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歌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曾让几代人心驰神往,一看到延安的宝塔,来自铁道游击队故乡的我们,心中激动不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哥在宁夏读大学时到过延安,听他讲延安的故事,我心中羡慕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机缘,直到一天跟随青岛啤酒薛城公司红色之旅到延安,终于圆了一个宿愿,  相似文献   

2.
赵湘子 《世纪行》2006,(6):5-1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每当人们唱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359旅。事实上359旅不仅是开荒的模范,还是一支敢于孤军万里深入敌后,富有革命英雄主义传奇色彩的英雄部队。1944年,359旅肩负党中央毛主席赋予的特殊使命,从延安南下广东开辟华南敌后根据地,在形势突变后,又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万里碾转回到延安。这次行动,被毛泽东称为我党的“第二次长征”。中共十六大代表,原黄冈行署副专员白水田,就是健在的参加过这次长征的359旅老战士。在黄州城区一座安静的小院落里,我采访了白水田。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时,我知道了革命圣地——延安,听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志士、青年才俊为了新中国,纷纷奔赴延安,在这一方黄土地上挥洒她们的青春年华,我一直疑惑着,延安这片黄土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当时自己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画:延安处处红霞万丈,特别是滚滚延河水边巍巍宝塔山上的宝塔,一定是金光闪闪的,充满了神秘,在那儿的人们都是喜气洋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去延安看看,去追寻我儿时心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4.
害怕敲门     
读书写作之余,我喜欢约三朋四友到家里喝酒呀、谈天呀、博弈甩老K呀。所以,我一直是有敲就开门的。一边跑出采,一边喊:“来了来了!”门一开,哈哈笑语,好不快活。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真害怕有人敲门了。有一个星期天,早饭过后,把妻哄上街.然后关了门,坐下来想写点乐西。不大一会儿,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我起身去开门。门一开,-只黑乎乎的手伸到我胸前——是一乞讨者。我立即掏出两毛钱给了他,嫌少,我又给了他一毛。“人家至少给我五毛!”“要饭还讨价还价!”我说着缩回身体,关门时我分明听到地骂了声:“穷鬼!…  相似文献   

5.
难忘延安行     
难忘延安行唐志颖我孩提时代,就知道革命圣地─—延安。此次延安行,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在延安,我感受到了黄土高原的雄浑凝重,也感受到了陕北乡情的亲切淳朴,而让我感受最深的则是面对这片土地时,跃然于心间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沉甸甸的责任感。站在凤凰山、枣...  相似文献   

6.
晏翔是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我国航空工业飞机制造领域第一位航空产品部部长。在她那鲜花吐红、青藤缠绕的办公室里,我好奇地听她讲遥远的过去。 马背上的摇篮 1941年8月,我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生了,父亲工作在鲁迅艺术学院,母亲在自然科学院。虽然当时生活很艰苦,但我在延安保育院幸福地成长着。那时,大人都穿着灰色军装,小孩子也是傻傻地穿着小灰棉袄,胸前戴着个白兜兜。可我是个爱美的小女孩呀,妈妈就把灰布染成了蓝颜色,给我做了一身蓝衣服,乐得我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大家都说我漂亮极了!  相似文献   

7.
我在延安参加审干孙振1939年底我在山东八路军游击第四支队任营副教导员时,奉命调赴延安学习。从山东出发,共60余人,经过太行八路军总部、晋西北根据地,历经半年多时间,辗转通过敌占区和几道封锁线,到达延安已是翌年七月了。稍作休整我即被分配到军政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8.
1944年在延安中央党校整风学习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个人经历。 那是1943年的5月,冀南区党委决定我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途经太行、太岳,经过同浦路和汾河流城敌占区,经晋西北然后过黄河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路上要通过敌人众多的封锁线,经常遇到敌  相似文献   

9.
丁聪 《今日浙江》2011,(23):61-61
金秋十月,我带着求是杂志社的一些年轻编辑记者赴延安“走、转、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是我第三次来延安。,伫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新细看震惊陕甘宁边区、影响波及全国的“黄克功事件”,再次陷入沉思。黄克功同志1927年参加革命,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团长、旅长。1937年1()月,时年26岁的黄克功在担任延安红军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时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杀人犯。  相似文献   

10.
1940年初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主义学院请毛泽东主席作报告,学院派了四位同志去迎接毛泽东。刚走到延水河桥头,四位同志就与毛泽东相遇了。得知他们是来接自己的,毛泽东环顾了一下四周,很认真地说:“哦,四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四位同志都笑了,谁也不回话。毛泽东看看他们,也笑了,一个劲儿地摇手,说道:  相似文献   

11.
西望延安     
戴宏锦 《人民公安》2011,(13):55-55
延安,仍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这里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宝藏。延安,红色圣地,革命摇篮。201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随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红色之旅”一行33人.前往红色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旅游大巴飞驰在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迎面扑来又迅速退后.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一头扑进了延安的怀抱。  相似文献   

12.
郑学富 《群众》2023,(8):62-63
“英雄千万个,花开千万朵,头名状元选的是哪个?工人选了谁呀?选的赵占魁呀。农民选了谁?选的吴满有。学那英雄生产更加油。再呀再加油呀,再呀再加油。”这首脍炙人口的《边区好地方》由贺敬之作词,描写的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推选、学习劳动英雄的情景。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模大会在延安举行。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18)
正"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这首《南泥湾》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人人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中唱的地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东南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从宝塔山下的桥头乘坐去南泥湾的班车,车费7元就能到达。  相似文献   

14.
春天的延安     
黄健 《当代广西》2008,(16):56-56
渴望到延安参观学习,是梦寐以求的愿望。 2008年3月的一天,我终于如愿,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红色之旅。 春天的延安大地上已经吐出青绿,梨花、杏花、桃花在绽放。我们驱车顺着高速公路行驶,来到延安宝塔山。依山路而上,两侧是青松翠柏,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座黄色的宝塔山时,心情十分激动。九层高的宝塔屹立在高山崇岭之巅,无论从哪个角度和方位往宝塔看,都是那么的雄伟和古朴。  相似文献   

15.
走近延安     
"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先登宝塔山,再看南泥湾……夜无眠,星月远,我要去延安。先去杨家岭,再看青枣园……"伴随着2011年在全国唱红的歌曲《我要去延安》的优美旋律,我怀着朝圣般的虔诚走近延安。来到延安,人们最想看的是毛  相似文献   

16.
延安,我心中一首激越的诗──访莫文骅将军陈欣德莫文骅同志接受本文作者采访在一个风清日和的上午,我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延安精神研究组”的同志一起,在北京城西的一个幽静庭院里,访问了曾在延安战斗、生活十年之久的沙场老将一一原装甲兵政委、中共十四大特邀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与老友们在一起玩的多年里,我常耳闻目睹如此现象不时有老人说自己常腰颈椎疼痛呀,牙齿松动脱落呀,关节疼痛行动困难呀,或是说某老人不小心跌倒就骨折呀,或是看到一些老人在慢慢变矮变驼甚至产生骨刺呀等等,这表明老年朋友们的骨骼在明显衰老了。  相似文献   

18.
1946年,重庆教场口发生了国民党特务殴打民主人士郭沫若、李公朴的事件,激起全国公愤,延安各界推举黄齐生到重庆慰问。4月8日,黄齐生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及叶挺夫妇乘飞机返回延安,不幸在山西兴县东南的黑茶山遇难。郭沫若闻讯写了一首《哭齐老》的诗:“齐老,你的牺牲更增加我和人民的沮丧。你是因我而死,我今生今世永不能忘。  相似文献   

19.
这次会议到了这么多老首长、各级领导,这么多老战友和文艺界的老朋友,今我十分感动,深受鼓舞。我谨向在座的和没有能够到会的同志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时间过得真快,我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回想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当时我多么年轻,才十七岁,我跑到延安去寻找真理。五十多年后我重回延安,当时我说,当年我来这里寻求真理,延安真的给了我真理,它没有欺骗我。几十年来,我就沿着它指引的道路和伟大的理想奋斗着。我从下层干起,一步一步地成长。今天,我应当说,我是依靠党的培养,以及人民群众精神的滋养和吃了老百姓的小米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心里默诵着贺敬之那熟悉的《回延安》诗句,抬头久久仰望巍巍宝塔,90余名参加培训的吉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个个神情肃穆,目光中充溢着对脚下这片红色圣土的无限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