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立足于中国当前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时代背景,在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实际发展脉络的梳理中明晰社会管理的规律与本质,在对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阐述中找寻理论依据,进一步在这两者结合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突破传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治思维模式,提出社会管理的国家0土t会一个人的网络模式以及构建路径:规范国家干预的界限;培育公民带会;尊重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较大的调整。我们应当构建一个“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并从塑造强势文化、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社会民间组织、建设法治社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阐释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社会与国家之间的悄然分离,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同时展望了国家与社会的理想模式,即“强国家一强社会”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政府、市场、社会是人类展开公共生活的三种机制。伴随着我国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的领域的出现。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在于重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追求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频频发生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解读和研究这些矛盾发生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提高对其本质性认识。我国的转型主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向和谐社会建设转变,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我国的国家与公民个人处在不同的关系模式中,三种模式分别是“控制——服从”“缺位——权利”“服务——共享”,由于国家与公民个人二者的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矛盾较少,而在市场经济时期矛盾频发,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又将步入一个矛盾逐渐减少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创新社会管理”做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对社会活动所进行的管理。经济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政府对此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也在动态变化中,创新社会管理也成为政府管理的重大课题。明确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和把握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选择,是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动态发展变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北京等地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出现的新事物,它在组织的建立、结构、运作等方面都体现出较明显的法团主义特征。在法团主义路径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将成为破解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挖掘其社会管理和服务潜能,进而促成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重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也需要解决好垄断、行政化等问题,提高自身能力和公信力,真正扮演好以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国家管制范围缩小和社会力量增强,逐步向“强国家-强社会”的方向发展。针对这样一个变化,我国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模式用来解释和指导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主要有新权威主义说、市民社会说、法团主义说和分类管理说等,这些理论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通过比较和梳理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摘要:国家善治理念推动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政府行政向有效、有限、分权、透明政府转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框架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维系良好的秩序生态。国家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审计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用新思路、新视角、新办法创造性地参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审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面对的终级话题之一。千百年来人们所进行的政治活动,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国家与社会间的权力关系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演变的探讨,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人口结构和素质问题已经成为未来我国主要人口矛盾。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四大转型。为此,应当推进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由数量控制向数量控制、素质提高和结构调整并重转型。然而,人们对人口形势发展变化的认识和观念、现有的人口调控和管理体制,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延迟性和缺乏弹性等已经构成转型的巨大障碍。笔者提出,应当以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全面推进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杜涛 《社会主义论坛》2013,(5):50-50,53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使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起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关键要切实做到“七个统筹”。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为突破口,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通过走群众路线、平等商讨、做好服务的办法,强化公共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管理中的具体化,它有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基础。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是建立市民和村民是社会管理最重要主体的体制和机制,并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有效的控权;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化原则、社会化原则、科学化原则和长效化原则;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协同性关系有: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协同性关系,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性关系.行政、经济、教育、法律等社会管理手段协同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系统性的风险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胡锦涛“2·19”讲话,表明我党在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上逐步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种执政党式的社会管理理念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我党根据经济转型发展给社会建设带来的新情况,在管理主体、维稳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格局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性的思维,对指导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的内涵就是,通过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风险来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管理的外延包括,管理社会行为、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风险。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家,社会管理方式、内容、主体不尽相同。从家庭和社区管理,到国家,再到全球社会治理,基本反映了社会管理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研判乡村社会发展,可以将乡村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国家与乡村社会断裂情境中乡村社会自在自为的存在状态;国家统制乡村社会后乡村社会被国家全面消解甚至走向衰败;国家管理乡村社会背景下乡村社会走向自觉和自治。当然,现实存在远比这种简化的纵向概括更混杂,熟人社会或者正在蜕变的熟人社会依然是目前中国乡村社会的一般形态。然而,市场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正浸染着本色的乡土社会。为此,基于“陌生人”基础上的现代公共关系的塑造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保障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运用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透过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通过组织结构、人员组成等方式"镶嵌"在社会中,这种"镶嵌"发挥着"统帅"社会的功能。政府"型塑"着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社会组织也从更多方面参与到了社会管理当中,通过将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原有的和新生的组织要素进行重构,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重建和组织的扩张。  相似文献   

18.
走向整体性与回应性兼具的社会,避免社会管理的“碎片化”与“滞后性”是现阶段政府社会管理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大难题。政府社会管理的困境在于传统行政伦理价值无法涵盖现实的诉求,社会行动中又表现出非协同性,致使社会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与整体满足。化解现阶段的困境就要重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有效整合与合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即通过重塑行政伦理、整体思考、重视“整体人”、整合行动四个维度设计研究对策,进而构建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整体性与回应性可行能力的进路。  相似文献   

19.
乡土社会中法律的地方特色已为众多学者所提及,以乡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私了”现象为解读文本具有实践价值。以国家——社会作为叙事平台,需要对“私了”的概念从实质上进行重新厘定;从哲学上的优先逻辑理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冲及传统文化中的“厌颂”观念进行理性考量,可以显见“私了”在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文化基础。对“私了”现象进行国家法改良的可行性路径包括:形而上的观念的转变;形而下的司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推动了经济市场化、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多元化进程,促使转型国家从全能主义治理模式迈向国家—市场—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中东欧、俄罗斯和中国三条典型的治理模式重构路径。只有那些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约束,采取适宜的制度安排,并有效协调国家、市场及社会关系的转型国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竞争优势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