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6年,印美两国就签署《后勤保障协议》达成一致,从而克服了制约两国技术交流及防务产品采购中的一大难题。莫迪执政以来,印美在妨碍双方安全合作的诸多问题和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使得两国安全关系更加紧密。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两国在后勤保障协议上的博弈和突破入手,透视两国安全合作上已经取得的进展,分析未来安全合作的前景及面临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5年7月访问华盛顿,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民用核合作协议,把两国的民用核合作列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议程。今年3月初,美国总统访问印度,两国又签署了旨在划分民用和军用核反应堆的核合作协议,规定22个核反应堆中的14个为民用,其余的8个为军用,前者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制度,后者为印度的核武器生产设施,不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检查。根据这一协议,印度必须将民用核反应堆与军用核项目分离,然后才能得到美国提供的核技术和燃料。要使这项核合作协议生效,需闯过三关: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印度与国际原子能…  相似文献   

3.
9月11—13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等进行了坦诚、友好和富有成效的会谈,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哈友好合作关系的协议和文件;中哈两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深两国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哈两国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萨克斯坦过境货物的协定、中哈两国国防部合作备忘录和中国气象局和哈萨克斯坦水文气象总局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并举行了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国界的协议》批准书的证书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4.
自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越中两国签订了20多项协议,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两国贸易的发展,又使两国边境省以及边境口岸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两国边民文化交流也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美印两国外长与防长在印度举行首届"2+2"会谈,并签署了若干协议,双方承诺在安全、反恐、战略等领域加强合作。美印两国达成的《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让印度在国防科技以及军事技术转让方面获得了美国的支持,这也表明了美印两国强化防务安全合作的决心。从长期来看,美印两国深化安全合作的总体态势将继续强化,但是两国安全合作的前景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没有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成员往往成为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制裁对象。中印两国向对方提起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正好体现了这种局面;目前,中印两国均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不同的是,中国不仅是遭世界各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遭印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中印两国都比照《1994年反倾销协议》制订了各自的反倾销法律法规,但出于两国不同的国情,两国对《1994年反倾销协议》的理解又不甚相同。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反倾销法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和威慑作用,我们有必要对两国反倾销法作一个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及其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003年6月18日 ,中泰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 ,中泰两国将从2003年10月1日起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蔬菜和水果产品进出口的零关税。中泰两国蔬菜和水果贸易共涉及188项产品 ,其中蔬菜产品为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如萝卜、甜菜根)等108项 ;水果产品为食用水果及坚果等80项。上述两类产品在中泰贸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海关统计 ,2002年我国向泰国出口的蔬菜和水果类产品分别为847万美元和1372万…  相似文献   

8.
(一)中巴两国建交,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 1974年3月,埃内斯托·盖泽尔总统就职后,就决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探讨建立两国关系的可能性.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应邀访问巴西,双方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15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友好关系史开始了新的篇章.两国关系35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在2002年9月达成了《2004年共同开发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旅游资源》的协议,对黑龙江沿岸的旅游资源进行建设与开发,这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旅游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是黑龙江省的旅游业走向俄罗斯市场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印度与阿富汗两国领导人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标志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正式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下,印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密切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升,这将对地区经济与安全等产生复杂影响。印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俄高科技产业合作已成为发展对俄经贸的一项重要战略内容、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在中俄经贸关系中居先导地位。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中俄产业科技大合作.必将有力地促进两国经济及经贸关系的大发展。为此.本文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俄罗斯的产业技术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提出了西部地区拟重点规划的30项中俄产业科技合作项目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中俄产业科技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面对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构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较多地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经贸合作是个薄弱领域。普京执政后。对华关系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考虑到普京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方面。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迫切感.因此、他的对华政策将具有务实性和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特点。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和削弱中俄政治关系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中俄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俄经济的复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为把中俄经贸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应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一)要统一认识.即认识到中俄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鉴于此.才需要我们将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水平;(二)要有一个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长期战略规划;(三)要上大项目:(四)加强对俄高科技合作.如在哈尔滨市与俄共建“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中心”; (五)大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鼓励并推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合作。如吸引俄资本与技术参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应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特别应指出的是:没有我方与俄远东地区融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和韩国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积极寻求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国经济技术合作虽一波三折,但双方都在努力探索,从两国经济合作的动因、特点和发展轨迹不难看出,两国经济合作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中俄贸易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两国间的经贸交往源远流长。但两国贸易结构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时期,中俄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我国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对俄贸易结构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free-trade agreements that integrate profoundly asymmetrical economies in simultaneously benefiting the more powerful nation and exacerbating inequalities within and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volved. The latest in a series of such agreements in the Americas, the Dominican Republic and Central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DR–CAFTA), opens up the economies of these small nations to US investment and exports, a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r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weak labour legisl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South–South trade agreements offer a far better alternative for countries with weak institutions and little economic or political leverage.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要介绍中越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产业及贸易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方面分析两国经济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最后阐述政策、人民币升值和越南的第二次产业进口替代等因素对中越经贸关系前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相互保护投资的主要法律途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尤其是自由贸易协定在对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投资等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与双边投资协定并存的局面。为了加速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决定先行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作为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中日韩投资协定》构建的基本原则、具体条款的设计、与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解体后,俄乌转变为两个相互间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独立国家。由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地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乌克兰优先发展的对外政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和军工领域的合作进程发展缓慢。从长远来看,发展两国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是符合两国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各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一些有利于区内经贸合作的变化我国“十五”时期对外开放将进入新阶段。尤其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俄罗斯与东北亚国家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并把扩大经贸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朝鲜将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进一步与韩国实现和解;蒙古新政府将继续实施“多支点”外交政策,并首先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本在与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将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20.
How do countries’ action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affect their reputations? We propose that, particularly when evaluating countries about whom individuals may have few prior beliefs,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may hold particular sway in establishing countries’ reputations. Specifically, if a relatively unknown country joins an organization with a country that has a good reputation, individuals will judge that original state to be less risky; if the better-known countries are generally perceived to have a bad reputation, the less-known state will also look more risky. This article presents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in which individuals are asked about the weight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ir perceptions of countries’ reputations. Subjects would randomly receive a prompt about a country’s domestic policy reform or its ties to other countries via economic or cultural agre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ates’ international ties play a role in assessments about country reputations. We also examine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is finding. Lower risk associated with agreements with good countries is largely a function of anticipated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the higher risk associated with agreements with bad countries seems to be more a function of anticipated political closeness betwee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