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建立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璨 《求索》2004,(10)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由来已久。美国政府早在南北战争期间就制定了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1933年罗斯福政府为避免农业的全面崩溃 ,推行“新政”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 ,传统的农业政策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以迎接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2.
钟迅 《政策》2000,(2):55-5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2)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领导他的国家闯过了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难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舆论界称为美利坚的“天命伟人”之一。 比罗斯福本人更引起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兴趣的是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夏季由泰国引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也出现了需求疲软、产品积压、国有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职工大批下岗,国民经济和出口增长率下降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经济学界又出现了借鉴三十年代美国经济长期萧条后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的议论。从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每逢增长率下降时,常有借鉴“新政”的呼声。但经常出现的是为某种主张提供依据,对于“新政”的背景、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则介绍得不多。至于与我国情况是否可比,应借鉴的是什么,则探讨得更少,…  相似文献   

4.
危机改变世界,1929年的大萧条不仅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崩溃,还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国罗斯福开始新政,德国希特勒上台,危机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世界格局因之而变。  相似文献   

5.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君 《前沿》2006,(3):167-168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此时美国正陷在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中,然而罗斯福力主新政,厉行新政,使美国摆脱困境。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见过罗斯福后对人说:“这人浑身是劲,他智力超群却又难以捉摸,可是说干就干,厉害得很。”罗斯福在就职演讲中说: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人联想最多的是1930年那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史海寻鉴,回眸当时挽救美国资本主义于水火的罗斯福新政,或可给我们应对当前危机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借鉴台湾经验发展海南精致农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台湾的精致农业 台湾自1980年代以来,面对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与农民收入偏低等严峻形势,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与照顾农民的三项政策目标驱使下,提出了发展精致农业的重大措施。可以说,台湾的农业已初步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王寅 《前沿》2006,(12):206-209
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现在我国的农民问题突出在务农收入太低,而提高农民收入在政府层面上采取的逐步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这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且具有根本性的是推进农业中的制度创新,产生制度活力,使农民得到制度收益。本文从关于农业市场化理论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制度创新和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扩大农村社会分工和推动农业组织创新等相关的基础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9,(6):18-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保持了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形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但在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有的方面、有的地区对“三农”的关注度有所减弱,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回顾美国建国后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经济发展的轨迹:通过西部大开发,造就了一大批农场主,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美国兴起,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时期。数据显示:美国2.68亿人口中,城市人口占80%以  相似文献   

12.
<正> 罗纳德·里根是在奠基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滞胀”阶段,美国国内经济问题极端严重,国际地位日益下降,原来支持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政”联合体、“伟大社会”联合体分化瓦解,反对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保守势力日益强大的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保持了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形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但在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有的方面、有的地区对“三农”的关注度有所减弱,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需求萎缩、价格回落,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  相似文献   

14.
刘彦伯 《求索》2013,(5):86-8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美国农业在1914年到1920年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同时,由于战争期间农业生产能力,尤其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过度膨胀,在战后造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并直接导致农业自1920夏天年开始陷入长期的萧条。在政策层面,美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的一系列农业管制政策,一方面成为20年代美国农民寻求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实行支持政策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美国政府形成系统的应对农业萧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三的内容。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都把新政的阶级性放在突出地位,着重说明新政是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的,并没有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等。上述现象在斯密理论、李嘉图理论、凯恩斯理论等课堂教学中也都存在。我以为,这样处理教材不仅不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上  相似文献   

16.
李春灵 《湖湘论坛》2002,15(1):52-53
随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供求总量平衡;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除主要粮食品种等少数农产品外,其他农产品已放开经营,由市场决定价格。同时,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指导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和经济手段调控。这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90年代后半期以来,农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种种情况表明,只有加快农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才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岳志强 《思想战线》2001,27(2):26-28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于美国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干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美国政府运用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即通过刺激总需求拉动社会生产,使经济由萧条很快转为复苏.1996年后,中国政府依据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但成效远不如在美国那样显著.究其根源,是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中国市场经经济发育尚未成熟,且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启示胡国成30年代经济大危机(1929—1939)在美国人的心灵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时至今日,每当经济发生动荡时,人们难免要心有余悸地联想起那次可怕的“经济怪物”的肆虐。从美国经济发展史来看,1790年以来经历过数十次经济...  相似文献   

19.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财政政策为主,也包括金融政策),干预资源转移到农业领域,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广义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包括了国家有利于本国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保持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所有政策措施。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本国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农业保护措施作为一个政策体系,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农业补贴中的黄箱、绿箱和蓝箱政策黄箱、绿箱和蓝箱是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描述各成员国国内支持…  相似文献   

20.
国发[2009]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保持了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形势,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但在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的情况下,有的方面、有的地区对"三农"的关注度有所减弱,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