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细化规定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首次突破性地规定了关于被告人亲属拒绝出庭权的条款。然而新的规定显得较为粗放,对于亲属拒绝出庭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以及具体权能均没有明确规定。借鉴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中关于近亲属拒证权制度之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应对近亲属拒证权行使的主体范围、行使时间、主要权能和程序保障等予以明晰,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亲属拒证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示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要求,《理论探讨》编辑部正式使用新版新闻记者证,旧版新闻记者证已收回并作废。《理论探讨》编辑部新版记者证持有人员为惠国琴。特此公示。请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相似文献   

3.
社会合作规制的兴起不仅是合作治理理论的逻辑推演,而且也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实践所验证,理应成为我国规制模式的发展方向.多中心的规制主体、协同合作的规制行为、复合多样的规制责任以及合作高效的规制救济机制等构成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机理.社会合作规制的运作,内在需要行政法治的保障.为此,我国行政法需要从行政法的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发展、行政法制度根基的重构以及行政法原则和制度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能动的法治回应.  相似文献   

4.
白云 《理论探讨》2006,16(6):157-159
证券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一环,对证券市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的设计需要对信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查找证券市场信用缺失的根源,从失信行为的源头和基本规律入手,对市场信用进行法律规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失信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信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环境责任来源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对环境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是社会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具有理论上、法律制度层面上依据.我国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方面,无论是实践现状和法律规定层面均存在着一些缺陷,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尽管该项制度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也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但是,我国法律关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经常出现相同性质的案件有不同审判结果的现象。这不仅不能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现行法律应加快完善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刘晓蕾 《团结》2011,(5):46-47
亲属容隐制度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古老的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即:对于犯罪,亲属可以不揭发,有权拒证、隐匿、包庇皆不为罪。 我国古代的亲属容隐制度 《论语》有记载: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则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显然.在孔子看来正直的道德要求是:即使犯罪。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形式,因此,不仅在产生之初即缺乏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指导,而且,建立在单一、非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后期的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因为制度研究的理论困境而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运用新的理论实现从新视角重新认识和解释人大制度,对于推动基础理论完善、制度缺陷分析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政治学领域重要的分析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不仅尝试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而且从新视角对人大制度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重新解释和定位,同时论证其实用性和现实价值,以期在理论层面对人大制度的完善和再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宇红 《学理论》2010,(1):131-132
价值原则是一项法律制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决定着该项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精神。公证制度价值原则的确立与实现,既是公证立法最基本的理论需要,也是我国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践要求。本文试图以"法的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公证制度现状、性质、特点及存在弊端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确立我国公证制度的价值原则,并对价值原则的确立依据、及其内容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行政法理论和基本制度的精神内核,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是全球化时代的共同课题。我国当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确立可以从欧美行政法学术传统中寻得内在的联系。强调我国行政法应当兼顾“保权”与“控权”两种功能具有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29)
受益人是保险法中的重要概念,目前普遍认为受益人只见于人身保险合同,但实务中,受益人概念屡屡出现于财产保险合同,冲击着传统的保险法律理论。法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而不能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保险法制度中确定财产保险受益人制度是完善我国保险法理论与适应保险实践状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法治观念的日益提高,现行军人退役安置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暴露出很多问题,既影响了法律的权威,也不利于保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应借鉴行政法学中国家补偿的理论,并充分考虑退役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厘定退役安置制度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对现行制度及其实施现状进行审视,使我国军人退役安置制度逐步实现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从人治模式向法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对违反宪法的行为(包括制定违宪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违宪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以确定其是否违宪的法律制度.究竟由何种机构、以何种程序来纠正违宪、追究违宪并给予相应的救济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不可否认,我国目前违宪审查制度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学者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国并不存在违宪审查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既是一个迫切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不歧视原则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歧视原则是人权平等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平等就业权的核心内容。不歧视原则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证成和最充分的现实依据。农民工不平等就业是我国当前不平等就业问题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对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负面影响是全局性的。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的关键,是重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建立健全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内容;完备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自从对商业秘密进行法律保护以来,商业秘密保护理论历经合同法理论、侵权法理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和财产权理论的发展日趋成熟.财产权理论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的主导理论,并得到有关国际公约的回应.因此,全面把握商业秘密的财产性质和商业秘密权的知识产权性质正是为商业秘密提供完备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石所在.  相似文献   

16.
林泽泳 《学理论》2013,(8):97-99
纳税人的法律救济权是指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工作上发生争议,或者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时,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虽然我国的《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有法律救济权,但是法律救济权的行使却没有对纳税人的权利得到确实的保护。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行政复议前置和缴纳税款前置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纳税人法律救济权的行使,也造成了纳税人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正确认识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性质 ,确立能够充分保护公民该项权利的法律原则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公民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法律体系 ,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发展 ,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目前尚还存在各种问题 ,亟待通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形象权探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物形象尤其是名人的形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商业领域,由此导致滥用名人形象的事件频发,而我国的法律制度中没有形象权的规定。传统的人格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无法对形象权进行完整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引入形象权制度,形象权的性质为财产权,侵害形象权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9.
屈斐  田娟 《学理论》2013,(20):79-80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经历史证明的科学的产权理论,在我国进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合理界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权制度,实行股权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八个核心劳工公约为基轴,运用比较兼有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劳工结社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及禁止童工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的差异,指出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水平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不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单个标准上,抑或是从相关标准的实践层面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正确认识这些差距是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加强劳工保护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