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在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少数社队企业在生产流通、产品销售等方面比较混乱,产、供、运、需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也存在不少问题,以至被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给集体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和处理,是经济合同理论和贯彻《经济合同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合同管理机关调解或仲裁经济合同纠纷,还是人民法院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都必须首先确定经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由于无效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发生纠纷以后,也就不受法律保护。不但如此,对其中属于假经济合同等违法行为,还应依法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推行了经济合同制,相应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据四川省高级法院统计,全省各级经济审判庭建立以来,受理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占整个经济纠纷案件的百分之八十。产生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有受理审判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确认权和处理权。《经济合同法》第7条规定“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权,归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第48条规定“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  相似文献   

5.
高峰  杭春 《特区法坛》2007,(5):14-17
镜头回放:民二庭是指民事审判第二庭,其前身是经济审判庭。1980年前后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陆续设立了经济审判庭,主要审理原来由民事审判庭主管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和企业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到1995年,沿海发达省份法院经济庭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总数已超过了民庭审理的民事案件总数。1996年前后。各高级法院和部分中级法院又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主要审理原来由经济庭主管的涉及专利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纠纷和反不正当竞争纠纷以及原来由民庭主管的著作权纠纷。  相似文献   

6.
尹田 《法学研究》1985,(1):25-28
《经济合同法》颁布之后,各地广泛宣传和推行经济合同制度,合同签订率逐年上升。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地需要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借以联结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供、运、销各个环节。因而,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同纠纷,就必然要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大量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都是通过仲裁机关依照仲裁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案与人民法院审理的整个经济合同纠纷案,不仅同时急剧上升,且其上升比例更为高些,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无效经济合同纠纷,对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起着干扰乃至破坏的作用,而对合同当事人则会带来巨大乃至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在经济审判工作中及时发现、正确确认和处理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效地防止无效经济合同的发生,是人民法院运用审判手段,保障改革、开放、搞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合法权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审判庭受理哪些案件?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主要受理法人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涉外经济纠纷案件和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法人与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发生的依法应该由法院受理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行政案件。所谓行政案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职务行为引起的,涉及到当事人民事权益的案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当事人向国家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经济审判工作的通知》法(研)发[1985128号文件,是在1984年3月第一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之后再次明确人民法院经济审判的收案范围,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和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等,但没有把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列入其中。但是,该《通知》在“认真研究新情况,妥善处理新问题”一节中指出:“企业内部的承包合同纠纷,大部分应由企业或其上级主管机关调处;极少数违反法律必须由人民法院受理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据此可见,大部分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纠纷,被排除在人民法院大门之外,而违反法律的毕竟是…  相似文献   

10.
一、实践中的困惑在经济合同法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制度违背逻辑规律的现象:有的经济合同说它是有效合同,它又不具备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说它是无效合同,又不能在规定无效合同种类的所有法律条款中找到法律依据.这样的经济合同既不有效,又不无效,无法确定其效力性质.因而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的“真空地带”.这里将选择一个来自实践的具体经济合同纠纷案例来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红  王广兴 《中外法学》1994,(2):39-42,46
<正> 一、经济合同纠纷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给经济合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经济合同是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民事主体之间,在生产流通领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如同无形的锁链,把合同双方当事人联系在一起。除非经过当事人之间协议解除合同,或经合同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经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12.
在技术合同尤其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常常会因合同标的——技术成果是否成熟、先进、可靠、适用而发生纠纷,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纠纷案件时,往往会遇到对该技术成果的鉴定问题,而鉴定结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关系极大,因此,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技术合同纠纷与经济合同纠纷相比,专业性、技术性更强,对技术合同标的鉴定与对一般商品的鉴定是有所不同的。本文试图就技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经济合同纠纷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反有效合同的责任;二是违反无效合同的责任。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是指违反有效合同所应承担的责任。根据经济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约责任;二是个人责任。违约责任是指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或其上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所称的经济保证合同,不是指有保证人的经济合同,而是指为经济合同提供担保的保证合同。我国经济合同法律制度,为经济合同的履行,主要设定了四种担保方式,即定金、保证、抵押叔、留置权。除此之外,作为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方式之一的违约金,也可起到担保经济合同顺利履行的作用。保证因其本身的特点,无疑是其中主要的担保形式。近年在推行经济合同制中,保证确实为不少合同的履行起到了应有的担保作用,但由于保证的无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因经济合同的内容或形式等不够完善而引起的纠纷是多见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有些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缺乏法律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二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出于其他方面(如为个人、本企业利益着眼)的考虑,从而使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有的条款不齐全、有的程序和手续不完备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在处理无效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当事人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依法进行追缴的情形日益增多.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追缴的规定比较原则和简略,导致审判实践中认识不一,把握失当,有的法院对违法行为应该适用追缴的却没有适用,从而放纵了违法行为;有的法院对不应当适用追缴的却予以适用,制裁面过宽.在经济审判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可以适用追缴,那么在何种情况法院方可对无效合同当事人非法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适用追缴呢?本文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形势迅猛发展,经济合同已成为联结各行各业经营往来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经济合同纠纷也相应地增多。两年来,我们温州市法律顾问处接受的诉讼代理是很多的。这类纠纷,情况复杂。有的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只是偿还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那还比较容易解决;而有的往往是合同一方出于种种主观原因不履行合同,然而为了推卸责任,就制造各式  相似文献   

18.
经济合同是一种法律关系,必须依法签订,严肃履行。但实际工作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我们审理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来看,有些经济合同是冒用或者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签订的,有些虽是合法组织,但合同内容又违反有关的法律、政策规定,有的甚至利用经济合同非法牟利。这些情况,在经济合同案件中约占20—25%。因此,深入宣传、贯彻《经济合同法》,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仍然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诉讼在中国解决民事、经济和海事纠纷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等许多法律,为解决上述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了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最近还正在筹建行政审判庭。  相似文献   

20.
一、合同关系的新发展需要新的法律调整我国的合同制度的发展,经过了曲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为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的合同制,随之迅速推广。近几年来,合同制已远远超出了商品交换领域,超出了《经济合同法》的范围。当前我国的合同大体有: 1.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法》规定有十种经济合同。主要是法人之间的合同。也包括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和法人之间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