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投资法制框架下的缔约国解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法学》2015,(6):163-172
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面临大变革的背景下,缔约国解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仲裁庭的解释相比,缔约国解释不仅能对投资条约的内容进行澄清,平衡仲裁庭的自由裁量权,还能保证投资条约的有效性与持续的可操作性,并有助于推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完善。从时间跨度上讲,缔约国解释可以贯穿条约谈判、签订、适用和完善等整个过程。不过国际投资法制除了涉及缔约国利益外,还攸关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缔约国解释的应用在时间和范围上要受到一定限制。即便如此,缔约国解释在国际投资法制框架下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藉由缔约国解释与仲裁庭解释之间的相互依存机制,不仅能够推动国际投资法制的变革,还能推动形成一个多边投资条约体制。  相似文献   

2.
一、法制经济与法治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入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前些时,法学界、法律界提出了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制经济”的命题.这是很有针对性,很需要强调的.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因为它不仅要求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与制度,而且还在于创设使这套法律与制度和谐运行、良性发展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仅要求有经济立法,还要有政治立法、社会(保障)立法;不仅要求以…  相似文献   

3.
条约一般经过一定的缔结程序即在国际上生效,对各缔约国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一个已经在国际上生效的条约,并不等于自动地在所有缔约国国内生效,还必须依赖于各缔约国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保证条约得到各缔约国国内法的接受而适用。由于各国法律文化传统和实际法律规范不同,使得国际条约在各国国内法的适用上纷繁复杂、不尽统一。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条约在国内法上的适用。一、条约必须遵守原则评述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按照国际法所缔结的、确定其相互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条约依法缔结后,即对各方当事国具有约束力,当事国各方有依约…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晓青 《法学研究》2000,(2):102-113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的基础是条约义务。从国际层面上讲 ,实施机制的目的是监督《公约》在缔约国的执行 ;从国内层面上讲 ,缔约国应采取立法、司法等措施履行《公约》。这就要求缔约国在“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之下 ,解决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 ,即在宪法中给条约以适当地位 ,以便于条约 (包括《公约》)在国内的适用 ,而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适用。这样才能达到国际社会制定《公约》而国家批准或加入《公约》的目的 ,也才可能改变《公约》实施机制软弱乏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法学》1991,(3)
一、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国际犯罪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参加的与国际犯罪有关的多边条约有十多个,这些国际条约一般都规定,缔约国对犯有国际罪行的罪犯,有权行使管辖权。1987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作出了相应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而国际条约赋与缔约国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又包括承担“或起诉或引渡”这两方面的义务。因此,必然要求在我国刑法中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和引渡制度作出规定。刑法中有了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和引渡制度的规定,是否就完善了呢?显然仍是有很大缺  相似文献   

6.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是一个广泛的多边性国际条约。在其执行过程中,各成员国间发生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因而需要一个专门解决争端的法律制度。但是,严格地说来,关贸总协定并没有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解决争端的规则和程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一点与其性质上乃是一个准国际贸易体系不无关系。这种缺陷客观上影响了关贸总协定的执行。正因为此,自60年代起,各缔约国就不断建议修改争端解决制度,并在以后的“东京回合”中,正式将其列入谈判日程。在“乌拉圭回合”中,加强争端解决制度,再次成为谈判的一个目标。经过长期以来一系列的努力,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制度方面的缺陷被不断予以克服,争端解决的法律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的涉外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制,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履行国际可持续发展公约的国内法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涉外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就涉外可持续发展行政法与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问题、涉外可持续发展行政法中的“超国民待遇”问题、涉外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救济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国际犯罪分为"国际核心罪行"与"一般国际犯罪",它们源于习惯国际法或者条约国际法,但都被国际公约明确规定.我国缔结、加入了大量规定有国际犯罪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公约都要求缔约国通过国内立法对国际犯罪加以规定.因此,在我国全面或者大部分地规定国际犯罪,既是作为条约缔约国的义务,也是防止、有效惩治国际犯罪所必需的措施.鉴于我国的刑事立法特点,我们宜在刑法典中统一规定国际犯罪.即在修改刑法第9条、增加其对国际公约适用灵活性的同时,我们可以将一般国际犯罪根据其侵犯的客体规定于现有各章中,并新增一章"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罪"来规定战争罪、种族灭绝和危害人类罪这些国际核心罪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后,要求我国立法与司法必须与国际接轨,由此关于国际条约与我国法律的关系及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问题得到各方关注.本文探讨了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并就我国适用条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法的原则、规章和制度大多规定在国际条约中。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合作日益成为主流,国际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签订国际条约以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国际条约在今天尤为重要。国际条约由主权国家所缔结,“条约必须信守”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国内执行条约是每一个缔约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那么如何在国内执行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赋予国际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大大加速了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进程。然而,中国要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还面临许多障碍。“保障条款”就是其中之一。它既是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的一大难题,也是中国恢复缔约国地位谈判的焦点所在。目前,对关贸总协定的“保障条款”进行一番探讨,对于推动中国早日“复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艳 《律师世界》2001,(8):38-39,42
条约缔结生效后,即可以由有关国际机关予以适用,如国际法院可以适用条约解决有关当事国之间的争端,但是,国际上适用条约的机关是很有限的,条约主要是在各缔约国国内适用。要在条约缔约国内适用条约,需要缔约国国内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履行各自的适用条约的职能。其中,缔约国国内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行为使条约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是司法和行政机关在审判和处理行政事务中得以适用条约的前提。条约缔约国国内立法机关在适用条约时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首先,以何种方式使条约成为国内法的一部分;其次,当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不…  相似文献   

13.
也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条约在内国的适用是一个由国家承担保证义务的国民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实现的过程。本文认为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领域 ,国内法院直接适用国际条约不仅将导致国家主权对内职能的削弱 ,而且实际上也不利于国家履行国际条约的国际义务。因此 ,修改原有的国内立法或者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使其符合我国所缔结的国际条约的义务 ,才是我国履行条约义务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重返关贸总协定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重大步骤我国政府谋求尽快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步骤。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总协定”)是一个规范各国政府有关关税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多边合作性国际协定。其宗旨是通过达成互惠互谅协议,消除贸易歧视,消减贸易壁垒,推行自由贸易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当今的时代,任何国家要想谋求本国经济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开国际市场,而必须使其与国际市场处于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中。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目标,这就为我国市场与按照市场经济的固有要求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市场的衔接,在体制上提供了客观基础。目前,恢复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取得了重大实质性突破,我国成为总协定成员国已是大势所趋,从而又为我国加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准备了”入场券”。因此,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交往必将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  相似文献   

16.
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是有效构建和维护国际秩序的法律工具。条约缔结、条约效力与条约适用构成条约制度的重要内容。条约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配合,宪法承担着调整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重要功能。各当事国理应由其宪法规定条约制度,以便从根本上避免国际条约在国内实施的混乱。纵观条约入宪的域外立法,因受到传统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理论的影响,条约入宪模式在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随着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条约入宪成为协调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键枢纽,我国在构建条约入宪体系时应突破传统理论桎梏,以协调论为指导赋予条约低于宪法高于法律的国内法效力,重新划分公法条约与私法条约各自的适用方式,不断契合中国法治需求,为中国的国际法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以下简称“复关”),不仅对我国的经济领域将产生较大的冲击,也向我国的税法建设提出了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现行税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增删,以适应“复关”后的经济发展新形势。 一、现行税法与关贸总协定的冲突 我国目前的税法推行的是内外有别、分别适用的两套不同的税收法律制度:对国内企业,有关的税法都具有暂行的性质,不是正式的、规范性的立法。税种方面,除了征收直接税以外,间接税主要是征收流转税和产品税;对涉外企业,尽管我们在法律上也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资独资企业为中国法人,但是,对他们所适用的税法却与中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经济的晚近发展带来了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的创新。首先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的多边化及其与双边、复边谈判方式的紧密结合 ,从而有助于构筑稳定的、标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其次 ,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经济条约的谈判方式趋于多样化 ,即从原来单一的“分项”谈判法走向“一揽子”谈判法及“构组”谈判法并存的局面 ,从而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内联紧密的国际经济法律体制 ;再次 ,经济自由化要求国际经济条约的谈判方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及“逐步回归”等方法 ,以便对自由化的进程做出有效的安排 ,从而力求建立明确的、严格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显然 ,在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 ,发展中国家应努力协调一致 ,力争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谈判方式 ,以求把握相关国际经济条约谈判的进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缔约国在实施国际人权条约方面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是人权国际保护的核心 ,但联合国人权条约下的报告制度面临着报告迟延、报告内容空泛和国家代表地位不一、阅历不足等问题 ;国家间指控制度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 ;个人申诉制度则经受着申诉数量小的挑战。缔约国在国内层面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实施面临自动执行与非自动执行、人权条约的地位、国际习惯法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 ,对此 ,缔约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各不相同。我国批准和加入的国际人权条约如何在国内实施的问题将会愈加迫切 ,应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永伟 《法学家》2007,1(2):143-151
条约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缔结的国际协议,不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其本身不是法律.条约欲在缔约国内得到适用,必须要得到缔约国宪法的规定,确立为国内法,或者被赋予以国内法的效力.中国应采取纳入与转化相结合的方式赋予条约以国内法的效力,条约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的确立应反映并符合国家的基本政治与法律特征,以便适当地解决在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如何适用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