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思维的萌芽。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遇事喜欢质疑,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保护幼儿这可贵质疑习惯。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质疑能力呢?在园本课程"快乐种植"的实施过程中,我探索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策略。一、营造氛围,创设幼儿质疑的环境质疑氛围的构建就创设出一个让幼儿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环境。种植活动中,我力求为幼儿营造使其敢于质疑的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求新立异。具体到种植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线绳类游戏就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将线绳变成千万种不同造型、不同玩法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提供的学具进行想象创造、操作摆弄,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由抽象感受到具体感知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绳类游戏的开展,探索一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幼儿常常通过游戏途径来模仿成人活动、感知周围事物。因此,通过扮演游戏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角色游戏,就成了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成为各地幼儿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居于担心游戏活动的安全和怕角色之"乱",故而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往往给幼儿以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如不论大、中、小班幼儿,教师总是把角色游戏主题事先确定好,并形成固定场地模式,让幼儿在规定  相似文献   

4.
一、多媒体课件在小班教学应用中的主要优势(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幼儿积极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球类游戏是我园特色,我们正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只有重视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6.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轻重的作用。《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贯彻学习《纲要》精神,我再次对班级如何开展区域活动作了调整与改变,带着如何创设主题活动相应的需要?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如何让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对一些问题再次开展了探索与实践。一、细心观察,创设区域游戏(一)从孩子生活中来开学两个星期了,班里的孩子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桌面游戏,把塑料插片做成很多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幼儿常常通过游戏途径来模仿成人活动、感知周围事物。因此,通过扮演游戏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角色游戏,就成了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成为各地幼儿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居于担心游戏活动的安全和怕角色之"乱",故而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往往给幼儿以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如不论大、中、小班幼儿,教师总是把角色游戏主题事先确定好,并形成固定场地模式,  相似文献   

8.
"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是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余,却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那么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呢?策略一:洞察学生"表面",培养孩子质疑"表面中"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留于表面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地创设合理的情景,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现状宏路镇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案例一:区域活动中,滢滢、魏俊杰、王益恺等几个孩子一来到语言区,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图书看了起来。它们快速地翻看图书,一本图书一会儿就翻看完了。我问他们,书里讲了什么?他们笑了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案例二:期末家访时,问到怎么给孩子做早期阅读时,滢滢妈妈说:"我们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也不懂得给孩子做什么早期阅读"。  相似文献   

10.
我是带小班多年的老师,幼儿从家庭亲人的陪伴照顾中,初次来到幼儿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要与素不相识的老师接触、交往,与陌生的同伴吃、喝、拉、撒、睡生活在一起。那么,作为接纳这些孩子的老师们,就要把关爱儿童,赋予亲情的教育放在首位。2004年新学期开始,我在往年带班的基础上,组织了“亲亲宝贝”的活动。目的,就是让每个宝宝,都能在老师给予的亲情传递交流中,更快、更好地得到情感的培养和认可,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我除在晨间来园时给以热情的接待以外,还利用早饭后的时间,以各种游戏的形式和口吻与孩子亲昵。如:亲亲小脑门…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伙伴。在此过程中,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一、创设灵活的活动区域如果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那么活动区域游戏的载体。角色游戏是孩子自发的游戏,然而也并不是独立的自发,幼儿很容易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发,也许是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个情节等等。1.小标志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李健轩 《新东方》2006,(11):17-19
幼儿园应该是游乐天堂,但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学识字、学拼音、学算术,这样的景象,你可能并不少见。最初是许多私立幼儿园有这样的现象,然而现在许多公立幼儿园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幼儿园正扮演着小学的角色,让童心未泯的孩子,接受着小学教学内容的教育。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突出。所谓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一些幼儿园为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其…  相似文献   

13.
一、多方准备推动选择在选择区域活动前,需要让孩子了解,要让孩子喜爱,介绍是不可少的程序。幼儿对区域内容各有偏爱,在介绍各区域时,我们老师往往会站于各区域中间,眼神环视孩子,手指指向各个区域,以饱满的语言,有时以导游身份娓娓道来,有时像推销员一样激情澎拜,让孩子知道有哪些区域、清楚各区域位置,帮助孩子思考。教师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激发幼儿兴趣,推动幼儿去"选择"。有"规则"才有"自由",当孩子行为与规则相符时,在游戏中才会享受更大自由。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建立自己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一、角色化实践活动源于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即优势智能;智力是一种潜能,人的发展就是对内在潜能的不断开发、挖掘的过程,教育促进人的潜能发展,人的智能处在不断发展中,儿童尤其如此。近几年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正逐步转变,力图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但实际为幼儿提供的可亲身实践的机会还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角色化实践活动就是根据《纲要》精神,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从每个幼儿的智能特点出发,在幼儿园或社区场景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互动过程,是指人们通过有意义的符号与通道,表达与理解某种事实、观点、态度或情感,输出与接收某种信息的活动。传播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类以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存在方式,根据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可以界定人的本质。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而主体性特征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人类的理性思维,这是保证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基本条件。既然是思维,就一定会有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一定会通过、表达、传播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一半是…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学习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教,怎样教的问题。我所倡导的"引导探究、自主发现"的课堂教学以突出"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实践教育思想在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意义。马克思倡导辩证把握社会实践的教育功效,实践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个体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又要关注实践思维在实现人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毛泽东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教育思想,指导中央苏区的革命教育,广泛开展群众社会教育活动,苏区形成了"全民皆师、全民皆生"的社会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贯彻落实国家《新纲要》的实践过程中,南西幼儿园以追求适应本园幼儿、教师发展的需要及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教育宗旨,以二期课改为契机,有目的地开发实践并形成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风格和园本教育特色的课程。老师们围绕“三园、三情”的办园目标,致力于培养“健康、文明、会玩、有爱心”的孩子,致力于建设一所亲情与开放交融的家园互动的幼儿游戏学校,使幼儿园的孩子生活得健康、快乐、聪慧、自信、有灵气。  相似文献   

19.
回顾和总结铁路五次大提速的实践和经验,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全路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思维方式--铁路"提速思维"。所谓铁路"提速思维",是指在铁路大提速过程中形成并运用的、贯穿大提速全过程的一系列思维方法的总和。"提速思维"是一种战略思维、宏观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理性思维,它由若干种具体的思维方法所组成。 一是"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 毛泽东同志指  相似文献   

20.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一个智障儿童的教育,关于他的教育个案很有意义,现录如下:第一天:这个叫健健的孩子,入园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他了。发现这个幼儿的长相和别的幼儿不一样,他的五官比例有点不对称,眼睛不一样,嘴巴有点上扬;其二他没有自控能力,不能管住自己;其三是不能和同龄的幼儿正常交谈,只能说一些单音节词,比如叫老师只能说:"孙孙…戴戴…"。在行为上面也是冲来冲去不管别的幼儿。健健给我的印象还有点"恐怖"。第二天:一早来到幼儿园,我正在带小朋友做游戏,看见健健也早早来到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