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阶段性的理论成果;第二个视角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题,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个视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以及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要求.  相似文献   

2.
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主体自觉性和核心理论命题的内在逻辑关联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对自身历史上"左"的错误、对马克思主义与各自传统文化关系的不同认识是形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两个诱因.这导致"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历史结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旨归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问题,在这一历程中生发出三个亟待解决的关键论题,它们分别从三个维度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真意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什么化";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离"了什么。深入分析和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这三个命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我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探索并精彩解答了四大时代课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由此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随着新的形势发展,一个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开始浮出水面,那就是"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怎样建设民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使命就是要像回答前面四大课题一样,集中而全面深入地回答这一时代新课题,并形成新的完整概括和重大理论创新,这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年份,也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份。为系统和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辩证演进的历程。建国后近三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探索中历经曲折,又在曲折中艰难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捍卫与创新之中辩证前行,最终在传承与升华的辩证中形成了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规律"、"两条原则"及"三组张力"的基本经验值得继续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窦凌 《学理论》2013,(28):44-46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关系对于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关系的研究存在"重中国化,轻时代化"现象,原因之一是对"两化"关系认识存在偏差。基于理论界对"中国化"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程度,目前要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两化"关系,需要弄清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及其思想脉络、中共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现实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两种可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的成熟与确立。毛泽东思想开创了这一理论范式,邓小平理论发展了这一范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这一范式,科学发展观则标志着这一范式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不仅不会束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而且将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层实践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自觉。作为一种政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价值-信仰、认知-解释、行动-策略三个层面与社会主义的各个历史时期皆有对应的实践。"站起来"时期集中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设运动的创造性建构;"富起来"时期通过思想解放、理论开创和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持续推动;"强起来"时期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进程体现了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科学解读"中国特色",前提在于把握解读"中国特色"的关键词,核心在于弄清楚"中国特色"的内涵、外延、实质,目的在于获取"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探析可知:就内涵而言,"中国特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色彩和风格;就外延而言,"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特色"的有机统一;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长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及其科学把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理论体系中的三个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等,都要有一个整体性认识.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要处理好该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索全球化大趋势中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生长点;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中国这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的突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和谐世界"论与"和平发展"论,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合作和制度交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现实指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出发,反复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能变、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能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一方向不能变,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价值。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重大课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党的建设上所凸显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思考与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与贡献。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中国化概括;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标准的中国化阐释;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体系的中国化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90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深入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5,(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出发,进行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思想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述一脉相承,而且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条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是: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特色,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中.  相似文献   

18.
<正>正值举国上下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方兴未艾之际,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和辽宁省委党校于2015年7月20—21日在沈阳联合主办以"‘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来自全国党校系统、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等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内在逻辑和理论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19.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着眼点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的事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的事情,是立足中国最大国情的事情,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事情,是实现大国成为强国的事情,是符合未来发展且必然能成功的事。因为它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坚定信念,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目的与归宿、桥梁与动力以及衡量标准。当下要在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必须有高度的自觉自信,必须推进"两个革命",必须具备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必须尊重和坚持真理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王刚 《理论视野》2014,(4):21-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和何以实现"的问题。对这个"元"问题,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时,不仅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而且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需要"和"如何实现"两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同时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元"问题作了后续拓展,即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