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一位领导给学生做传统报告,谈兴正高时,台下学生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刚才把摄影的“摄”念错了,此字念She(射),不念nie(捏)。那位领导看后一怔。报告结束时,他打开纸条说:“刚才我讲话时,把‘摄’字念错了,有位同学给我写了张纸条,指出了这一过错,事情虽小,但我非常感谢他,这个字我念了几十年,可没人给我指出过错误,这位同学是我的‘一字师’!”话音刚落,激起满场掌声。  相似文献   

2.
<正>花白头发,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少了些刚毅、多了些岁月浸润的宽厚和慈祥,一身白衣传达给人从容和淡定。记者见到张兴昌时,他刚从楼下打完太极拳回来。家书的选题让张兴昌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我与教育结缘40多年,一辈子与学生打交道。读书、教书、写书、写信,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这是一种享受、一种福分。《留给孩子》《半堂课》是我人生的结晶。"留有一份遗憾前往银川前,记者和张兴昌的二儿子张克峰通了电话。问起父亲的近况,他说:"我父亲啊,还在写。退休后,他一如既往地写:给盐池县写地方志、给银川  相似文献   

3.
朱东润先生一直相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住院之前,仍顽强勤奋,笔耕不辍. 1987年的一天,我到他家,见楼梯旁贴有一张小纸头,大意是:请来访者不要请他写字.我想,早就应该有这么一个告示了:他正忙于修改回忆录<八十年>,而向他索求墨迹的人太多,招架不了.说到这告示,他问:"我给你写过字吧?"我回答,写过一幅.随后就很放肆地加上一句实话:"只可惜那幅没反映您的书法艺术成就."并无求他再写一幅的意思,只是随便说说.不料,他竟说,等天气好时,我给你再写一幅.如此另眼看待,很出乎我意外.  相似文献   

4.
近读科学家传记,看到一个关于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青年高斯在求学时,每天下午都会从老师那里领到几道作业题,作完后第二天交给老师批改。由于高斯数学才华出众,题虽然有难度,但他都能想出办法解决,每次完成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晚上10点。有一天,因为老师有事,高斯就自己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拿走了作业。晚上做题时,却有一张写在小纸条上的题怎么也做不出来。"看来老师是想难我一下。我决不能被它难住,今天晚上不睡觉也要把它做出来。"高斯面对难题痛下决心。  相似文献   

5.
永葆青春     
一位青年要我写一张条幅,指定了要写“永葆青春”四字。我写了,但在落款处的前面加上三个字:“不容易”。寄给他后他是否高兴,不得而知,但我说的是实话。人在各个年龄段的思想、情操、处世态度都会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上了年纪,世故经得多了,会消磨掉年轻时的锐气。曹操诗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有千里之志,但不事腾驱,仍只伏枥,  相似文献   

6.
对号莫入座     
我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杂文,没想到居然有人对号入座。有位朋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我们单位张××。”还有的同事对我说:“你那篇杂文写的就是我们单位李××。”有位诤友打电话提醒我:“你要当心,我们单位×××看了你写的那篇杂文很恼火,说你写的是他,侵犯他的名誉权,准备找你打官司!”我真感到莫名其妙,哭笑不得,一篇文章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对号入座呢?再一想,这也许是智极生蠢,心中有鬼的人是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这也不奇怪。一个座位,让谁坐呢?这倒把我难住了。当初我写那篇文章并未想到这些,这是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杂文这东西,有人爱,有人怕,也有人恨;杂文作者也如此。杂文被人公认是匕首、投枪、银针,就必然要刺  相似文献   

7.
在粤西农垦一水泥厂调查时,我们看到很多职工的家中都贴着一张《爱厂职工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 经职工评议,厂批准,授予××同志为一九八四年“爱厂职工”荣誉称号,特发此证。望继续发扬主人翁精神,珍惜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更优异成绩。陪同我们的厂工会同志指着墙上的奖状对我们说:“可别小看这张奖状的作用,许多职工领到它时,比领到奖金还高兴呢!”有的职工为了把这张奖状珍藏好,还特意买了镜框装起来,有的人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亲属和友人。供销科的一个同志因出差被漏评了,他回厂后,立即找到厂领导问明原因。他对领导说:“为啥把我忘了,我上了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8)
正题记:徐,安行也。《庄子·天道》:不徐不疾。——《说文·二篇下》国民革命军中士、人民解放军中尉、中学教师—徐天成这是我第二次写他。2009年,我第一次写他时,他84岁。今年,2017年,七七事变80周年,我又有了写他的冲动,可他已不在人世。1978年,我由一个县城工厂调入这个城市第一中学教书时,由于"理化不分家"的缘故,我所在的物理教研组和化学教研组挨门相依。彼教研组的组长就是徐天成。他,50来岁,挺直的身板,矫健的步履,剃着标准的"板寸"。他能在单双杠上做出我们只在小  相似文献   

9.
<正>在滦平县农行家属院传达室门口,墙上挂着一个白铁皮箱子,上面写着"张伶九信箱"。84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这是我自己做的。我书信来往多,在这挂个信箱,收发方便。"一辈子勤思考、爱学习,张伶九如今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流畅。谈到家书故事,他吟起当初作的一首诗:"寻常家书诗史篇,呕心珍藏几十年,梳理割爱献国家,复制育后家风传。"343封家信2005年,张伶九从北京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得知张丁等人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文汇报》声称,某报刊出的禹作敏的照片是"'两会'期间唯一的一张禹作敏照片".可是,我认为至少有两张.根据是:我就给他拍过一张.在投票后,开票前,委员休息时,我和刘吉委员闲谈,忽见禹作敏出现在不远外.我急忙跑过去"咔嚓"了一下.因为是在休息室,我怕两会的背景出不来,有意把坐在他旁边似乎并不认识禹的委员也摄入镜头.拍完以后,刘吉说:"你应当付他肖像费."我说"这张照片的题目是:禹作敏在政协的最后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6,(1)
正平淡的日子过去也就过去了,但红火的岁月经久不忘、历久弥新,一旦被人提及,依然会激动。去年,我到沈阳铁路地区办事处造方一位昔日领导,办公室里只有另一人,此人恰巧认得我,并马上说到他还保存了登载我作品的一张报纸。他一边说起我那篇品《渔船神曲》一边去翻找那张报纸,我大吃一惊,且不说眼前这张泛黄了的报纸,单说阔别多年还能如此迅速地把我早年的作品拿出来,足以使我感动了。这篇报告文学,当年发表后我并未看到,也没有特意去找,没想到15年后才与报纸见面。我忙说:"原件你还留着,复印一份我带走。"他摊开报纸,复印了两张A4纸交给了我。  相似文献   

12.
一点比较     
王涵 《瞭望》1984,(10)
近代德国作家卡尔·艾特林格写过一个题为《利他主义》的独幕剧,写的是巴黎塞纳河畔,一个走投无路的乞丐,投河自杀了。于是,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一大群人,各人发表着各种见解: 一个美国资本家大声的说:我要赌二十块金元,他一定会淹死的。谁跟我打赌?二十金元。一个为妓女边画素描边调情的画家说,一个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是一个英雄。一个为同胞牺牲的人是一个傻瓜。另一个青年一面发表“看着—个同胞淹死,却没有一个人跳下去救他”的感慨,一面又表示:“我正陪着一位小姐——这样做(按:指下去救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顶迷彩帽上镶嵌着一枚五角星,一件采访衫背后写着一行猩红字:雷锋摄影团。肩上挂着照相机和小型摄像机。从9年前他退休到现在,这副"标准行头"就一直陪伴着他。熟悉他的人见到这身"行头"都会热情打招呼:"老孟,今天又去哪儿摄像啊?"他叫孟庆章,今年69岁,从"中国石油"退休后,他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修春 《侨园》2012,(11):56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都有一些"自讨苦吃"的作家,他们这些反常的行为背后却蕴藏着其良苦的用心,很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在短篇小说上很有建树,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一次,他在构思一部作品时,有一个细节要细腻地描写人被踢以后的感觉,可他没有这方面的切身体验,怎么也写不出来,于是他决定感受一下。他来到街上,东张西望打量过往行人,希望有什么人能踢他一下。他思来想去,认为找乞丐最合适。就在这时,有个衣裳褴褛的要饭人朝他走来。他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去,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乞丐听说要他踢人,十分惊讶,说什么也不肯。莫泊桑见他踌躇,以为他舍不得花力气,就慷慨地说:"我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贺卡     
《民主》2016,(3)
正我轻轻地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是一打贺卡,五颜六色,图案各异,是我收藏的宝贝之一。看着这些,一下就回到了20年前的少年时代。那时的自己还是一个小女孩儿,每年的年初岁尾,辞旧迎新,我总在街上的大小商店里、邮局里跑进跑出,选购一些我喜爱的贺年卡。然后再一张一张写上祝词,一张一  相似文献   

16.
郑州一条街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八日。北京火车站。一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蓬头垢面,衣着不整,他两眼布满血丝,神情忧伤而绝望。这是一名走头无路的人。 两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他饥肠辘辘,搜索着周围能够吃的东西。突然,街旁报栏里一篇“挽救失足青年”的文章吸引了他。他连读了五遍,从地上拣起一片破纸,匆匆记下“郑州——二里岗——邵玉华”八个字,躲过一道道检查岗,扒上了南下郑州的火车。 我们暂且放下这位青年不谈,先按照这张纸条,  相似文献   

17.
怀旧 《侨园》2012,(1):58
世界上的"李鬼"真多,不仅李逵遇到过,高尔基也遇到过.但高尔基处理"李鬼"的方式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启示.有一年高尔基出访意大利,在一座小城里看到一张海报,上写:"今天剧院将上演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话剧《敌人》,演出后高尔基将亲自登台与观众见面."高尔基很吃惊,因为没人知道他已来到这座城市,于是,他去了剧院想看看究竟.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4日,是我们的父亲叶至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1986年,父亲写了《编辑工作的回忆》,文中说:"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编辑家。如果从中学时代编油印刊物算起,他连头带尾,一共做了73年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9.
蔡福  蔡成  王光福 《慈善》2020,(2):61-61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全国人民抗震教灾,捐献爱心的感人场面也一个接一个。我就经历过这么一个场面:在等待捐款的长队里,有一对母女站在我的前面。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背唐诗。每背完了一首诗,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大拇指一伸,小女孩又接着背。简陋的捐款台前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个用纸包裹好的募捐箱,纸上写着:"向汶川地震中的学子献爱心"。  相似文献   

20.
马明晖 《党政论坛》2012,(10):14-14
一次,苏东坡的朋友张鹗拿着一张宣纸来求他写一幅字,而且希望他写一点儿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说:"我得到了一个养生长寿古方,药只有四味,今天就赠给你吧。"于是,苏东坡的狼毫挥洒起来,在纸上写道:"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这哪里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