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国际经济法规则是调整国家管理其对外经济政策的特殊的国际法律规范,各国际经济法规则以及国家的国内经济法规则存在着既冲突又统一的复杂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有必要将一部分国际经济法规则宪法化,成为其他国际经济法规则以及国内经济法规则的原规则,以便使国际经济法规则以及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规则之间达到充分协调统一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本文从国际经济法的这一含义入手,从国际经济组织这个主体法律权利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的法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淡化了民族国家法律的作用,而使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基本原则的作用突现出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经济规则,与其他调整方式相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本文从促进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与国家相关联的国际法方面已形成和形成中的法律原则,并指出了未来世界经济秩序在法律原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各式各样的干预手段,使国家干预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其重要性勿庸质疑。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应具有其固有的法律价值和规范模式。文章通过对经济法语境下"国家干预"内涵的分析,从经济法律规范的逻辑设计和规范结构剖析经济法对"国家干预"的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者论述了西方法学家的国际经济法学说,国际经济法概念、本质、特殊性及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法所发挥的作用,着重阐明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世界银行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三个法律文件,建立了世界范围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它是为工业发达国家谋利益的国际经济法体系。从国际经济现象看,许多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原料、能源、农副产品卖给工业化国家,换取外汇,买回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品;工业化国家则买进原料、能源、制成工业品卖给发展中国家,并用卖得的钱,购买它所需的原料,能源,制造工业品。如此往复循环,它使发达国家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匮乏。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国际经济法,弄清它的哪些规定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规定是有害的,趋利避害,并制订对策性的涉外经济立法,从而加速完成我国“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 三、简答题 1.国际经济法的特征有: (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调整的对象为国际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法主体的多元性,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 (3)国际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广泛性,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WTO对国际经济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下诞生的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带来了全球范围的法制变革,由此也就奠定了国际经贸法制体系构建的组织基础。WTO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国际经济法进行了若干变革和创新,而国际经济法的嬗变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WTO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制定并有效实施一套能驾驭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贸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国际经济法的宪政进路是一个极具法律理论品格和法律哲学魅力的独特的国际经济法理论进路 ,其学术源流、逻辑体系和理论意义均有梳理之价值。一、国际经济法宪政进路的学术源流就学术渊源而言 ,国际经济法的宪政进路可以上溯到近代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道德、经济、社会和法律理论。不过 ,早期思想家更多强调国际经济秩序是各国自由贸易和民主宪政的自然结果 ,而很少专门论述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法理 ,后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学者则似乎遗忘了这种自由主义宪政传统。最早把宪法思维引入国际经济法之中的是杰克逊教授。在其被喻为“GATT圣…  相似文献   

9.
秦国荣 《法律科学》2007,25(3):79-86
国际经济法乃是随着国际市民社会的产生而逐步产生的,在古代社会和近代国际强权政治体制下都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得以发轫的内在根源在于国际市民社会成员在通过相互经济合作与交流过程中为自身私人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普遍规则需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维护国际贸易与利益共同体存在的一般利益诉求.国际经济法作为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市场主体在长期的外贸合作中所形成的交易惯例和贸易规则,作为这些成员通过多边谈判所达成的彼此共守的行为准则,它所调整的乃是国家间及国际贸易主体之间的具有私法意义的经济利益关系.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则为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一、经济法是关于经济秩序的法律 经济法是经济秩序的法。经济秩序则是调节经济运行并规范在经济运行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的原则。经济秩序最基本的原则取决于制定经济计划的方法。它们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法领域出现了规则统一进程加快、国家经济主权弱化、非国家行为主体影响扩大、软法重要性增强等新趋势.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此已经有所回应,目前需要从厘清在当前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角色定位、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多利用法律机制解决经贸争端以及积极倡导和创制新的理念与规则等四个方面进一步考虑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文  李强  周薇 《法学家》2002,(1):109-115
新世纪的第一年,伴随着中国人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包括调整平等当事人之间关系、国家与外国国民之间关系、以及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不断增加,并且在逐步地协调和统一.今年我国学者对国际经法法研究的特点是以中国入世为中心,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经济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001年4月和11月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召开的国际法年会和国际经济法年会上所受到的200多篇论文中,绝大多数均涉及世界贸易组织法的研究.现将今年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鲜虹 《法制与社会》2010,(3):286-286
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我们步入了21世纪,在国际经济法发展中出现了各种矛盾,但是最主要的矛盾便是各个国家之间的那种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互相争斗情况。各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清自己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趋势与国际经济法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世界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共识.要构建和谐世界,就离不开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就特别需要发挥国际经济法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术研究主要围绕构建和谐世界的主题展开,以期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为构建和谐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路畅 《法制与社会》2010,(5):102-102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和法人,主要的调整形式就是他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深深的影响了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我们未曾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自从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经济就与世界经济变得密切了起来,同时我国的发展也牵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结构复杂的客体确立必要的方法论原则.用系统方法及其一般原则来研究国际经济法是十分有用的: 首先,要从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则来研究国际经济法.今天的国际经济法已成为协商南北之间(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南南之间(即发展中国家之间)、东西之间(即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主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经济矛盾斗争和协调合作的法律规范.国际经济法在整体上已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与传统国际法不同,它不仅包括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还包括个人和法人.其中跨国公司在法理上讲,毕竟不是传统国际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发展三阶段及其法律保护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市场经济从其形成至今,已出现三个阶段,即: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人们通常称之为“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化市场经济。市场及调节机制的发展引起法律同步演变。民商法是市场调节的基本法律保障,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经济法适应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它是国家调节的基本法律保障,国际调节的基本法律是国际经济法,它同国际民商法、各内国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相协调,维护国际化市场经济秩序。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推动整个法律体系的变革,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法律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和调整的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而突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由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涉及面极其广泛,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它尚处于幼稚或创建阶段;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但是,国际经济法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它是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国际经济秩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法是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及该学科的体系和范围认识尚不一致,但中国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马德里举行了由"通过法律争取世界和平中心"组织的第九届世界法会议。来自128个国家约3000名法律学家出席了会议;它们第一次主要关心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以及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出席一个国际法学家会议。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在给会议的贺电中说,法学家们由于考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它通过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通过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任务,从而保障我国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实施,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