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特征是托古改制思维反复运用.中国历史上从先泰时期的孔孟、韩非到汉代的王莽、宋代的王安石,直到近代的康有为,都难免托古改制思维的束缚.托古改制思维反映了改革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矛盾,同时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守旧性与改革所需的思维的创造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强调指出九十年代的根本任务是要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必须重视变革思维方式.变革思维方式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到一个思维方式问题.思维方式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体把握客体的特定方式,是相对稳定、定型化的思维结构和程序.思维方式是由知识、观念、情感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思维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结构,它的状况和完善化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功能的大小.思维方式不同,认识事物的方法、角度、内容、层次、水平以及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确立和最终效果就不同,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和新角度分析观察事物,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趋势,提高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开辟新领域、新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加速自身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思维诸要素的优化,更好地发挥整体最佳效应.相反,落后的思维方式老是一种模式、一个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思维呆板疆化,认识总是落后于形势,工作平平庸庸,面对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难以理出头绪,分清是非,势必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3.
1、对比法 对比法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获得对事物特征和本质认识的一种方法.其原则是:第一,对比的内容丰富、充实,着眼于总体.第二,对比的角度要一致,标准统一,即对比的事物要具有可比性,按照同一标准,避免思维上的混乱.第三,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差异,获得对事物全面的认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通过历史教学引导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某些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立见解的能力.本文对历史创造性思维与历史教学的关系,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历史创造性思维教学对师生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的辩证思维有四个方面重要内涵:坚持问题导向,将抓住突出问题或关键问题作为辩证思维起点;分析和研究问题或矛盾,正确处理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各种对立统一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把辩证思维与坚持系统观念相结合。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的辩证思维,必须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磨炼自己的辩证思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关亮亮 《各界》2009,18(10)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在新闻采写中,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新闻工作者应该正确运用求异思维,准确把握新闻采写中的求异角度,而决不能以牺牲道德为代价.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呼唤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实现创造的必然选择。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它具有自己的独特品质和不同于传统思维的根本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要注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要注意旧思维方式的弱化。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在左脑思维的基础上,强调右脑思维的重要性,从而把全脑意识应用于认识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彦杰 《各界》2009,18(11)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社科情报工作者的超前思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依赖于信息、情报。人们对于情报的需求不仅有数量上的索取,更有质量上的追求;不仅需要已有的情报,而且要求提供预测性情报。而预测性情报的产生渠道之一则是情报工作者的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是指从现实出发,对事物未来的状况、过程、结果等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获得某种预见性的认识,并以此把握和推动事物的发展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社科情报工作者的超前思维,是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社科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加工、分析、整理,同时注意观  相似文献   

11.
朱倩 《学理论》2011,(23):209-210
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其中动机是创造者对产生创造性思维目标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动因;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情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意志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性格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方法,是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数学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急于求成,盲目求纯",这八个字是十三大报告中对我国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左倾错误的集中概括."急于求成",则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盲目求纯"同样违背了客观辩证法,陷入了空想论.思维与客观存在相一致,思维与客观辩证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要求.而"盲目求纯"则背离了这个根本要求.本文试从辩证思维的角度,谈谈"盲目求纯"的失足之处. 首先,"盲目求纯"抹煞了现实事物和过程所固有的辩证本性. 从哲学上来说,"纯"涉及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质使一事物和他事物区别开来.社会主义无疑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我国从五十年代后期生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教研室唐渊:从哲学角度上讲,创新的实质,是创新主体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以及由此调动的外部事物的运动,引起有关事物要素的重构,使之产生某种有价值的新质的事物。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除了上述共性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本质内涵,它既包括理论创新,又包括实践创新,需要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扬弃原有的内容、方式,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推出新思想、新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优势,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唐荣 《学理论》2013,(8):53-54
创造性认知研究中假设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能力,它们是普通人认知思维活动过程的一部分。创造性行为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主要有:生成探索模型、顿悟、概念扩展、概念组合和创造性想象。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变革呈现出追求全样本、接纳混乱性、关注相关关系等特征。从哲学层面分析,全样本体现的是开放系统的理念,肯定了事物作为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强调了事物自身演化发展的可能性。混乱性与大数据相伴生,接受混乱性是挖掘数据中隐含的潜在价值、对事物的演化发展做出精确预测的基本途径。相关关系是大数据时代统计因果关系的体现,这是由全样本系统、混乱性数据自身的非定域性及其与数据采集、分析过程的不可分离性所决定的,是在技术层面据以预测事物演化发展的前提。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变革的哲学意蕴还体现在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化、人生态度的转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原则与方法孙清梅,王科欣领导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发挥领导者智能优势,开发领导者脑力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作为领导者掌握这一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开创领导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领导者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陈殿林的“中国共产党‘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及其意义”一文指出, “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既是认识世界,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把握事物的科学方法,又是改造世界, 从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中处理问题的思想武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就是主体为了促成事物向积极方面转化努力发展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一致的方面,而保留或化解差异性方面的一种思维方法。纵观8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种思维方法闪现出熠熠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发达文明社会。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物质基础的持续改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员工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决定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做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而达到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与抽象。思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性思维或称再现性思维;另一类是创造性思维。一般性思维就是习惯性思维、常识性思维,这种思维一般不产生新的东西,只是按照过去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