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毕际卡”,其本意一说是“本地人”的意思,一说“毕兹卡”是古代“伏羲”、“鼻息”(古羌戎的一支)的转音。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别称,殷周时称为“巴人”、“彭人”,春秋战国时称为“板盾蛮”,秦汉时期称为“武陵蛮”,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否经历过“母权制”,这是一个长期争论并且至今尚无定见的问题。最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重新提了出来。在国外,一些人类学工作者对母权制是否存在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认为“母权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这门学科历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它“起源于巴霍芬的哲学唯心主义”。完全是被“幻想出来的”。认为母权制氏族也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并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它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幻想”,“很像……幻想小说”。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甚至断言“母权制”的理论已经是“奄奄一息”。在我国,有的同志根据恩格斯在谈及“母权制”这一用语时曾说过“为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谈及文艺的论著、书信、言语中,“味道”、“兴味”,“趣味”、“口味”、“诗味”与“有味”、“无味”、“乏味”等,不绝于口。这一“味”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试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一年肇始的时候,媒体大凡都要评一评过去的一年中的“十大新闻”、“十件大事”或是“十大感人事件”、“十大新闻人物”等等,以总结过去鼓励未来。在这一“例行”的活动中,西安市的网民们却推出“发展十大教训”让人眼睛一亮,生出许多感慨。据报道,这一活动是由西安一个  相似文献   

6.
构建“实效型政工”新格局和“融入经营、融入实际、融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为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规模化经营开辟了绿色通道,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在一机集团,从科研院所到生产一线,一机人处处感受到的是“实效型政工”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岁末年初,“实效型政工”在一机集团的“美丽英姿”仍历历在目。让我们走近可爱的“一机人”,去寻找“实效型政工”在那里播撒的颗颗“种子”,去感受“实效型政工”在那里盛开的朵朵奇葩,去收获“实效型政工”在那里结出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7.
在1995年的中国服饰市场上,“上帝”露出微笑,张开双臂,欣然接纳“一位”飘逸而来的“新秀”——“东高”牌牛绒衫。 9月,一批“东高”牛绒衫一出现在沈阳市场上,就被抢购一空。没抢到手的顾客,非要把“模特”穿的那件扒下来买走。  相似文献   

8.
无论什么世界,都是充满着矛盾的,就是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这是因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页),而现实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统一的,所以数学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一个侧面的反映,也不能不充满矛盾的统一。数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客观事物数量关系的不断认识而逐步形成的。在原始社会,古代人在打猎捕鱼和制作工具等活动中,遇到了如何分配工具和食物的矛盾,感到有顾及人群、工具和野兽的数目的必要。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便形成了自然数“1,2,3,……”的概念。但首先形成的是“一”与“多”这两个矛盾着的概念。开始,人们认识数“1”,进而认识数“2”,对于“3”以上就认为是多,所谓“三人为众,人多出智慧”。“一”和“多”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转化为“多”,“多”转化为“一”。不仅由“一”连续相加可以得到任何的自然数即“多”,而且任何不是“一”的自然数无不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一”,例如,30(天)转化为1(月),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当阳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该市新任市长范晓岚代表市政府作工作报告。在讲到2007年市政府工作时,报告中用了“26”个“继续”一词。“继续”一词使用频率之高,在代表中引起热议,众口称道。如“继续”抓好通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115”生猪生态养殖工程,“继续”整治沮漳河堤防险段及病险水库,“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等。  相似文献   

10.
一是“公布”不等于“公开”。一些国有企业在厂务公开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厂务公开在少数企业只是把简单的账目及具体数据贴在墙上,或写在通告中,使公开仅仅局限于“公布”上,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公开”是为了推进民主管理的实施,而“公布”只是“公开”的一种手段。要达到“公开”的目  相似文献   

11.
“装”字被一些舆论用在了北京律师李庄的身上,一说他能“装”钱; 一说他能“装”本事; 一说他被“装”在了一个圈套里; 一说他被自己“装”进了“经验”里。 尽管众说纷纭,世人都想沿着李庄案件行进不远的足迹,辨明事理,寻找真相。  相似文献   

12.
“行政管理学”现在正处于一个由“此在”向“新论”转变和分水的时期。原因在于“新时代”对“行政管理学”有“新”的要求。“生存网络化”、“社会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新时代三个突出的特点。它们背后蕴涵着一种“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这要求“行政管理学”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建设。而“此在行政管理学”又难以满足时代的“新”要求。应该说,中国社会在近二十多年中的发展是超常速的。面对这样一种社会局面,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去把握历史。而现实是,社会已经变化,已经处于一种激烈的动态和整体的变化之…  相似文献   

13.
闲来翻字典比翻纸牌有意思。读一本书查某个字,辞书上会由此套出另一部书,甚至引出多部书来,真是“牵一葛而半山俱动”。比如查这个“养”字,在“养活”、“养生”之下就引出李贺和曹操的两句诗:“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而在“养气”、“养志”两词下边,又引出孟轲和清人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10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宗奇特的“爱情纠纷”:浙江省宁波市一名年轻帅哥通过在《深圳青年》上刊登“征婚启事”,与深圳白领丽人擦出了“火花”。随后,帅哥不仅卖掉房产、“剜肉”抛售股票共25万博美眉一笑,而且还为女方出具了一张5万元的“欠条”,并签署了一份“即使最终不能与女方注册结婚,也和她不存在任何经济问题”的蹊跷“声明”。游戏结束后,所有的“证据”对男方都不利。就在小帅哥几近绝望时,审判长抛开“证据”学说,用“心”救了他一马——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巩义市着力打造“百里文明长廊” 巩义市在分析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决定在310国道巩义段100余华里的一城八镇45个行政村,深入开展创建“百里文明长廊”活动。他们将在大约一年时间内,在310国道两侧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围绕“绿”字,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绿色长廊,形成一镇一景,建成百里绿色通道;二是围绕“净”字,实施净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说的“自说自话”现象,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代际间的沟通障碍。成人社会在教化青少年时,固守多少有些过时的“话语权威”,而青少年却沉浸在自身的“话语氛围”之中,致使双方“各说各的话”,相互无法沟通与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说,“自说自话”现象在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但“话语代沟”呈现在两代人之间,成人社会需作更多的反省。二是指来自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的一种困惑或指责。在一些成人眼中,当今青少年“满嘴新词”,“领时尚之风骚”,是“自说自话”、“各行其是”、 难以教化的一代。对此,则需要做些分析和澄清。本刊本期的“特别企划”,正是侧重于这一困惑与指责,试图从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角度,对所谓的青少年“自说自话”现象予以解密。  相似文献   

17.
观点摘登     
《中国统一战线》2014,(1):79-79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研究基地顾问余源培在《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与“多”》一文中指出:过去统一战线讲“求同存异”。有其积极意义。现在讲“一”与“多”的辩证法,是更加向前一步。因为“异”在中国语言中时有贬义之意,如‘异见”、“异端”、“异党”、“异己”等等。  相似文献   

18.
刘红 《统一论坛》2003,(5):14-17
前不久,陈水扁带着一批媒体“老总”进行名为“看见台湾进步之旅”的“神游”,当晚,他在鹿港“茶叙”时发表“两岸直航三阶段说”,表示加速“直航各项准备工作”,在2004年3月选举后进行“两岸协商”,在2004年底实现“三通”。此话很熟悉,2002年5月9日,陈水扁同样带着一批媒体“老总”神游到大担岛“神泉茶坊”茶叙,表示“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无可回避”、“两岸三通可以考虑委任授权民间谈判”。  相似文献   

19.
新的期待     
每个月8号一过,部里的同志就会数着日子,开始期待着《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的到来。轻轻打开她,在“理论园地”中,“书记言论”、“部长论坛”为你进行“统战评说”,“信息窗”和“简讯”为你“报道”“地方动态”。“工作探讨”、“研究笔记”、“经验交流”让你领略“基层风采”,“心声”、“公仆篇”、“往事回首”让你在“百草园”中聆听“我的故事”。吮吸着统一战线政策理论知识,期待着自己尽快学好本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能为统战工作献一计策,为人民尽一份心,为国家出一份力。新的一年,《中国统一战线》值得期待。然而细细想来,期待…  相似文献   

20.
某些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构词成分。如“者”构成“作者”、“读者”等表人的名词,“然”构成“既然”、“虽然”等连词,“突然”、“居然”等副词,“于”构成“等于”“善于”等动词,“至于”、“由于”等介词,“而”构成“进而”、“从而”等连词。 “以”作为词素,构词时有两个特点。(一)别的文言词虚通常只充当后一词素,“以”还大量地充当前一词素。位置在后的如“给以”、“予以”、“致以”、“足以”等,位置在前的如“以便”、“以免”、“以至”、“以致”、“以往”、“以来”等。(二)别的文言虚词构成的词只有一两类,“以”构成的词却分属多类。方位词如“以前”、“以后”、“以上”、“以下”、“以内”、“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