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题背景 2003年8月22日,深圳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以27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当人体的器官已经现实地能够成为合同的标的进行捐献甚至移转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人体器官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的层面对人体器官捐献合理性与禁止器官买卖的必要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赵蔷 《法制与社会》2013,(19):293+298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在我国有了质的飞跃,对于人体器官类疾病的治愈率也逐步提高,其中器官捐献移植现已成为治愈器官疾病的最佳方式,未成年人在器官捐献移植中的法律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焦点,本文就未成年人器官捐献移植的法律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人体活体器官捐献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突显出以下问题:活体器官捐献人范围过窄且缺乏适当补偿机制、器官交叉移植合法性仍未得到法律明确认可以及人体活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主体不明等。基于活体器官捐献人自主意愿,为拓宽人体活体器官捐献渠道、保障受捐人生命健康权益,应当适度扩大活体器官捐献人范围,结合公平原则与道德风险防范理念,给予活体器官捐献人适当经济性或权益性补偿,同时明确赋予并合理设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对活体器官捐献的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5.
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不仅是实证法上,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自然法上以及伦理、道德和文化上的问题。然而,尽管许多问题远未解决,但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早已经是操作中的事情了。因为,生命的渴望、需求和救助乃是可以超越实证法并且居于自然法首要的根本原则,也是天下众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普遍法则。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有生命的人对无生命的人那种不言自明的绝对支配力量。在我国,由于目前仍然缺少有关的国家立法,加上传统文化对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内心排斥,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更是一个困扰非常,行之艰难的问题。事实上,如何规范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究竟有哪些不可逾越的限制,具体如何来操作,这不仅是法律技术上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能够直接反映特定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文明发展水平以及法治程度的观念和制度问题。此处文章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放眼于世界各国,对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了概括与阐释,较为清楚和全面地反映了此中所涉的文化、伦理和制度定位。窃以为于当今我国有关立法之制定及已然操作之的实践个案均有启发借鉴之意义。因以荐之。  相似文献   

6.
解读一:关于自愿捐献原则的规定条例规定:公民有权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应当以书面形式表示。公民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意愿的,有权随时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我国而言,人体器官捐献立法重要而迫切。但是,目前法学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试图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概念、分类以及与器官捐献相关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李欣 《政府法制》2012,(16):30-30
近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要尽快建立人体器官捐献体系,那么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打通捐献渠道?又该如何保障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深圳市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彭宣祥在8年的捐献协调工作中,已经成功协调了数十例捐献者。但是目前像他这样,已经登记的专职协调员全国仅有91人。91名专职协调员加504名兼职协调员,  相似文献   

10.
张锋  任静远 《证据科学》2000,7(3):125-12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无偿捐献器官在一些国家已被视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怎样尊重死者的遗愿和家属愿望等.同时,在一些非洲国家 ,人体器官的国际交易已成为危害当地社会安全的重要犯罪.我国内地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健全,但在澳门却有一套严密而细致地规范人体器官和组织捐献及移植的法律制度.澳门回归后,这一法律制度由于不抵触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延伸到特别行政区有效,这一法律制度对内地的相关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澳门2/96/M号法律对器官捐献、摘取和移植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黄清华 《证据科学》2000,7(4):160-170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文章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器官捐赠合同问题、捐赠器官的法律形式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的设置与职能问题 ,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指出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 ,并遵循鼓励捐赠遗体器官、器官自愿无偿捐赠、禁止器官交易、无伤害和非优先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推广运用,活体器官紧缺已成为重要瓶颈问题之一。我国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已上升到行政法规层次,但关于器官供体来源的规定却过显保守和简单,有必要从确立脑死亡标准,构建器官捐献法律规制体系,扩大活体器官受体范围,细化活体器官供体主体资格,建立器官捐献鼓励与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考量、设计。  相似文献   

14.
澳门有关人体器官和组织捐献、摘取及移植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器官移植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医学 ,无偿捐献器官在一些国家已被视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如怎样尊重死者的遗愿和家属愿望等。同时 ,在一些非洲国家 ,人体器官的国际交易已成为危害当地社会安全的重要犯罪。我国内地这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健全 ,但在澳门却有一套严密而细致地规范人体器官和组织捐献及移植的法律制度。澳门回归后 ,这一法律制度由于不抵触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延伸到特别行政区有效 ,这一法律制度对内地的相关立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涉及的刑法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明祥 《中国法学》2001,(6):99-106
医生为移植而摘取活人的器官,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根本理由是有供者的承诺。任何人不能为移植而摘取无承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器官,也不能以紧急避险为由,强行摘取不同意捐献器官者的器官,否则,就有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医生为移植而摘取尸体器官,一般不构成盗窃、侮辱尸体罪,但如果无死者生前的承诺,也未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又无其他法定的特殊事由,则是非法行为,应受民事或行政处罚。器官移植诱发了买卖人体器官、非法摘取人体器官以及进行人体试验等新型犯罪。我国应尽快立法,增设这些新的罪名及其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16.
人体器官买卖与捐献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性质上,人体器官是一种“准物”。自然人对其身体器官的处分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自然人无权买卖人体器官,但却有权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  相似文献   

17.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之根本,属于基本人权之范畴。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人体器官移植应恪守尊重生命权的原则。因此,对人体器官捐献、摘取和器官捐献者生命状态的判定应遵循严格程序,器官摘取和移植中的相关法律责任要明确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之根本,属于基本人权之范畴。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人体器官移植应恪守尊重生命权的原则。因此,对人体器官捐献、摘取和器官捐献者生命状态的判定应遵循严格程序,器官摘取和移植中的相关法律责任要明确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性质上,人体器官是一种“准物”.自然人对其身体器官的处分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自然人无权买卖人体器官,但却有权捐献自己的身体器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对有推定同意权的“亲属”的限定范围过窄,阻却了第二、第三顺序亲属实施推定同意的权利;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未排除实施器官移植专家的参与,可能影响论证结果的客观性,且伦理审查时限不明;在违反《条例》的法律责任中,排除了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人体器官且其家属也未表示同意捐献尸体器官,而对其实施器官摘除的情形。缺失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明知器官来源不合法或实为买卖器官却加以利用并实施器官移植的法律责任。建议尽快根据《条例》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条例》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