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SARS病毒的肆虐,已引起全人类特别是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果断措施,不惜一切代价,迎头抗击“非典”。我国监狱系统也不例外,全员抗击“非典”,拒SARS于狱门之外,实现系统零感染目标抗击“非典”采取的封闭,隔离,体检,留观等措施,与监狱干警直接管理罪祀、对罪犯24小时不脱管等监管措施历史性地交叉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3月26日,我们来到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江阴市,这里经济发展之迅猛确实令我们震惊。江阴市纪委副书记张琴仙告诉我们,“八五”期间,江阴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40.82%的速度增长。1995年,全市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38亿元,财政收入8.88亿元。我们听后问她:“这里有没有‘富了方丈穷了庙’的现象?”她说,这种现象在江阴也不例外,接着她谈了许多“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如,有的企业半停半开,而厂长(经理)照样“麻将老K”;有的企业产品销不出去,银行贷款连利息都支付不起,而企业头头照样吃喝玩乐、挥霍浪费;更令人气愤的是,…  相似文献   

3.
为了和另一个男人长厢厮守,她居然想出一条“妙计”:利用丈夫正在接受防治“非典”隔离观察之际,将3包剧毒鼠药偷偷下到丈夫的饭菜中,制造了丈夫身患“非典”突发死亡的假象!  相似文献   

4.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特定人员探索实施严格的“居家令”隔离管控制度,有利于缓解医疗和隔离资源紧张局面,规范隔离管控执行,提高强制力。“居家令”隔离管控可归入紧急行政强制措施,其实施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建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制发令状,对密接及入境人员等特殊主体实施严格居家隔离措施,对违反“居家令”的人员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孟娜 《法律与生活》2009,(15):24-25
婷婷趴在原告席上,望着地面,一言不发,似乎这个世界和她已经没有了联系,或者说她纯净的心已然与眼前这个混沌的世界隔离。  相似文献   

6.
刘兆福 《政府法制》2005,(11):46-48
“某些外国医疗机构,把中国当成风险小、成本低的新药‘试验田’。我打这场官司,希望能引起社会关注,愿我母亲的悲剧不再重演。”都是“试药”惹的祸沈新连,家住浙江省海宁市马桥镇建中村。在村里,她是有口皆碑的要强女人,虽说身体驼背,过日子却是把好手,她含辛茹苦将3个儿女抚养成人,本想无忧无虑地与老伴安享晚年,没想到却稀里糊涂地卷入了“试药者”的行列。1998年10月,海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通过普查了解到,沈新连患有大肠息肉病症,便动员她去马桥卫生院进行体检。那天,前来体检的人很多,等轮到她检查时,上面来的医生和颜悦色地说:“你体…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落实“首要标准”,检验戒毒工作成效,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和戒毒工作水平,更有效地探索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的新方法新途径,2012年,我们在全省劳教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组织开展了“十百千”强制隔离戒毒解戒人员跟踪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许梅 《法治纵横》2014,(15):62-62
近日,乌鲁木齐女子戒毒所医院工作人员对全所收容、收治满一年及一年以上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了体检,通过体检,了解并掌握收容人员的健康变化情况,对新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14,(4):95-96
近期,上海市戒毒管理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遵循戒毒规律,探索戒治方法,形成“两个三分、六大手段、一个平台”的“2361”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推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机制再造。  相似文献   

10.
落马女市长     
《法律与生活》2011,(22):26-26
因涉足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而“落马”的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上午10时许,审判长宣读了最后的判决结果:“李启红获刑11年,并处罚金2000万元。”随后,法官问李启红是否上诉。李表示:“我认为判得重了,我的两个罪比以往犯同种罪的人都判得重。”其在表述时声音干脆、响亮。接着她又表示:“我有以下部分不清楚。第一,无论是起诉书还是开庭审理,给内幕交易定性是情节严重,现在告诉我是情节特别严重。第二,我认为我两个罪都有自首情节,为什么内幕交易罪没有认定……”  相似文献   

11.
仁艾 《江淮法治》2009,(16):20-21
2009年3月16日,在6层楼高的光滑楼顶,偶遇轻生女孩,她挺身而出充当“谈判专家”。生死瞬间,她紧紧抓住轻生女孩死不放手。她用勇敢、智慧、爱心,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她的行为令人感动。人们称赞她是“最美警花”。她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中国,就连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了中国“最美警花”一事,盛赞这位女“英雄”。她,就是长春监狱狱警王玉辉。  相似文献   

12.
武淮  王梓 《法制与经济》2004,(10):28-31
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她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她为逃避抓捕跳楼自杀未遂。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凋谢了……  相似文献   

13.
阿峻 《江淮法治》2010,(10):38-3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渴望也日渐强烈。如今,在城市乃至乡村,时不时会出现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人员热情异常,有专车上门接送体检,酒店内开设免费健康讲座,“白大褂”为老人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各种“药品”送货到家……这些“从天而降”的好事,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其实,“免费健康体检”的背后,猫腻很多。  相似文献   

14.
以篱笆、围墙、安全设备为明确标识的隔离社区实质上代表着一种城市空间私有化的生活方式。隔离社区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压力下的“隔离生成”;市场趋利行为下的“隔离扩张”以及全球化推动下的“隔离蔓延”。隔离社区导致了城市空间分异,这种在居住空间的聚集和隔离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外部负效应,包括:城市不安全感外溢、城市公共物品消费不均衡、城市空间碎片化、城市社会分化与城市公共政策失败。隔离社区对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实现城市治理转型,才可能避免“破碎城市”加剧,走向“重整城市”。  相似文献   

15.
受检人陆某,女,48岁,农民。因喜得贵孙,某日下午2时,村里人开玩笑,先在她脸上涂锅灰,接着又有4人(后经法庭调查与陆以前有矛盾)又用屋檐沟中的污泥沙擦她的脸,最后竟把污泥沙强行往她嘴里灌,边灌还边扳动下颌捂往嘴巴往里,使她想吐吐不出,无奈之下把泥沙呛至“喉”部,咽入“肚”中。后呛咳不止,反复呕吐,咳出痰中带血含泥沙,呕出物为胃内容物及污泥沙。20h后出现高热、胸痛胸闷、气促、腹痛、腹泻、纳差等。体查:T39℃,P90次/分,R30次/分,BP15/11kPa,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双肺满布干…  相似文献   

16.
张泽涛  崔凯 《法律科学》2012,(4):181-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废除了传统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重新确立了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三种新的戒毒措施构成的强制性戒毒体系。该法近五年的运作实践表明,这三种戒毒措施的实施效果违背了立法者的初衷,“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模式所造成的弊端也逐渐开始显现。我国应该明确“社区为主、隔离为辅”的强制性戒毒措施体系,同时对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进行制度性完善。  相似文献   

17.
金凤 《江淮法治》2013,(14):42-43
她知道,妈妈虽然走了,但却给她自己留下了一份最好的礼物,那就是一群她也许从未见过面,但却依然爱她的“豆爸”“豆妈”们。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调委会主任杨慧芝,时刻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不计报酬,但求安宁,为群众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失足青年,协助有关部门安置了一个又一个无业居民,收获了人们对她的认可、信赖和赞誉。当地群众有的叫她“管事婆”、“杨妈妈”,有的叫她“杨大姐”、“杨代表”。组织上给予她“优秀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9.
她本以为,按照时下“一夜情”的规则,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她和他不再有任何关系,然而两个月后,他却突然出现在她的办公室,并要求担任她所在厂的副厂长。她提心吊胆地和曾经的“一夜情人”打起了一场“秘密战争”。尽管这场“战争”最终以林巧如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但她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教训极其深刻!但愿那些试图涉足“一夜情”的男女能以此为戒。  相似文献   

20.
亲情的温度     
这个冬天,我获得了一周的假期,打电话给千里之外的母亲,问她都需要些什么,“千万别乱买东西,家里啥也不缺……”电话那头的母亲声音急促。接着是不停的叮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