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英侠 《福建乡土》2015,(3):173+178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就小学生而言,如果对数学这门功课感兴趣,就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们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等现状,首先应从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在二十几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越来越感到,教师只要有意识地使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通过讲故事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  相似文献   

3.
何琪 《当代广西》2007,(13):51-51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主张的“乐之者”其实就是一种快乐学习法,即学习源自兴趣,而兴趣源自快乐。北宋教育家程颐进一步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思想。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必见意趣,否则索然寡味,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教育的目的便不可能达到。我认为“乐学”这一理念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乐学也要让老师乐教,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调动他所有的脑细胞,满怀兴趣地去学习,去专研,并会唤起他废寝忘食的劲头,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反之,一个学生若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那么它就会被动地接受这一学科的学习,这样就很难想象他会在这门学科中有所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观点学习数学更为突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美,让学习数学成为自身的发展需要。一、变"灌输式"为"互动式"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业。其教学环节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  相似文献   

6.
前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还不同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它是更加基础的教学,而且承担着建立语文形象,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作用。而且其面对的群体还是一群刚刚正式进入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习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下面我们将要探讨的重要教学策略。一、进行角色扮演,让课堂"动"起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故事或者小短文,他们用简练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并要积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交心,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我国古代教g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g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城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考虑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觉得本举科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必要。可通过开展趣味教学,给严肃而沉司的课堂增添点趣味,创设点乐趣,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乐教引发乐学,必然促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我认为中学政治课的趣味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讲好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说,希望学生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令人高兴。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爱学才会增知,增知才会长智。在法律常识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抓住一个“趣”字,做到趣讲、趣学、趣练。现仅就“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内容谈一谈趣味教学。 一、运用漫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与关键。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政治课教学中也应强化学生的体验。一、体验始于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激发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才能充分激  相似文献   

1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欲,有想要、希望之义。这句话把给予学生想要、希望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至高手法的比较性判断,已让许多教师和学生有着切身的感受与认同。一个人有兴趣去做一件事,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大的冲动和持久的坚持力,所做的事也易于取得理想的效果。1.感悟"德西效应",调动学生在自主追求的动机中学习政治课。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口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就是老师单纯的教学,而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显出不足,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存在的问题:1、未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多个体差异很大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一个模子。而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技术:侦查教学的好帮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学习之母。”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使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兴趣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要靠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有意地激发,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双向媒体,它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石英  刘妮娜 《青年论坛》2002,(4):109-109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教学时激发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5.
"学案"是相对于"教案"的一个概念。与"教案"主要服务于教师不同,"学案"的主体是学生,即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之亲身参与,这样可以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近年来,学案已被普遍使用,成为教学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它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在整个课堂中起点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主学习成为教学的主题 ,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和发挥教学技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达到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并由此牵引出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其能够自主地、独立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一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本人作了以下尝试。一、妙用字典和词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因字或词的读音或意思向老师“请教”时,通常情况下,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即可(老师在很大程度上会被认同为“好老师”)。当这样的教和学的方式被认可和采用,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高效课堂之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是思品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打造高效课堂的尝试,收到了显著成效。一、课前预习——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活动,它的涉及面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和研究,需要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除了老师教给知识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重要。在教学改革不断变化的今天,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以不断变换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才有可能吸引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学习语文,才有可能确立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