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拥挤的北京热情而友好──一个美国留学生眼中的北京[美国]何竹怡我是1994年9月到北京的,现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在北京的一年半所见所闻很多。有些使我愉快,也有些使我不愉快,还有些使我纳闷儿。我来北京前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名胜古迹多,比如说天安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的“吃”和火锅的魅力[德]EleonoreFindling去年10月间我【注】和丈夫随旅游团到中国旅游。此行的目的,一是看看北京,二是拜会40年代我丈夫在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儿时的中国伙伴。7天的北京之行,尽管没能寻觅到印象中的老北京的样...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押解     
1999年春节前夕,说出来羞傀难当,在县级公安局从警20多年,年过“知天命”的我,才第一次执行押解任务,还不算押解组的正式成员,身份是“随答记者”。我们乘坐的新华航空公司737客机在牡丹江机场起飞。大家显得格外兴奋。也难怪,我们之中八个人第一次坐飞机,七个人第一次去北京,新奇、向往、渴盼的心理是很自然的了。朱崇萍掩饰不住兴奋,端起照相机左右‘咔嚓”,给我们也给自己留住了难忘空中一瞬。王宏莉笑眯眯地前哺:“这回好了,到北京好好逛逛,去姨妈家玩个痛快。我小声对此行带队的副局长赵文清说:“到北京尽可能挤出两天…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崇拜的领袖毛泽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北京人在后面添上一句,变成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到过北京的游客都知道,烤鸭是北京最受推崇的“大餐”。  相似文献   

5.
微观察     
《乡音》2014,(3):1-1
中国国家治理的的两个“眼”《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人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曲《社会主义好》。为什么好?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二是“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这两条要切实做到、一如既往,就要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  相似文献   

6.
李松 《协商论坛》2008,(11):36-37
“我们单位上周到一家五星级酒店开培训会议。9月26日,在北京某机关工作的朋友小张说,“领导觉得大家半时上作很辛苦,便安排一人一个标准间,感觉真好。” 据小张介绍,此次培训共两天,参加培训的100多人,按每人每天一间标准间400元计算,仅住宿费就达8万多元,加上会务用餐、会议场地及娱乐设施租用等等,各种费用加起来不是个小数。  相似文献   

7.
一天上午,北京穆斯林餐厅办公室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正在忙碌的何凤仪,握起电话一听,是由香港转过来的。“何凤仪先生您好啊!我是由台湾来的魏海敏。我在香港,不日就到北京去演出,请您多关照、多费心。”何凤仪喜出望外地说:“欢迎您来北京演出,没有说的。您的演出,我负责给您具体安排。您一到北京,就给我打电话,我好派车去接您!”何凤仪既是北京穆斯林餐厅的总经理,又是中国戏迷协会的会长。企业扶持艺术,艺术促进企业,相辅相成。论餐厅,这是个中等餐厅,规模并不大,在北京还不是第一流的。它与众多的酒楼、美食城相比,…  相似文献   

8.
李松 《半月谈》2005,(2):12-15
“女儿请我看戏,一张票就880元。都顶我半月多的退休工资了,以后再也不去了。”说到看戏,家住北京东城区灯市口西街的张大爷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我发现闽东柘荣人民对"柘荣"的"柘"字推崇备至,已经升华到了一种"文化自觉"的高度了:开个酒家,美其名日"柘一家";整点臭豆腐坊,也称之为"柘一味";出一款新茶,赶快注册"柘一红”。似乎以“柘”字做文章,人能成、事能发、商标能驰名似的。但是,“柘”字毕竟不通俗,红遍中国的“反串”歌王李玉刚在北京献演时,就自作主张将“潭柘寺”唱成“潭拓寺”(做乡是北京》),全场歌迷依然报以热烈的掌声。后来,还是一位在首都师范大学就读的柘荣人在网上登高一呼,很严肃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歌迷们才不依不饶,发出了一片嘘声。  相似文献   

10.
英国留学生活片断学先北京时间北京与伦敦时差八小时。到达伦敦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在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门前的草坪上散步。小刘远远地冲我招招手,说:“喂,早饭。”我看了一下手表,八点半,随口说:“北京是下午四点半,该下班了。”小刘也抬起手看看表,说:“对!...  相似文献   

11.
张学英,女,42岁,北京东郊大奇理发城经理,黑龙江省鸡西市人。 我老家大企业倒闭的多,下岗人也多,加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曾经红火了一阵子的边贸也半死不拉活的。市民收入都不多,日常生活自然也很紧巴,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到北京闯荡,寻找挣钱的机会。 刚到北京时比较难,先租了房安身,贩菜,卖服装,经营小百货,什么生意都做,几年下来,也有了些积蓄。后来,我看到搞美容美发,生意红火,投资也小,就让家乡来的一个亲戚学了美容美发,又聘了两个人,在朝阳区酒仙桥地区租了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脸,干起了美容美发行业…  相似文献   

12.
天安门的魅力侯瑞丽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骑着自行车寻找天安门,他不懂汉语,遇到立交桥,就四顾茫然地喊了一声:“天安门square?”周围的人听到“天安门”三个字纷纷给以指引,使他不费什么周折便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他赞赏北京人的热情时,却还不知天安门对北京...  相似文献   

13.
“花一半钱可把家电搬回家 !”一条刺激内需、分期付款、信用消费的标语,吸引我进店购买了一件大宗家用电器。在认可商家销售方式的同时,一个“半”字勾起我无数随想。 “半”者,“ 1/2”也,原本只是数学中一个简单分数的符号,“ 1”字之下,微不足道。而一旦有了“半”的思维方式,懂得万事万物是可分可合可变通的,思想就更辩证细致了,生活就更丰富多彩了。 在政治生活中,一个“半”字,几多凝重。国家重要人物逝世了,一些重要场所均下半旗致哀。大敌入侵,国土沦陷,军民坚守“半壁江山”意志不动摇。从地球的东方到西方,两个…  相似文献   

14.
那年的“黑色”七月过后,我因半分之差金榜没中,象一片败叶被席卷归来,乡邻送我一雅号“半分大学”。当我重回到自家小院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人心寒:二间低矮的草房、残破的土墙、空荡荡的院落,没有一点生气。我深知一贫如洗的家境,是因为父母只有我这根独苗,总想让我完成学业,光宗耀祖,平日里省吃俭用,全力供我上学的结果。可我却考了个“地球修理工”。贫穷、落榜自古以来对人都是个残酷的打击,可对我来说还有更深的层次。那日刚吃过早饭,本地一位说媒“专业户”主动上门,用他那独特的专业术语给我上了阵“理论课”:“你现…  相似文献   

15.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光彩事业务实探索的工作人员、热诚参与的企业家以及勤奋奋斗的农民同胞。——作者 前年春天,我到北京参加一个联合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合作举办的以“扶贫与社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此会使我对中国的扶贫政策及行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作为一个所谓“非政府组织”团结了一批民营企业家,在中国国内发起、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行动,使我印象深刻,而且我更意识到这样的现象,意义不同凡响。“光彩”扶贫事业及意义 作为国际组织的官员,我参加了多次国际的扶贫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家望 《北京观察》2010,(11):62-64
这个名字珍藏在我的心里已经十多年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从来不用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 叶祖孚先生,自称“沪人燕客”。叶老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与现代著名文史专家施蛰存先生为挚友。在上海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北上读书,从此长居北京,成了一位比北京人还了解北京的人。他身上没有丁点儿“上海小男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0,(5):26-28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一年。为巩固和发展首都文明风尚建设成果,根据中央文明委2010年工作安排和北京市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首都文明委决定,2010年全年持续深入地组织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行动口号,以建设文明北京为目标,以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网络等六大文明引导行动为载体,重点推进“个十百千万”工程(1个突破口“倡导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10个品牌文明团队、100个“文明北京新市民”、1000个文明示范楼门庭院、10000名孝星),着力加强市民公共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力加强公共环境和秩序文明引导,着力提高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终于到家了。”这部书的开篇如此说。跟着67岁的比尔·波特横穿从北京到香港大半个中国,随他从诗人贾岛家出发,乘大巴赶到云岗,听他细数大钟寺的来历、五台山的缘起、周口店的细枝末节,读罢最后一页,忽然惦记:还有没有下一次旅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也许是藏人最后的机会了”,达赖集团再次跳了出来,煽动有关国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把“西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戳穿了达赖“非暴力”的谎言,遭到中国人民和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达赖近日表白以欺骗世界:“我从一开始就支持给予中国主办奥运的机会,现在仍然坚持这一立场。”  相似文献   

20.
谈天说地     
闲话龙武旧事 龙武,是云南省石屏县的一个乡,境内山深林密,没有平坝,这里80%以上居民是彝族。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在解放初,武龙的人大多数不会用汉语表情达意。据说两伙子想搭车进城照相,说:“司机,带一下。”“到哪里?”“掉下去!”“什么掉下去?坐不下。”“不怕,我俩坐你的头上。”司机以为侮辱他,火爆爆开车走了。又说有个妇女去购半斤煤油,说:“阿哥逃呢(汉人),踢我两脚(煤油售价每斤4角)。”售货员说:“对不起,我不能踢人。”“不怕,我给你钱。”售货员哑然,她再三“踢我两脚、踢我两脚”地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