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是我国行政管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要做到行政高效,只有源于不断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机制创新。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一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取向,二是政府组织的扁平化取向。而政府运行机制的创新则应围绕着“权力”、“官僚”与“程序”这三个“实体”来展开。  相似文献   

2.
行政效能有三层含义:一是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以较低的行政成本获得较高的行政效益;二是办事方便、快捷;三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具有有效管理经济社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提高行政效能是各级政府所追求的行政目标,是人民政府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希望的。  相似文献   

3.
伊继东 《求索》2007,(2):138-140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是“知识价值取向”、“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并存。本文在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力求从认识论上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融合,从实践论中探索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新时期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架构。行政程序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们对公正和效率的需求,其立法目标模式基本上分为权利模式和效率模式两类。在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机制确实不能够实现的话,公正应该成为首要目标,效率应为兼顾目标。效率的实现应以满足“最低程度的公正”为目标。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程序制度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行政改革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改革所获得的合法性资源的多寡 ,在合法性基础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 ,我国行政改革的合法性局面临多重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改革 ,才能重构行政改革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厘清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体现的价值及其价值取向,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体现出以下的价值:公正;效率;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灵活性。通过对不同价值的考量、判断,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该选择以下的价值取向:效率优先、实现公正的取向;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兼顾稳定性的取向;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取向。  相似文献   

7.
韦伯的官僚制与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结合确定了传统公共组织技术理性模型的基调。片面的效率价值取向包含着悖论。理论上它受到人道主义、宪政主义的挑战。而新公共管理既是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又是实际层面上改造政府的一种运动。“第三政府”行政也在现实层面上构成了对传统官僚制的挑战。文章分析了西方公共组织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行政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是以责、权、利的相互关联为基础 ,以调节个人、组织、社会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在现代公共行政和责任政府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 ,构建一套现实、合理、完整的行政伦理规范系统 ,首先必须设定其基础性前提 ,即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及目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要顺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一定要大力倡导和建设行政文化,靠行政文化引领职能转变。要创新行政观念文化。牢牢确立“科学”、“高效”、“让群众满意”等行政理想;牢牢确立“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等行政价值,并以此作为职能转变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取向。要创新行政制度文化。树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意识,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度建设过程就是深化改革的过程;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创新行政行为文化。坚持求真务实,实干兴邦,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廉洁奉公,风清气正,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0.
“童心”和“良知”是李贽与王阳明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已为迄今为止的所有李贽、王阳明研究者所共识。但对这两个范畴所表示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却鲜为人们注目。本文试剖析“童心”与“良知”的不同价值取向,以期较为确切地把握两种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