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传统文化向度研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哲学意蕴。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沃土。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之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对待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任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都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融于当下,成为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内蕴深厚、底气十足,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对充实中华文化自信内蕴及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其精神内核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实现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法治建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如梅  赵永文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12-16,22,26,32,41,46,50,52,58,64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当前,探索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统一战线建设的积极因素。统一战线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态度是根本,要在继承中突破、借鉴中创新、实践中发展,使传统文化转化为团结统战对象的精神力量和维系中华儿女的情感桥梁。  相似文献   

5.
杨颖 《人民论坛》2023,(7):93-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基和源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坚定的历史自觉、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公开场合就传统文化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阐述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实现"、"中国治理体系选择"、"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这些"新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新儒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7)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家国同构"的二元结构传统社会里一直担当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角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传统家训的精髓并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只有正视传统家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批判继承传统家训的精神和文化,实现传统家训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王一闳  周菲 《长白学刊》2023,(5):141-14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创新,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创新的应有之义,表达了中国智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世界文明的重大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以其时代性的深刻洞察力唤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了对中华文明的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创新的集中展现,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理论表达、实践路径三重维度。这一成果促进了提升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自觉、坚持走自己的路的道路自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自觉,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聚同存异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联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这些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当前和今后治国理政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和谐思想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与道德基础。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解读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积极成分,实现传统和谐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有效落实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正确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不竭动力。二者相结合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时俱进、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启辉 《群众》2023,(10):41-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滋养了先进的法治文明,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深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贡献。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以来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主张廉洁自律、廉洁从政、廉洁为民。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创造性转化是指文化的现代转型,创新性发展是指对文化的提升和超越,两者各有侧重,却又融合贯通,被统称为“两创”方略。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两创”包含形式、内容和功能三个方面的转化与发展。在“两创”的基本原则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须坚持服务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在主要方法上要做到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运用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结合。在实践路径上,现阶段需要加强阵地建设、创新话语表达、优化传播载体、推进科技赋能。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其源于政治,与道德相结合,功能在于"齐民化俗",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治理。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教育机制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提升思政课的理论亲和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动性,提升思政课的话语亲和力;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思政课的载体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李欢  陈峥 《长白学刊》2021,(2):148-156
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理念,深深打上了"大一统"观念的烙印,始终贯穿着"礼乐教化"的精神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典章制度所蕴涵的智慧进行总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安邦提供历史借鉴,为地方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理念参考,为当前涵育人格修养提供文化底蕴。优秀传统典章制度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既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社会与组织基础,培植了涵养文化自信的深厚制度沃土,也是构建新时代德治方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9.
孟国丽 《前进》2024,(1):30-32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七个着力”重大要求之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实现这样的“转化”与“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给出了实现路径与具体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时代表达,明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宏阔视野和科学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创造性地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传统文化有益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指明了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科学理论原则和正确方法,即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做好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在交流互鉴中提高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文化基点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