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悠悠异乡情     
春节之际快到了的时候,绿衣使者又送来了一张来自安微的包裹单,一袋10公斤的上等花生和一箱花生油。我家收到这样的礼物已历时8年.年年一样。这是一份来自他省异乡的人间真情……那还是12年前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家正宴请亲朋好友及几十名帮工,庆贺新房落成。正当大家喜气洋洋,就筹交错之时,一名穿着破烂,脸色憔悴的中年男子站在我家门口。满面春风的娘,对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人认为晦气,命我把他赶走。我走到门前,还没有说话。那个形似乞丐的中年人用低弱的声音问我“可以给我一碗饭吃吗?”我忘记了娘的命令,赶紧答道可以!怎么不…  相似文献   

2.
马荣华 《政策》2000,(4):42-42
古罗马诸神中有个雅努斯神,长着两张脸,两张脸朝着两个方向。雅努斯站在门口,就可以同时朝里看和朝外看。罗马人将一月份取名为雅努斯(janus),用来纪念这位神。罗马人对雅努斯的崇敬表明了人类早在远古就重视双向思维,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我国古代流传的《塞翁失马》的故事,阐释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理。也是教人遇事多从对立面思考,学会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它要求人们的思维超脱常规、常法,构想出两种或更多的反题。希腊人把逆向思维称作“悖论”,即指与普遍接受的观念相对立的东西。辩证法认为,逆向思维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田军 《人民公安》2006,(23):35-35
一直以为,标语就是一种浓缩的文化,寥寥几个字就能把含义表达清晰,比如说农舍墙上的“少生孩子多种树”、“发家致富,多养家畜”等,语言直白,一看就懂。城市里同样也有不少令人过目不忘的标语,比如“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天天看,天天读,自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途中即景     
很小的时候,有个游走四方的湘南龙姓木匠在我家做了几件小家具。时隔十年后,又有一个年轻的龙姓木匠来到我家,为长兄做了几件精致的结婚家具,家人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走时,年轻的木匠才自报家门,原来他是那个龙木匠的儿子,说外出务工的头一站,离开老家就直奔我家而来。父亲很惊讶,说:“钻进大山半天就能找到我家,你又不是轻车熟路?”  相似文献   

5.
“你看这是什么?”付总经理用手指在被拉开抽屉的内侧摸了摸,把抹黑了的手给站在旁边的张队长看了看,脸也随之沉了下来。“这……”还没等张队长回答,付经理又走到了屋子的立柜边上,在上面又用手摸了一把。显然比刚才要好了许多,但这也并没有从他的脸上得到肯定的表示。“我说过了,不光要表面整洁,看不见的地方更要整洁,快点再擦一遍。”付经理边摸边说道,此时的张队长也来不及太多的解释,立即让队员们用抹布把屋子的小角落再擦一遍。这是河南省安阳市保安服务公司开展的“物要整洁”活动中的一幕,而担任此项活动领导小组的组长就是安阳保安…  相似文献   

6.
奶奶的祈祷     
前些日子,我家老叔和张奶奶家的顺子叔各买了一辆“大黄河”卡车。为了让奶奶参加保险,我把大道理一条条摆出来,讲得我口干舌燥,但任你千言万语,奶奶却有她的主意。这天,张奶奶到我家来,我一看她进来,便气呼呼地出屋了,据说,张奶奶过去跳过“大神儿”,近些年虽比较安份守己,可我对她仍没有好印象。这些日子,她天天往我奶奶这儿跑,也不知这两个老太太整天嘀咕啥。  相似文献   

7.
孩子与“情歌”顺清上个星期,去朋友家串门,朋友有个一岁零八个月的儿子,活泼可人。话题自然很快就围绕着这位“小皇帝”了。“孩子是自己的好!”,在讲述了一系列有关儿子的“奇迹”后,夫妻俩让“小皇帝”站在我们中间,表演一支歌。“小皇帝”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的一天中午,家住北京的刘先生在左安路,上了36路公共汽车。快到体育馆路的时候,刘先生发觉有人摸他的裤兜,抬眼一看,身边站着两名男青年,其中一“黑长脸”的手正伸在他的裤兜中,见被发觉,讪讪地收回手,与旁边的一个‘小白脸”交换了一下眼色,又盯住了前面的一个女乘客。这次,他俩偷出了一个钱包。汽车驶入体育馆站,车门一开,两个贼就匆忙下车了,刘先生也悄悄地跟下了车。两个贼躲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屋檐下,“黑长脸”从钱包中取出一沓人民币,数了数,递给了“小白脸”。看到这一切,刘先生用手机拨通了北京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9.
周末,老婆很舒服地躺在床上看杂志,儿子在厅里的地板上玩玩具,我提一本书无处可坐,也只好上床。因为我家没有沙发,一室一厅,室,小得只摆下一张大床一台电脑;厅,自然也小,不摆沙发可以让儿子和他的数码战队超人怪兽之类有更宽广的拼杀的疆场,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家”是租来的,短暂的一个栖身之所,哪有心思去布置? 造成这一现状除了老爸我没有能耐之外,还要怪儿子来得太突然。其实也就只是不到一个小时的忘乎所以,儿子他就趁虚而入,在老婆的  相似文献   

10.
从地狱天堂说起这一天,牧师请教上帝:什么是地狱,什么是天堂?上帝带着牧师来到一间房子里。房子里围着一张圆桌坐着一群人,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带有长长手柄的汤勺,圆桌上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炖肉汤。可是,因为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铁路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发生在旅客列车上的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猖獗。请看笔者摄取的几个小镜头: 镜头一,广州开往郑州的244次直快列车刚在汉口站停车,突然冲上去10多个手持棍棒、菜刀、杀猪刀的歹徒,其中几个人踩在座位上挥动着凶器大叫道:“不准动,谁动就宰了他!”其余的歹徒迅速把旅客放在行李架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补丁     
不久前,女儿的一双磨砂皮鞋放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那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的新鞋,上脚没几天就不能再穿,女儿难过得哭了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鞋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上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更对称,不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又不影响穿着。”我还是不太理解,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我把鞋丢下走了。第三天下班我顺便去取鞋,一眼就发现了那双鞋,鞋子…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2月5日,手术后的“爬行女孩”刘艳丽紧紧抓住一个中年男子的手.含泪说道:“阿呆叔叔.我要回到我家的门口.站着让你给我照一张最最美丽的照片……”这个叫阿呆的叔叔是位酷爱户外运动的驴友.与刘艳丽素昧平生。3年前,阿呆在美丽的后武当山上拍下一张绚烂的风景照。照片里一个模糊的“黑影”让他受到了莫名的震撼——拉近镜头.“黑影”原来是远处窑洞门口爬着的一个女孩,一双绝望的眼神无助地凝视天空。这个女孩就是刘艳丽。  相似文献   

14.
母金玲 《人民公安》2006,(24):52-52
刘江华是个“火炮儿”性格,我第一次认识他,场景很有点儿喜剧。那天,派出所搜捕嫌疑犯搜到了我家。深更半夜听到重重的敲门声和叫喊声,我一个单层独户的,哪敢轻易开门。那时我调公安局才几个月,又一直待在机关,对派出所的人根本不熟。没想到这更增加了我家窝藏罪犯的嫌疑,门外的声音分贝愈来愈高。急迫中,我打“110”到局值班室,辗转获知情况的刘江华急赶到现场;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进门第一句话竟是:“我们例行公事,请你配合一下。”随即手一挥,七八个大男人散到各个房间搜开了。我好不气恼又不便发作,拉下脸冷眼以对。他却更显沉稳,站在一…  相似文献   

15.
“今晚干嘛?”“看电视,还能干嘛?”“要不到我家打麻将?三缺一!”“行,吃了晚饭就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云南省嵩明县青年李秀辉却与书无缘——家里没什么书籍,也没有报纸,偶尔有两本《女友》、《知音》、《打工妹》、《故事会》之类的通俗读物。以上对话发生在读书日当天下午,李秀辉准备吃完晚饭就直奔朋友家里打麻将。“反正输赢也就那么几个钱,这回你赢下回我赢。不然还能干吗?没其他活动可以消遣啊!”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游戏     
记得还是孩提时,每当偏僻的山村来几位外地的木匠,家家户户大动干戈,要么将陈年门窗焕然一新,要么添几件流行家具摆阔气,再寒碜的家庭也要做几只小板凳,给山乡小屋添些新气。而我们几个小孩子则偷偷摸摸地钻到成堆的锯末堆里———捡四个小木块,然后用浓重的墨迹分别描写上“官兵捉贼”四个字。玩法很简单。任由一人手捧四块字朝头顶上方抛出去,与此同时,四人各抢捡一块,按字论名分。持“官”者立时摆出一副官样:双手插腰,摇头晃脑,显得趾高气扬,大有呼风唤雨之势。眼看着“贼”子心虚而欲逃窜,便一声令下,让早已自觉地站其…  相似文献   

17.
马剑 《中国保安》2005,(14):6-9
北京是记者本次调查的第一站。在位于公主坟附近的某家银行,记者利用人们等待办理储蓄业务的时间,就保安印象问题随机向市民进行了采访。“保安在北京还是可以的,像在这里,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填单子,一旁的保安会告诉你,还会提醒你要把钱收好,我觉得保安挺好的。”一位老人边说边指着站在银行门口的保安员。“保安呀,不是很清楚,前几天看《法制进行时》说是有个银行保安员被开除后又入室盗窃报复,感觉不是很好,具体没有接触过!”一位在附近工作的男子回答道。“昨天上午我还在公主坟看到几个保安跟人打架,挺凶的,别的就不知道了,印象嘛,也没觉…  相似文献   

18.
1994年高考落榜后 ,开始了我的保安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觉得当初火一般的热情被人们的轻视和不屑所湮灭了。我变得看不起自己 :不就是看个大门儿吗?心里憋闷得慌。但有件事很快改变了我的想法。在无梁镇水泥厂值勤的时候 ,一个民工跑到了值班室 :“有人打架!”我马上跑到现场 ,正撕打的两人看见我 ,都不自觉地停了手 ,但仍互相拉住不放 ,一个头上冒着血 ,两人都捡半截砖头 ,瞪着血红的眼睛 ,像两头对峙的公牛 ,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一股热血冲上头顶 ,我喝道 :“放下砖头!你有几条命!”啪啦两声 ,砖头落地 ,手也松开了。我…  相似文献   

19.
马 价 十 倍  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整整站了三个早上,连上来问个价钱的人也没有。这人便去求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卖了三天都没人要。麻烦您老帮个忙,只消在我的马旁边站一站,看一看就行了。小人定有酬谢。”伯乐就踱到集市上,在经过马身边时瞟了两眼,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听说了,蜂涌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立刻提高了十倍。  这匹骏马起初为什么卖不出去?只因为卖马人没有名气。假如没有伯乐的光顾,恐怕再站几天也不会有人理会,因而白白埋没了一匹良马。由此可见伯乐对于良马的重要性:即人们常说的“好…  相似文献   

20.
浙江宁波市,每星期二下午,在迎凤街老年活动中心四楼,十来个聋哑人就会聚在一起,用手势、表情热烈“交谈”。仔细一看,他们的手上还都拿着手机,而站在讲台前的老师,一只手在黑板上写字,另一只手也拿着手机,还不时地与下面的“同学”打着哑语。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