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不足。“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对于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广西来说意味深远。当前广西经济发展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广西处在承接东部省份产业转移的最佳梯度;二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这就意味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已经纳入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说: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与韩国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顺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趋势, 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因此,分析韩国未来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趋势,合理规划山东半岛未来需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山东半岛有效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对于加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广西信息产业面对东盟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全球经济结构新一轮调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梯次转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逐步推进,东盟经济圈的形成,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几大历史性机遇叠加,千载难逢,广西面临着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的极好机遇。但是,广西信息产业在充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广西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日韩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山东政府顺应这一趋势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将通过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县,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制造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应采取何种策略是理论界要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认为北部湾人口控制困难、教育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人才引进困难而智力流失不可避免,是采取本土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战略的依据。要大力发展教育,营造良好的用人与人才流动环境,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俄罗斯加入WTO、全面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我国实施东北振兴和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为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实现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带来诸多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为此,黑龙江省应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对俄经贸合作实现"五个"转变,打造完善"三个"平台;打造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大高地、第一大通道、外向型产业大基地,构建高层次的对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大平台;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扩大自俄进口规模,增加保税区,完善对俄营销网络,创新管理与服务,建设对俄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现象由来已久,也是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而在广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按照专业化原则与产业链链接关系形成的各种产业配套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自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两千年来,广西北部湾地区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海上对外开放,迎来了四次发展高潮,各阶段相互衔接、逐次推进并走向快速发展态势。探寻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客观进程和规律,可为当前广西北部湾加快开放开发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同;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墨西哥与中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导外资流向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成为外资聚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目前中墨两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经占两国各自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加工贸易对改善两国出口结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墨西哥和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强化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动态优势,是两国利用外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达成的"东盟与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给广西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二者相较,机遇大于挑战。广西要通过发展服务业、对越贸易、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工程劳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等促进对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加快广西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颖 《东北亚论坛》2008,17(1):88-92
对俄罗斯发展国际ITO做SWOT分析,其优势突出体现在大量高素质IT人才和国家对IT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劣势表现为国内IT产业规模不足和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机遇表现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发展动力以及俄罗斯主要软件出口市场北美和欧洲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挑战表现为印度、中国等国在国际ITO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内产业调整亟待解决。俄罗斯在国际ITO市场将成为有竞争力的一极。  相似文献   

14.
广西信息产业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取得了跨越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和效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信息产业SWOT分析,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广西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媒体,特别是广西的电视媒体,如何充分利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的重要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文化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的俄罗斯石油工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俄罗斯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0年底,探明原始石油可采储量约为310亿吨,预计尚未探明远景储量为450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俄石油工业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而发展壮大则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多年来俄石油工业从国家垄断到开放市场,从国家调控到无序竞争,从无序竞争又到国家调控、规范市场,经受了国际、国内石油市场强烈的震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俄石油工业目前距建成一个公平竞争、规范化的石油市场还有一段距离,21世纪俄石油工业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葛兵 《东南亚纵横》2008,(10):89-92
广西锰矿资源极为丰富,但从锰业创造的经济总产值来看,广西锰业并未获得与锰资源储量相对应的经济地位,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地区竞争优势。因此,要做大广西锰业的规模,通过发展创新集群使广西锰业获得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使广西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转化为长久造福百姓的经济优势。提高锰业对广西经济的贡献率是广西矿产资源开发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开发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要工作,既需要对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改进补充,也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应从人力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互动的角度研究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性方案,推动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位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40多万.2008年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正式宣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正风生水起,日新月异,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CAFTA进程中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在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地位,实现双方物流通道、“通关便利化”管理、物流信息资源、物流园区、物流管理体制与机制、物流专业人才的对接是实现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