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2.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3.
薛鑫良 《民主》2004,(2):44-44
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最近讲了一段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的大实话。他说:干部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更新“官”念,坚持“两手抓”。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往往能够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实践证明,凡是“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就难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难以有权威,难以发展。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一面为人民谋利益的旗帜”。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享”,老百姓也不会让干部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难官当”,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也一定会支持我们,共同克服困难(引自200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他还说过:“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引自2001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4.
明星啊,明星     
我很生自己的气:为什么我不是明星?!明星可以板戏.可以作主持人.演戏iN够了.做主持人做够了.还可以出书时!念几天书无所谓.只有事儿就行。不会写别的.还不会写自传吗?通常是记者少明星.这回是明星自己炒自己.就更有戏了。有戏就有观众,有戏就有读者。可写的东凸很、也不必样样都写·只选几个有嚼头的。当\要写男人了。这世界不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么y男人未入是丈夫.写一本书只被丈夫是报没味的.谁没有文天?要写就写情人.这才有“戏”。有情人也有苦恼。普通人苦恼是自己的。我是明星呀.我得把苦恼告诉大家。我虽然和某个…  相似文献   

5.
一个乡镇有多少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如果有人出题考我,凭我过去在乡下工作的经验,顶多说是十来个。然而我是大大的错了。前不久去农村采访,先是听农民说现在乡镇一级副职以上的领导是如何如何多,以为听错了,实际一考察,使我大吃一惊:一般的是二十多个,个别的镇竟多达三十多位。 官员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大,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这几乎已成为一种公害。“精兵简政”、“能上能下”讲了多年,但在有的地方,“兵”越来越少,“官”却越来越多。现在有些地方精简机构,撤乡并镇,这本是件好事,农民们指望在并镇中也能并掉一些官,…  相似文献   

6.
八年前,我丢下某大型企业办公室副主任之职,自荐到江南航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当时,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疯,“有职有叔的官不当,为何要去干什么政工?”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不傻也不疯,人各有志,我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前不久,我单位改革用人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我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了政工。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文革期间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20多年来,我先后当过食堂炊事员、生产一线工人、保管员,后来提了干, 又担任过厂子弟学校副校长、企管办副主任、厂办副主任等职务…  相似文献   

7.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8.
柳枢 《党政论坛》2014,(22):53-53
来丹麦旅游,在哥本哈根一下飞机,接我的朋友就说要请我吃一顿丹麦大餐。但在酒店住下后,朋友却把我带到了酒店的健身房,然后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完全靠自己了。”我不理解,我吃什么和健身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两个“首先做到”,说出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使各级领导看到了自己的责任。领导就是表率,领导就是航标。只要各级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那么无论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就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转变。 但“说到”易,“做到”难,尤其是要“首先做到”,就更是难上加难。 一是难在自己。一些人当了官,立马就觉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我放弃某企业办公室副主任之职,自荐到061基地党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当时,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疯,“有职有权的官不当,去干什么政工。”其实我心里明白,我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党政论坛》2009,(19):64-64
近日,杭州市市长蔡奇向媒体说了两句振聋发聩的话:“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还有权参与决策;我要直接面对面地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而我们现在听到的太多是层层传上来的过滤掉的声音。”两句话,句句说到点子上,句句代表老百姓心声。  相似文献   

12.
杨家学 《团结》2011,(2):11+16-11,16
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这样问他: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人民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是:“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即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相似文献   

13.
官员有清官、贪官、勤官、庸官、能官、强官之分。贪官不好,老百姓恨,庸官也不好,老百姓怨,这几乎是没有疑问的。然而,清官、勤官、能官是不是就一定好,一定为人民所乐于接受,为人民所欢迎的呢?这也不一定,需要具体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 为官要有一个“怕”字,它实 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越是仕途顺利踌躇满志,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节;越是权高位重条件优越,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官有所畏”是一种勤政意识。法律上有渎职罪,就是当官不尽职尽责,造成严重损失,就会受到法律追究,弄不好连吃饭的“行头”也保不住。明白了这一点就得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对得起党和人民,是否正确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得时刻反省自己,是否能够知错即改,及时洗刷身上的污点,这实际上是一种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内在动力和自我鞭策。“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5.
“十年政工一场空。”’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对这一句话极为敏感。多少次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有过苦恼,有过访惶,苦辣酸甜成,尽在不言中,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奋斗中的欢乐,耕耘后的收获。自信十年政工我不空。五年的车间工会工作使我受益匪浅。我把思想定位在“做职工之友,为职工服务”上,暗暗告诫自己:工会主席不是官,是公仆。作为职工选举的“代言人”,你的屁股一定要与职工坐在一条板凳上,一定要有群众观点。工作中,我注意正确处理“双维护”关系.尽心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有一年公司为职工送温暖,决定为职工过生日。…  相似文献   

16.
小议“朝里有人难做官”李恒敬友人于日前告诉我:某人欲通过关系到宁夏为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知其人私心重、又无什么本事,便委婉地劝止了。后来,他又到山东找老同学要官,结果仍未如愿。于是,他深有感触他说:“朝里有人难做官喽!”我们从求官者的感...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说,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此言可谓精辟独到,发人深思。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样子”不怎么的,“官架子”倒不小。他们在走上了领导岗位后,往往就把自己看得很高,自认为做官就是高人一等,满足于坐在办公室或会议室里发号施令,不愿深入基层察民情、问民意,信奉“做官就要有官样儿”,习惯于摆官架、打官腔、耍官威,对下属颐指气使、独断专行,对群众盛气凌人、冷若冰霜。  相似文献   

18.
两年以前,我家迁居长宁区, 成为周家桥街道社区居民不 久,虹桥新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王慧芬同志就来到我家,动员我参加社区“读书格言”征文活动,希望我写格言应征。尽管我并不懂得格言的格律,也从未写过格言,但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居民,应该在居委会领导下,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于是就学着写了“书中自有奶和蜜,滋养心灵,补益人生不可缺”这样一条并不合格的格言。为了参加社区的格言征文活动,我找来有关书籍阅读,看到格言如“满招损,谦受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言简意赅、富有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往往能…  相似文献   

19.
如今“官”字在群众的眼里变得不可亲近了,形象也不那么好了。“他们当官的捞足了,养肥了,真正为群众着想的能有几个”?当然,这不能责怪群众,是干部队伍中某些人吃、拿、卡、索、占等以权谋私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难怪群众对“官”员们另眼相看。其实,据《汉书》记载,“五帝宫天下”时的官,是掌秤的。“机者,钵、两、斤、钩、石屯,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秤看准星,。X儿要公平。所谓“官犹公屯”:官府叫“公门”,官车叫“公车”,法庭叫“公堂”,衙投叫“公差”,还有“公务”、“公文”等等。不知什么时候起,“官…  相似文献   

20.
陈琪 《党政论坛》2013,(17):62-62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提及,“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让我想起一个《风中的木桶》故事,触及心底、发人深省。一位小男孩在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木桶,每天他都将木桶拭净摆齐。,可令他委屈无奈的是,风常会把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告诉小男孩:“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