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利权在受到侵害后,专利权人即享有专利救济权。专利救济权的行使应以合理的事实为依据,并且在合理的时间内及时进行。然而专利权人有时却滥用救济权而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这些专利救济权滥用的行为具体包括滥发警告函、滥用诉前禁令和迟延起诉。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知识产权权利警告主要表现为"通知—删除规则"中的通知。"通知—删除规则"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平台经营者陷入过重的法律争议之中;但也可能被滥用,权利人可借助权利警告对市场竞争造成损害。为遏制这种滥用,"通知—删除规则"自身的完善很难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方案,应综合考察侵权法、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对权利警告本身予以规制。若权利警告对竞争者的经营活动造成直接损害,便构成违法。  相似文献   

3.
袁晓娟 《特区法坛》2005,(6):24-25,34
所谓专利警告函行为,就是指专利权人认为市场上他人行为侵害了自己的专利,而以警告函、敬告函、律师函、公开信等方式向侵权人或其交易相对人等发出警告的行为1。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上盛行的商标仿冒、专利侵害等行为,或为行使权利,保护正当权利不受侵害,或为打击对手,取得市场优势地位,警告函行为成了商家们惯用的手段,这类现象不仅在国外,现今在国内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停止侵权责任是专利侵权中的一项主要责任.一般来说,有侵权行为就有停止侵权的责任,但在间接侵权和即发侵权的样态下采取停止侵权的责任应慎重,认定要采取比较严格的的条件,防止不适当损害非专利权人的利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专利运用的目的多样化,在专利权滥用情况下限制专利权人的救济权利和在公共利益考量下采取非停止侵权的救济,是专利保护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5.
公共警告作为警示公众防范危险的有效手段被各国政府广泛运用,同时也出现了滥用侵权的问题.从大陆法系和美国的情况来看,公共警告目前都被界定为不具强制性、不决定法律权利或义务的非正式行政行为,在行政程序适用与法律救济上不同于正式行政行为;对其法律控制主要依据比例原则等一般行政法原则;其法律救济主要有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两种途径.在我国,公共警告侵权在获得行政诉讼救济与国家赔偿救济上存在一些障碍,应逐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季辉 《政治与法律》2003,(2):97-100
我国的专利法在2000年的修改中增加了许诺销售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在许诺销售的侵权赔偿方面,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比较薄弱.建议许诺销售侵权赔偿适用无过错赔偿原则,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在临时措施方面,笔者主张在相关的法条中对临时措施的内容具体化,同时赋予司法机关主动介入的权利,加强对专利权人许诺销售权利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施鸿鹏 《法学家》2022,(1):43-55
侵权法中的权利并不以社会典型公开性为必要,权利属性的界定取决于归属效能与排他功能。以此为判断标准,债权基于其不同的面向,在侵权法中具有双重属性:债权的归属具有权利的属性,其利益内容主要表现为处分及受领;债权的实现利益不属于债权的归属效能,也不具有排他功能,具有利益的属性。后者进一步体现为实现给付利益相关之债务人意志、责任财产、给付客体及债务人人身。无论是作为权利还是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制度、契约制度等法律部门固然能够对第三人侵害债权提供部分救济,但是从法理上及交易需求角度看均不排斥侵权法的救济;而且基于侵权法的救济与制裁功能,债权的侵权法保护有其必要性。从债权的侵权法保护的构成要件角度看,侵害债权归属即可征引违法性,其主观过错并不限于故意;对于债权给付利益的侵害,因债权并不拘束第三人,因此其违法性应以行为不法为判断基准,经由制定法对行为之特别禁令或违反公序良俗完成违法性之判断,而主观要件原则上仍然需要存在致损之故意。  相似文献   

8.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刚 《现代法学》2007,29(1):177-183
专利侵权中的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的起算以及诉讼时效的效力等问题,是法学界及司法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我国《专利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其合理性及可行性,但尚需借鉴“权利失效”等规定加以完善。“迟延告诉”原则和“权利失效”制度所体现的诚信原则和衡平价值,对于正确处理专利侵权纠纷,防止专利权人滥用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产权不侵权确认之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市场上存在侵权行为时,以律师函或发布广告的形式,向侵权者或其客户发出侵权警告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侵权警告函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市场效果。例如第94届广交会主办方根据DVD6C联盟的侵权警告函,将福建日科等5家DVD参展厂商赶出了展厅。〔1〕我国台湾威盛公司早于英特尔推出P4X266芯片组并可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时,英特尔公司向威盛公司及其客户发出专利权侵权警告函,并对威盛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威盛公司因此损失了大量客户,纯利润下降近70%。〔2〕相对人收到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函后,往往诉请法院确…  相似文献   

10.
许诺销售侵害专利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专利法在2000年的修改中增加了许诺销售的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在许诺销售的侵权赔偿方面,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比较薄弱。建议许诺销售侵权赔偿适用无过错赔偿原则,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能更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在临时措施方面,笔者主张在相关的法条中对临时措施的内容具体化,同时赋予司法机关主动介入的权利,加强对专利权人许诺销售权利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