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毒品犯罪防治具有特殊性,其中宗教因素能够发挥其防治毒品犯罪的社会控制功能。宗教对有关毒品违法犯罪问题持有否定性态度,这对西部民族地区防治毒品犯罪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法律规范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复杂的民族状况决定了对少教民族地区的犯罪控制具有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殊性和难度,这就要求在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要注意研究该刑事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适用的特殊问题,处理好国家统一的刑事政策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关系.对轻罪、重罪的不同犯罪,结合少数民族犯罪的特点和少数民族犯罪人的个别情况,做出同时具备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不同处遇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少数民族犯罪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犯罪如何实现司法控制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严打问题、非犯罪化与轻刑化如何实现问题、如何对少数民族犯罪进行矫治问题 ,提出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具体处理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复杂的民族状况决定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进行矫正的特殊性及难度,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矫正既要考虑到国家法律的一元性,也要考虑到民族民间文化为犯罪矫正提供的多元化进路。不论是精神性矫正模式、社区性矫正模式还是正式性矫正模式.都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同胞设计具有民族特点的犯罪矫正机制,使犯罪矫正工作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获得更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治理理念、互动理念和谦抑理念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基本理念,分别是对统治理念、专治理念和扩张理念的超越。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质上是要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大理念贯彻到犯罪控制当中。其中,治理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立法控制上,需要针对少数民族犯罪制定刑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互动理念主要表现在司法控制上,需要将少数民族犯罪纳入刑事和解的范围;谦抑理念主要表现在社会控制上,需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良习惯法资源和民间自治组织在犯罪控制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坚持政治建警,加强人民警察队伍政治思想建设,坚持党对警察队伍的绝对领导,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所决定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边境线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担负着民族地区的治安稳定和政治稳定的重任。因此,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政治建警,提高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对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宗教慈善组织广西佛教济善会为研究样本,对宗教慈善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社会意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管理创新视域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规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的特殊情境,少数民族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除具备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危害特征的共性特征之外,还需把握地缘性和血缘性犯罪组织突出、文化领域的意识控制、对抗性突出的个性特征。新形势下,原始性暴力减弱而隐形暴力增强、组织结构智能化、政治利益减弱而经济需求增强的特征演变也需引起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认定需要自身的思路建构,包括妥善处置刑事司法政策的内部张力、方法论的运用以及特征认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族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还有不少困难;二是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民族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三是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作为“西化”、“分化”我国的突破口,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一些地方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还比较猖獗。我国在宗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民族地区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基础教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要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功能的角度论述了基础教育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只有真正重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才能克服民族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同时更好的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分别处于中国和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源头活水的地位,虽然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在致思取向和架构社会上仍有很多的相通相融之处:老子和赫拉克利特分别用“道”和“逻各斯”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旨在寻找一种囊括宇宙万有的概念;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使用“仁”与“德性”、“知”与“知识”等概念,来表达相似的道德主张和人生价值;荀子的“明分使群”社会建构观念与柏拉图的“分而治之”的理想国理念,均渗透着既“分”且“一”的社会和谐观等。研究中国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相通相融之处,寻找两者共同具有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加深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2.
Chinese ancient social ideals theory first appeared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They show the longing for a better society of people suffering continuous war in the Warring States era.These doctrines include “Datong” visioned by Book, Benevolence pursued by Mencius, “A small Utopian society” longed by Lao-tse, “D's World” pursued by Zhuang zi, “One World” craved by Mr. Yuchi, “Catholic society” advocated in Lushi-chunqiu. “Sharing the world together and enjoying mutual benefit.” designed by Six Secret Teachings. These doctrine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 rulers of the ideal society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 public mind , people loving each other and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 achieving wealth sharing, so as to ensure the social well-being and harmony. They share similarities with western socialist doctrines laying emphasis on “selfless” and “communism”. Nowadays, the Chinese Dream can absorb many valuable and thoughtful resources from them.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体系关系到社会主义成败。苏共执政74年间,总体上看,构建和固守的是"权力过分集中"的畸形权力结构、"武大郎店铺"式的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既得利益集团所形成的阻碍机制、高度固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工具性的同体监督体制等。这些既是苏联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标志,也是苏共亡党亡国的制度性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则不仅从经济体制上而且从政治体制上不断推进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的改革转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勇于担负起历史使命,在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青春活泼的一笔。继承着前人所托付的历史重任,承载着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前所未有的良好物质条件和制度优势下,只有通过“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炼就过硬本领”,才能实现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只有通过“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锤炼品德修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针对青年的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新时代中国青年已经开始展现出爱国、立志、勤学、修德、创新、笃实的实践理路,这必将推动当代青年逐渐成长为既能够坚持理想、不忘初心,又能够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新时代弄潮儿。  相似文献   

15.
Since modern times,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Chinese youths have dared to shoulder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Inheriting the historical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predecessors and carrying the ideal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pursuit of a better lif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is becoming a force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unprecedented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nly through “establishing lofty ideals”, “raising courage to struggle” and “practicing excellent skills” can the unity of ideality and reality be realized. Only by “loving the great motherland”,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and “refining moral character” can the unification of personal and social values be realize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al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hinese youths in the new era have begun to show patriotism, determination, diligence, moral cultivation, innovation, and pragmatism.This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youth to gradually grow into talents who can adhere to their ideals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灾难。我国的恐怖主义犯罪主要是由民族主义引发的,突出表现为西藏“独立”和新疆“东突”问题。在防范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中,政治和刑法手段只能治标,而社会政策才能治本。通过完善和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经济、语言、教育、移民和宗教等社会政策,瓦解民族型恐怖主义犯罪思想基础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集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思想资源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起点是消除贫困,经过百年探索,形成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分配体系,超越了西方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分配方式。共同富裕是动态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自身实践的现代化概念和理论框架。这一中国式现代化分配体系是 以党的领导为力量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组成,开辟了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The experiment on the drug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 in China started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from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US “Daytop Mode” in Yunnan Province. With the increasingly relapse rate of drug users and the deepen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purchases services, many places like Shenzhen hav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o-drug Community”, aiming to explore the indigenous experience on community treatment. After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community drug control work, taking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and path of the Chinese Mutual Aid Therapeutic Community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It finds that external supporting system needs to be construc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rehabilitation. Meanwhile, by stimulating the changing motivation, strengthening cognition behaviors, rebuilding supportive family relationship on the individual level, as well as providing the support from peers, colleagues, and self-organization and positive culture on the environmental level, social workers can help drug users from exclusion to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戒毒治疗社区实验始于20世纪末“美国戴托普治疗模式”在昆明的移植。随着戒毒者复吸率的持续上升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化,深圳等地于21世纪初提出“无毒社区”概念,尝试探索治疗社区的本土经验。在回顾中国社区戒毒历程后,文章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探究社会复归理论下中国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实务路径。研究发现,在戒毒者回归社区的自立自强中,需要积极建构互助型治疗社区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透过个人层面的激发改变动机、强化认知行为、重建支持性的家庭关系,以及环境层面的同辈互助、同事互助、自组织互助、正面文化营造等实务干预路径,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戒毒者实现从“排斥”到“复归”。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宗教、同辈团体、大众传媒等,应结合实际提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如传承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优先发展民族素质教育;提高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旅游业带动政治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