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图们江流域开发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以来 ,日益显示出联合开发、建立跨国自由经济区的必要性。通过自由经济区的设立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国在原料、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各方产业结构的互补因素 ,实现优化组合 ,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韩两国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产业合作将逐步发展为主要的合作领域 ,这种合作是以技术为纽带 ,包括资金、设备、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投资合作 ,双方在产业技术方面各居优势 ,可以互补互利 ,必将极大地增强双方合作的潜力 ,产生可观的效益。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 ,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将成为东北亚国家间跨国经济合作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祁怀高 《国际安全研究》2013,(2):88-103,157,158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中国的东北亚周边安全环境进入动荡和调整的新时期。由于朝鲜领导人更替,地区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脆弱,东北亚政治安全环境趋于敏感;由于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升温,朝鲜半岛军事对抗事件频现,美、日、韩进行系列军演,东北亚军事安全环境趋于紧张;由于东北亚各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势头,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速,东北亚经济安全环境趋于积极。鉴于东北亚安全环境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东北亚外交仍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东北亚外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中国的东北亚外交要以地缘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缘政治正向发展。其次,中国要以六方会谈机制化为基础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未来六方会谈机制化在组织体制、组织成员、惩戒机制等方面要有新的思路。最后,中国要推动中国倡导的多边制度与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在东北亚的兼容共存。  相似文献   

5.
环境产业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日、韩、中、俄、蒙各国的环境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层次,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所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东北亚环境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有利条件。目前,东北亚各国政府间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双边、多边及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合作已成为东北亚环境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各国间的政治关系日益改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发图们江、进一步扩大区域内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促进本区域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已成为东北亚各国的共识。东北亚各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参与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的基本策略。今后,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将会不断增大,合作前景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7.
我国辽宁省东部地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同处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双方在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货币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主要经济资源方面存在着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双边资源开发与互补优势,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实现双边经济资源合作利用的有效途径,必将推动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东北亚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成为区域内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积极展开了交通物流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东北亚区域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管道等交通物流体系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建立一体化交通物流网络,将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和价值链开放布局的转型升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互补性是产业链分工优化的基础,中间品贸易是这种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的纽带,以我国制造业产业的中间品贸易特征来定位产业链国际化布局的区位布局,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变化反映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的基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间品贸易网络特征则揭示了产业链分工的区位选择方向。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创新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的模式,把控产业链分工国际化的节奏,平衡发展,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避免我国经济出现产业空洞化。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地区已与欧盟、北美一起成为三大国际贸易圈之一,而我国又是东北亚经济增长的中心。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体系与各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规模密切相关,并随着跨国公司物流体系的变化而急剧变化。为了应对进出口货物量的增长和竞争东北亚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各国纷纷制定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市场和成本要素来看,我国具有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优势,加上跨国集团已把我国视为“世界加工厂”,纷纷建立国际采购和加工中心,这些非常有利于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东北亚物流体系;但还有很多制约我国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因素,需要尽快克服。  相似文献   

11.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合作,对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区域内物流中转速度、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东盟物流业的发展与合作离不开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本论文将探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与合作的法律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七方协调会、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深入发展,处于多区域合作框架下的广西无疑迎来了一个加快对东盟开放的大好机遇.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下,广西要提高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还必须要以经济整合理论为指导,有针对地制定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南贵昆经济区与泰国、柬埔寨近邻,并与越南、老挝、缅甸3个国家山水相连,而广西南宁又与北部湾水域相连.地缘的优势对促进南贵昆区域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该区域与周边国家的政府、产业、科技、生态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经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东盟10国领导人于2007年11月20日在新加坡签署《东盟宪章》,这预示着东盟共同体将正式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在次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该区域内相关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笔者不揣浅陋,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与注意事项,及广西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5.
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共同挑战,而且也有互补性,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因此开展中印信息产业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国该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应当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重点加强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日本环境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产业是改善环境和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促进日本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激活其地区活力的强大动力.目前,日本的环境产业已从少数产业部门扩展到几乎所有产业部门,未来将同汽车业和建筑业并驾齐驱,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促进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强化环境法规的限制,推动经济政策的绿色化,完善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发展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和粮食主产区,曾经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并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大业的战略推进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渐滞后,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与此同时,东北粮食主产区也陷入了以“农民卖粮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困境。面对这一综合性的经济危机,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随后又采取了加快体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质变为新型工业基地,裂变为现代装备基地,提升为科技产业基地,成长为生态农业基地,发展为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体系,并将进一步拉动和规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南宁市会展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峦 《东南亚纵横》2005,(10):58-60
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由许多个人、单位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集体性物质、文化、信息交流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它包括各类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地方及民族节庆、文化艺术表演、竞技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提升以及突破环境资源限制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说明虽然中国创意产业有着雁形模式发展的一般特征,但是内容和实质却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特殊性可以使中国不依赖国外相对成熟的模式,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智力资源,超常规地实现产业发展和优化布局,并以此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