织的革命团体”。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主要是忽略了黄兴的关键作用。同盟会成立前,黄兴的组党活动及其巨大成就,为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组织基础。同盟会组建过程中,黄兴主动积极协作,才使同盟会在孙中山到达日本后仅一个月就顺利建成。同盟会成立后,内部风潮迭起,还是黄兴作了中流砥柱,竭力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维护内部团结,才得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过去,在中部同盟会的评价问题上,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中部同盟会的成立,是一个分裂行为,其固有的原因,是出于对同盟会本部的领导和某些领导人的不满。有的同志则进而把它看作是同盟会自身分裂的产物,并具体归结为是华兴会原领导人分裂同盟会的表现。这样评价中部同盟会,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下面试谈一点极不成熟的想法,为研究中部同盟会的问题和辛亥革命的问题提供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3.
武昌首义的胜利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结果,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与武昌首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盟会在南方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均遭失败,在革命党人处于失望、怀疑与彷徨的时候,同盟会却“收功实于武昌”。武昌首义的胜利证明了孙中山和同盟会三民主义纲领和武装反清的革命方针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石东 《协商论坛》2011,(9):50-51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国同盟会。留日河南籍学生踊跃参加,次年建立同盟会河南支部,创办《河南》等杂志.宣传鼓吹民族民主革命。与此同时刘纯仁等在省内也建立革命团体。1906年,东京同盟会河南支部派人回开封秘密组建河南同盟会分部,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台湾革命同盟会团结大陆台湾人抗日力量进行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斗争,同时在大后方开展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为唤起祖国民众对台湾回归的关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台湾革命同盟会作为台湾人的民众团体,难免受到当局的监控,在国民党以党领政的党国体制下,其与国民党台湾党部争夺台湾革命运动领导权的过程中处于劣势,但台湾革命同盟会对于光复台湾所作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华强 《探索与争鸣》2011,(11):38-43
武昌起义后,章太炎"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口号风靡于世。孙中山对章太炎的口号提出严厉批评。章、孙在口号问题上的分歧在于革命党是不是政党。章太炎认为革命党与政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辛亥革命时期所有的革命党属于结社而非政党,应当消弭。孙中山迫于压力,一度承认同盟会为结社并在事实上将同盟会由革命党改为政党,但是此后仍然坚持同盟会即政党,并对章太炎进行批判。章太炎"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口号反映了有识之士在中国政治近代转型期的呼吁,消弭党建思想是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张意愿 《前进论坛》2013,(12):35-36
江董琴(1888—1933),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的一个贫农家庭。早年考进漳州省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任职于永定县烟酒公卖局,后因和县长不睦而弃职。他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参加意图推翻满清王朝革命活动,1910年,因事泄而逃亡南洋,在槟榔屿定居,以教书为业。1911年,槟城华侨富商、同盟会会长吴世荣介绍江董琴加入同盟会,并请他专事同盟会做发展会务的工作。从此一直到回国,江董琴都在吴世荣的领导下从事同盟会的会务工作。其间,他参与接待了到槟榔屿演讲的孙中山先生,并结识了胡汉民、汪精卫、戴季陶等人。  相似文献   

8.
台湾革命同盟会是抗战时期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所建立的抗日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虽然仅存在了短短的四年多时间(1941—1945),但在团结台湾同胞共同抗日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台湾革命同盟会诞生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它是在祖国大陆的...  相似文献   

9.
日前.龙口市政协隆重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暨《义炳千秋》、《百年风云》发行仪式。《义炳千秋——徐镜心与山东同盟会》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以徐镜心为首的山东同盟会在齐鲁大地上进行的这场伟大的革命。《百年风云——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书画作品集》汇聚了市政协书画联谊会会员54幅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0.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6,(10):46-47
1911年10月,华夏大地响起了反对清王朝的风雷,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率先举起义旗,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蒙汉军民也投入了推翻腐朽没落封建王朝的斗争。是年为夏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同盟会酝酿革命光绪三十年(1904),山西革命党同盟会会员王建屏、李德懋、弓富魁受中国同盟会的派遣先后来到内蒙古地区,向蒙汉热血青年和清朝官兵宣传孙中山“恢复中华,建立民国”的号召和民主革命纲领。王建屏以耶稣教堂学校教员和假扮算命先生为掩护,李德懋以收徒习武为掩护,弓富魁以赌场为掩护,在包头、土默特旗、丰镇等地秘密发展同盟会…  相似文献   

11.
民社是民国初年以湖北人为主体、从同盟会分离出去的全国性政治团体。它的出现既是同盟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湖北社会形势发展的结果。它的成立对当时湖北及全国政局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宇园忆先祖     
我的爷爷程拱宸是福州辛亥革命领导者之一,宇园是他和弟弟程慕贤建造并定居的房子,位于仓山桃花山东侧的山下。当年爷爷和仓山的同盟会其他战友共同领导福州的辛亥革命并取得了胜利,而宇园和它周围的几百座同时代的房子形成了今近现代西式建筑群,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文化也见证了那段革命的历史。作为出生在宇园的后人,忆念起已故的先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想提笔留下些许回忆,留下一点点故事。爷爷早在1904年即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的秘密工作,1911年武昌起义的前夕,他接受黄兴密令,从上海带回福州同盟会速谋独立的信函,并成功策…  相似文献   

13.
张漱耳 《春秋》2020,(2):27-31
当同盟会在日本成立之际,他初识孙中山,成为同盟会会员;在武昌城内一声枪响之时,他发动安图起义,首倡共和;在革命遭受挫折紧要关头,他追随孙中山,投入"二次革命"。然而,由于政治理念相同,他与陈炯明渐渐走到了一起……刘大同(1865-1952),原名建封,后改名大同,号芝叟、芝里老人、百花洲客等,山东安丘人,清末秀才,系清朝宰相刘墉之后。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曾高举反清义旗,在吉林省安图县建立"大同共和国"。在中华民国成立前两个月创建新生的共和政体,可谓先声夺人,意义重大。晚年客居济南百花洲,1952年在济南病逝。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14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京接待并宴请由台湾新同盟会会长、黄埔十六期同学、黄埔军校第十二任校长许历农先生率领的第二届台湾新同盟会大陆参访团一行。图为林上元副会长(右三)、联络顾问聂力将军(右五)向许历农  相似文献   

15.
胡鄂公北上主持革命谋划天津起义1、北方同志相继来鄂诚邀辛亥年(即1911年)九月十九日同盟会同志冷公剑,代表北京同盟会同志暨京、津、保等处之共和会、铁血会各革命团体,来鄂谒见黎公(即黎元洪),拟请派予北上主持革命。时,同盟会同志在北京者,有吴友石、杨时杰、冷公剑等数人,以吴所办之《国风报》(应为《国风日报》,下同)为中心。吴本姓白,名逾桓,友石者,盖化名也。  相似文献   

16.
李林 《春秋》2011,(6):17-19
栾钟垚(1878--1929),字星壑,山东省栖霞县臧家庄栾家村人.清末考取廪生.1904年官费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次年经徐镜心介绍加入同盟会并结识孙中山.是山东籍最早的同盟会会员(53人)之一。1905年.栾钟矗在山东革命党人中首先提出了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策略.并积极开展宣传和发动工作。1906年栾钟矗毕业回...  相似文献   

17.
去年9月,在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旅游好时节,武汉以她特有的明媚风姿迎来了台湾“新同盟会三峡行参访团”的贵客。该团由台湾知名人士、现任台湾新同盟会会长、台湾民主团结联盟会长许历农先生带领。许先生曾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六期,同行团员中十几名退役将领也都是黄埔军人,还有新同盟会领导人员、大学教师、研究人员、企业主管、法官、律师、媒体工作者及社会上层人士等。已82岁高龄的许历农先生是安徽贵池人,从1979年起,先后十几次回祖国大陆。这次主要是领略三峡风光。此次活动由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邀请并安排接待。参访团一行考察了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顾问、九十六岁高龄的同盟会会员王兆培先生,与现居台湾的同盟会会员张先生友情至深。他们人居两地,情发一心,隔海思念数十年。一天,王兆培突然收到張先生从海峡彼岸辗转而来的书札,不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20,(5):63-64
丘哲,字映芙(1885~1959),广东省梅县松口大黄沙人,生于福建漳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返回原籍。光绪三十二年由谢逸桥、温靖候介绍加入同盟会。1907年间,曾参加过由孙中山在越南河内策划的饶平黄冈起义;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辛亥广州起义。后往香港、南洋各地筹备经费支持革命,并在印尼等地进行同盟会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关系武昌首义的发动者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团体,从根本上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以推翻清朝政府、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作为自己的目标;都在湖北新军中进行比较深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都受到同盟会的深刻影响,共进会的领导成员原来几乎都是同盟会的会员,文学社的主要领导人蒋翊武、刘复基也曾参加过同盟会①。它们的成员有一部分是交叉的,既是文学社社员,又是共进会会员,如蔡济民等便是。但它们也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第一,文学社在湖北新军中活动的历史很久。它的前身是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从1908年起便相继在新军中默默地坚持秘密的革命活动。它的活动重点始终在新军中。共进会本部是在日本东京成立的。1909年,孙武回国开始在湖北活动。他们最初在学堂、会党和新军中都发展力量,重点是想依靠会党起义。后来从挫折中接受教训,把重点转移到新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