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8月13-16日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法医临床学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教育系统的120余名法医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法医学会第五届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张继宗,重庆市法医学会会长罗红,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郝彤辉,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技术处处长李红卫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相似文献   

2.
在凶杀案件中,尤其是采用暴力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中很少碰到女性直接参与杀人,但随着社会发展,女性暴力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直接参与暴力杀人的案件也日渐增多。考虑到女性本身的性别、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在案件分析中需要推断是否符合女性作案、是否有他人共同作案等,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法医检验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换届暨第一次会议于 2 0 0 4年 1月 15日至l6日在北京召开。闵建雄等 2 0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顾林岗等 7名委员因工作请假缺席。此会议得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的大力支持。会议由闵建雄同志主持。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周云彪主任到会 ,他代表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宣读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第二届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的批复函并向到会的委员颁发了证书。周云彪主任…  相似文献   

4.
陈世贤,男,1936年8月23日生,浙江瑞安人,1955年毕业于最高人民法院上海法医研究所.曾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研究室主任、一部主任、人民警察专业技术一级警监、中国法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法医损伤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主任法医师、教授.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杀人的行为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凶杀行为特征,分析精神病杀人责任能力评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至2006年72例进行司法鉴定的凶杀案件资料分项列表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神病杀人的行为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作案行为特征以地点、动机、罪错认识、行为隐蔽性、潜逃、自我保护与责任能力评定结果显著相关;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与々家鉴定结论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对凶杀案件行为特征的综合分析,町作为责任能力评定的客观参考依据;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应用为责任能力评定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我国法医DNA检验的水平 ,更好地发展法医DNA事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中国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等单位拟于 2 0 0 0年 10月召开“首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交流会”。凡与法医DNA检验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 ,其中包括论著、综述、短篇报道、技术交流、案例分析等都可以参加交流 ,要求论文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逻辑性 ,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未在全国性专业会议上交流或刊物上发表。征文截止时间为 2 0 0 0年 5月 3 1日 (所有论文需打印 ,并寄软盘 )。联系地址 :北京市 3 817信箱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DNA鉴定处 李…  相似文献   

7.
正雇凶杀人具有熟人作案的特征,具备因果关系的嫌疑人有没有作案时间和条件,给法医现场分析带来困惑,本文收集已经破案的50例雇凶杀人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此类案件的特点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作者所在辖区2000年至2014年的雇凶杀人  相似文献   

8.
会议简讯     
《刑事技术》2006,(5):5-5
2006年9月15日至17日,《刑事技术》编辑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河北省易县召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刑事技术》杂志主编周云彪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助理、《刑事技术》杂志副主编白燕平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雇凶杀人案件特点具有天然的隐蔽性在雇凶杀人案件中,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雇主的杀人动机和杀手的杀人行为相分离。雇主尽管与案件有因果关系,但往往因为不在现场或没有作案时间而使自己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对雇主进行排查时,就可能因为其不具备杀人作案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犯罪现场又反映不出与他的关联,因而将其犯罪嫌疑排除,被  相似文献   

10.
杀人案件现场分析(以下简称现场分析)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法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大约1997年前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举办了多期法医现场分析培训班,开始探讨、介绍和普及现场分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2001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杀人案件法医现场分析交流会,开始有系统、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8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组织北京的部分专家教授召开了一次关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研讨会。与会的专家教授有: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司长刘一杰、副司长霍宪丹,中国人民大学徐立根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崔敏教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主任法医师陈世贤教授,北京市安定医院司法精神病科主任医师田祖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敏远研究员,北京大学陈瑞华博士、孙东东副教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副主任法医师常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科学技术研究所副主任法医师王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2):152-152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检验技术处主任法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退休干部裴黎同志,于2020年3月14日8点55分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因病去世,享年62岁。裴黎同志退休前从事法医物证技术检验和研究工作,经办过多起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8项。开展了多项科技研究,获21项奖,其中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1项已荣获“公安部科技创新集体奖”,是公安系统历年来唯一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13.
1994年5月3日,广东省惠州市龙丰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王腾欢在办公楼卫生间里被人用枪杀害;同年9月27日,中国农业银行惠城区支行行长黄俊宜在银行宿舍楼内被人用枪杀害;1995年4月18日晚,惠州海关调查科科长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人用刀杀害。这三宗凶杀案件(以下简称1、2、3号案件),由于作案手段和侵害对象的特殊,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全市居民均对这三宗凶杀案件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从三宗案件的社会影响上看,对这三宗案件的侦破,其意义不再是能否破案的本身,它已成为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1号案件发生在10时许,现场位于龙丰办事处办公楼的卫生间内,案犯作案时从容不迫,作案后扬长而去;2号案件发生在8时许,现场在受害者住宅楼的单车房内,而当时楼梯间应有上班人员流动,楼下农贸市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案犯如此选择时间、地点作案,同样表明其胆大妄为,气焰嚣张。两宗案件时间相距不到5个月,被杀者一个为办公室主任,一个为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医学会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于1996年10月29日至31日在北京华馨宾馆召开。21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卫生、教育、部队等系统的法医工作者和有关部门的主管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公安部政治部祝春林主任、公安部科技委员会李润森主任出席会议并讲了话、祝春林主任在讲话中强调了法医事业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法医队伍建设的方向,并就法医工作者反腐倡廉提出了要求。李润森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法医工作者多年来在科研与办案中取得的成绩,强调了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中作为调查犯罪事实的一门…  相似文献   

15.
“雇凶杀人”,顾名思义,即教唆他人故意杀害被害人,以达到自己对被害人予以加害的目的的行为。“雇凶杀人”案件在近几年的刑事案件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这类案件中,雇主杀害被害人的目的多种多样,如,因感情纠纷杀人、因贪图名利杀人、因生意上的纠纷杀人等,虽犯罪目的不同,但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却大同小异,即雇主多以金钱或财物以及其他财产性利益作为交换,唆使他人替自己实施杀人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17.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杀人。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强度、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本文结合具体案例简要分析了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18.
陈世贤,1936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司法部法医研究所法医班。之后先后在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公安部原三局技术处、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从事法医工作至今。曾任公安部第二研究所法医室主任、一部主任,技术警衔一级在监。现任公安部二所主任法医师、教授,兼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损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等职,1991年他获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政府津贴。陈世贤教授热爱法医学事业,四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克服十年动乱给人们…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与无精神病杀人案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巴中市1995年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件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异同点,为侦察破案提供帮助。1案例资料与方法收集巴中市1995年以来精神病分裂症患者杀人案例52例以及随机选择该市无精神病凶杀案32例。应用自制法医现场分析表格,分别对两组进行调查。应用SPSS1  相似文献   

20.
精神病患者与非精神病人凶杀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世民  李天保 《法医学杂志》1997,13(2):83-84,87
本文随机抽取1984-1995年徐州市鉴定过致人死亡的精神病患者47例,同期已判决的非精神病人凶杀案54例,就其凶杀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精神病患者凶杀案的被害对象多为配偶、至亲,突发犯意、病理性动机引发,方式奇特、手段凶残、过剩杀人、自我保护差等.而在杀人时间、地点及方式等与非精神病人凶杀案件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