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5年5月1日夜,海军福建基地护卫艇二十九大队护卫艇4艘,对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实施夜间突袭,重创敌舰。这是海军东海舰队1962年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装备有双57炮的111吨护卫艇第一次在海战中亮相。  相似文献   

2.
1965年8月6日,发生在闽南东山岛海域的一场激烈海战打响了。有这么一位战士,头部被弹片击穿,鲜血、脑髓迸流,在昏死之际,为了共和国的和平,他奋然振作起来,坚守自己的岗位,操作战舰轮机,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敌舰被打沉了,他铁塔般的身躯才不情愿地昏倒下去。经过3天3夜的抢救,才保住了这位英雄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1965年8月6日,在福建省东山岛东南沿海的兄弟屿海面,人民解放军海军一举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漳江”号,这是人民海军海战史上唯一的一次在海战中同时击沉敌两艘作战舰只,因此,影响深远,意义重大。60年代初,中国大陆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加之工作指导发生失误,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国际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片面撕毁协议,大批撤走专家;中印边界冲突,印度当局不断在边境制造流血事件,直至爆发边境战争。台湾当局以为有机可乘,进一步加紧战争动员和军事部署,成立了“反攻行动委员会”,并把对大陆…  相似文献   

4.
1974年1月19日,中国与南越在南海爆发的西沙海战,是70年代中叶在南海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场海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海战,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战略势态影响深远。越南南北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后,南越政府便趁着陆战局势的相对稳定,积极展开了在南海抢占战  相似文献   

5.
李欣  王凡 《党史博览》2007,(7):30-36
1945年10月,杨尚昆从李富春手上接过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到1965年11月接到调往广东工作的通知,在中央办公厅主任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0年.这在中央办公厅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对于杨尚昆的革命生涯而言,也是特别值得追忆的.  相似文献   

6.
从1922年12月27日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旧日本海军“凤翔”号航母在横须贺海军工厂竣工算起,航母问世尚不足百年,但这种新型海战武器的问世已经彻底改变了海战的模式。航空母舰是远洋海军的核心力量、漂浮在海上的尊严、大国海军的标志。整整一个世纪,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海军已相继从笨拙的铁甲舰跨进了高技术的航母时代,而蔚蓝色的海洋却始终未能让中国人圆那个强盛海军的世纪之梦。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四十四年前,新中国第一海战--八·六海战在祖国东南海域的福建东山岛东南方向的28海里处发生.我英勇的人民海军用几艘小艇击沉美制蒋舰"章江号"和"剑门号",给气焰嚣张的蒋军以致命的打击,在我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十年前,本文作者深入海战故地,并采访了当年我军前线总指挥孔照年,功臣麦贤得、姜宜资.戴寿怀、许睦华,尤金山等30多名参战者,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并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了长篇纪实<沧海英雄>一书,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书名,由长征出版社出版.为纪念建国60周年,彰显人民海军保卫国防的丰功伟绩,本刊特从本期开始,选载该书的<八·六海战>一章(标题为编者所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1965年,刘少奇在与苏联驻中国大使的一次谈话中详细地叙述了他第一次去苏联的经历。 1921年列宁还在世的时候,刘少奇和几个朋友偷偷跑到莫斯科去学习。刘少奇说:“从那个时候即从1921年起,我就一直关注着苏联所发生的和在报刊上报道的一切事件。所以我可  相似文献   

9.
海战和陆战谁对战败影响更大 提起甲午战争,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北洋水师,似乎这场战争就是败在海上的。事实上,清朝和日本在海上只发生过两次海战和一次舰队保卫战:丰岛海战是一次规模不大的遭遇战,黄海海战是一次惨烈的交锋.而其胜负学术界今日仍有争议,第三次则是北洋水师被围困在威海军港逐渐被消耗最终全军覆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十分得意,因为他远远领先了对手,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登上冠军宝座了.然而,正当他准备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比赛冠军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  相似文献   

11.
桦欣 《新湘评论》2013,(6):14-16
从1963年2月毛泽东从报刊上读到有关雷锋的报道到1965年8月,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五次赞扬雷锋,两次为学习雷锋题词。党的领袖如此高度关注一个普通的战士,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赵巍巍  乔瑞 《世纪桥》2009,(21):33-34
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两起重要的海战,很多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国早期由清政府派遣留学美国、欧洲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新式知识分子,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的参战大大地增加了当时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在海战中,留学生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作为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海战中表现出的战斗风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世炎黄子孙永远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13.
赵巍巍  乔瑞 《世纪桥》2009,(23):33-34
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两起重要的海战,很多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国早期由清政府派遣留学美国、欧洲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新式知识分子,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的参战大大地增加了当时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在海战中,留学生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作为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海战中表现出的战斗风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世炎黄子孙永远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11,(12):40-40
中途岛海战,这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海战,它遏止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颓势,给日军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二战结束.这一痛苦的回忆使他们都无法对战局作出正确的判断:也许原因有很多。但日本人之所以在中途岛海战中输得惨不忍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被美军成功截获了机密情报。  相似文献   

15.
四十四年前,新中国第一海战一一八’六海战在祖国东南海域的福建东山岛东南方向的28海里处发生。我英勇的人民海军用几艘小艇击沉美制蒋舰“章江号”和“剑门号”,给气焰嚣张的蒋军以致命的打击,在我人民海军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十年前,本文作者深入海战故地,并采访了当年我军前线总指挥孔照年,功臣麦贤得、姜宜资、戴寿怀、许睦华、尤金山等30多名参战者,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并查阅有关档案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了长篇纪实《沧海英雄》一书,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书名,由长征出版社出版。为纪念建国60周年,彰显人民海军保卫国防的丰功伟绩,本刊特从本期开始,选载该书的《八·六海战》一章(标题为编者所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晓农  疆文 《党史文苑》2005,(4):29-33
得到毛泽东主席的确认 1965年7月下旬的一天,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两人照片.在中央办公厅批转的函件上,写着"请毛主席辨认照片上的人".  相似文献   

17.
穆欣 《党史文汇》2003,(12):26-29
郭沫若在从事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中,曾在许多学术问题上与人进行过论战.他生前在学术问题上打的最后一场"笔墨官司",就是1965年在《光明日报》上开始的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争论.对于这场争论,毛泽东曾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热情的鼓励.  相似文献   

18.
依靠苏联沿岸防御建国后,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仿制了多种型号的鱼雷快艇、高速巡逻炮艇、轻型护卫舰、潜艇、反舰导弹等海战设备,建立了军用造船工业基础。1953年从苏联  相似文献   

19.
鞍海战役(1946.5.23—6.3)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战略防御阶段,为牵制国民党军进攻和策应我军四平大撤退,在辽南一带进行的一场战役.鞍海战役就其战役规模和激烈程度来说,不是很大,因此一直不为人们所关注,但鞍海战役对改变我军四平之战后极其不利的态势和对以后东北战局的潜在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也揭开了几十年来党史、军史学界一直关注的四平之战后国民党为什么没有攻过松花江之谜.  相似文献   

20.
9月9日,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的生命定格于1976年的这一天,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天。这一个个“9月9日”,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从投身革命至1949年9月9日前后,是他参与领导党和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成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到1965年9月9日的一系列“9月9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