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新书部分摘录文化市场要狼鹿共舞美国一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野鹿群,吸引着狼群。狼以野鹿为食物,跑得慢的野鹿就被狼吃掉了。后来有一任总统为了保护野鹿群,就调动部队把狼群歼灭掉了,给鹿群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结果野鹿体态也发胖了,传染病也增加了,最后这个种群越来越退化了,快维持不住了,这才明白,还得把狼群引进来,恢复生机。对文化领域来说,这个"狼"就  相似文献   

2.
王增勤 《世纪桥》2009,(8):17-19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曾多次给部属讲过家乡的一个民问故事:“成都有条坡路,一只狼经常隐蔽在坡路附近。每当一个推平板车的人将车推到半坡时,那只狼就一下子跳出来,照准推车人的腿上咬去。因为是在坡路上,推车人如果一撒把平板车就会滑下去,满车的东西就会摔毁,这时候,推车人放也放不下,跑也跑不掉,最后十有八九都会被狼吃掉”。刘伯承说,狼为什么能成功地将推车人吃掉呢?因为它非常善于捕捉战机和找准敌人的弱点,然后下口既猛又狠,这就是“狼的战术”。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2,(24):50-5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孝文化。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12,(24):50-5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孝文化。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相似文献   

5.
自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以来 ,国内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的文章便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 ,其中 ,研究先进文化的专题文章也为数不少 ,现就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述评。一、关于先进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学术界没有异议 ,因为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文化纲领和党成立 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即“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  相似文献   

6.
洞庭一角     
一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  相似文献   

7.
王琦 《新湘评论》2007,(9):23-25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的趋势.正由指向疾病的医学转向指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吴仪同志曾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愿读者从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8.
杨丽 《奋斗》2013,(10):29-30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还形象地指出“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这标志着国家把文化创造、文化创意、文化创新提到了一个很高的角度。富裕县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和中国漫画艺术之乡,漫画艺术一直是其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当前,如何把文化创造、文化创意、文化创新融入到富裕漫画发展中,把漫画事业推向漫画产业化方向发展轨道,谋划好漫画文化这个大产业,叫响漫画文化这个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上去掉,应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引发全社会对教育方式的关注,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基因嵌入下一代人的心灵呢?为何要学习经典文化 “经”就足经常,“典”就是典范,“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经济形势的时候,有一个比喻很流行,那就是“三驾马车”。这个比喻把本来庞杂无比的国民经济,简化为“投资、消费、出口(其实是净出口)”三驾车,很形象、很生动、很好懂。派生出来的一个效果.就是把国民经济管理或“宏观调控”也看得像赶马车一般。这里一鞭子,那里一鞭子,经济就跑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曾多次给部属讲过家乡的一个民间故事。他说:“成都有条坡路,一只狼经常隐蔽在坡路附近。每当推平板车的人将车推到半坡时,邪只狼就一下子跳出来,照准推车人的腿上咬去。因为是在坡路上。推车人如果一撒把,平板车就会滑下去,满车的东西就会摔毁,这时候,推车人放也放不下,跑也跑不掉.最后十有八九都会被狼吃掉。”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这是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宣泄一己情绪的“恶搞”文化在这个时代风行,究竟是经典褪色的原因,抑或压根就是结果?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0,(21):69-69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为了打到一只狼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原来,这旬俗语的本来面目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由于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读音有了变化,就像今天的川渝等地还在把“鞋子”发成“孩子”音一样,才导致了误传……  相似文献   

14.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文化,否则将会失去其灵魂;也不能没有文化品牌,否则将会丧失其个性。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它能使世人迅速记住这个城市的名字,并能长久地吸引世界的目光。宜昌有没有自己的文化名片?答案是肯定的:屈原就是宜昌的一张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5.
“狼和小羊”的故事,恐怕是一个普及得不能再普及的寓言故事了。狼要吃羊,先要包装一下自己,披上羊皮,然后花言巧语去迷惑欺骗善良的小羊,待小羊完全丧失警惕后,便乖乖地成了牺牲品。在古代许多神话故事中,妖魔鬼怪要吃人肉,喝人血,总要扮成人的样子,与你交朋友,套近乎,待你真把他当作同类的时候,他就会一口把人吃掉。 臭名昭著的法轮功邪教头目李洪志,正是一只披着“神皮”的狼。不管这只“狼”说得多么好听,在光天化日之下“吃人”的事实,是掩盖不住的。 一个是花季少女,一个是12岁的孩子,就因为迷失在法轮功的邪说中…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一般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身份证上的,一个是网上的。“你还是叫我‘重庆冰锅’吧。”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委员吴元兵更喜欢这个“身份”。“重庆冰锅”是“重庆老街历史文化群”的管理员之一。2011年4月,一批重庆的民间文保热心人士,自发筹建了这个老街QQ群。  相似文献   

17.
狼群的相处     
陈勇 《党课》2012,(12):70-70
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融。  相似文献   

18.
厉以宁教授提出一个著名的经济观点叫“鳗鱼效应”,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回来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只有一个渔民每次捕回来的鳗鱼还活蹦乱跳,他因此而成为一个富翁。直到他身患重病不能出海,才把奥秘告诉儿子:原来他的船舱内放着适量鲶鱼。因二者生性好咬善斗,为了对付鲶鱼的追逐,鳗鱼被迫加大运动,在争斗中生存下来。在美国一个岛上,曾发生过这样一段狼与鹿的故事:二者同居岛上,时常有鹿被狼吃掉。政府为了保护鹿群,便采取措施赶走狼群。然而,鹿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减少,冬季暴风雪来临,鹿竞濒临绝迹。无奈政府只好又放狼入岛。在狼的追逐中,鹿群又奇迹般地强壮兴旺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读了《为什么读经典》,我方明白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赵明华 《学习导报》2013,(14):21-22
我从小深受原生态瑶族文化的熏陶和洗礼,那时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长鼓文化。我是第三代长鼓舞传承人,大伙都叫我“长鼓王”。在全国上下都在探讨各自梦想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也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说出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