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红柳 《前沿》2013,(6):39-40
思维的客观性问题是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相对于康德的知识整体论立场,康德之前的唯理论与经验论对思维客观性的论证实质上是原子论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消解了思维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以实践作为检验认识客观性的标准,与康德的知识整体论具有内在的亲和性;现代哲学对思维客观性问题的探讨,依然没有超越康德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力同样也体现在资本主义世界科学家的身上。作为崭新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J·D·贝尔纳在进行自然科学探索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格外的重视,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愈是深刻,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就愈为透彻。贝尔纳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充分地表现在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上,也体现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上。质言之,他认为在科学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研究活动有所成就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科技革命更加猛烈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因此,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广阔的视野对科学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哲学反思。审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关注科学哲学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影响。一、对科学的哲学反思17世纪产生的牛顿力学是历史上第一个最完整。最富有成果的科学理论。在哥白尼──牛顿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康德哲学是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的发端。康德…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是气一元论。这种唯物主义形态不同于西方的原子论,它主要与农学、医学、天文历法等相联系,并曾对哲学思维的发展及科学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然而,在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哲学形态本身包含着内在的理论缺陷。一些论著虽然也一般地提到了它的某些局限性,但它们所指出  相似文献   

5.
赖文  缪姝 《文明大观》2001,(5):30-31
恩格斯曾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他批判了这种不科学的习惯,指出会导致人们的一种错误,认为想要的(即思维)就是需要的(客观性),从而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真正认识他人和自己。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担负着比常人更重要的责任 ,他们的责任是多方面的 ,他们要对自己研究的科学负责 ,要对自己的国家负责 ,甚至还要对全人类负责。爱祖国与爱正义的关系问题 ,换句话说 ,就是在祖国的利益与全人类的利益冲突的时候 ,应该选择哪一方的问题。剧本《物理学家》中的默比乌斯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名誉、成就 ,甚至爱情 ,在神经病院里了却余生。这样的科学家是伟大的 ,他的选择可以说是正确的。但这种做法不为人知 ,而且我认为这样保守着科学的秘密 ,是不能长久的。科学规律与奥秘是迟早会被科学家发现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中学生,学哲学到底有没有用?对此,笔者既不想作简单地肯定,也不愿作武断地否定,而是试图通过对牛顿晚年悲剧的哲学原因的分析,为青年朋友们提供一点或许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依萨克·牛顿(1642—1727),是人类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家之一。他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史上的哲学批判可分为信仰性哲学批判和学术性哲学批判两种类型.信仰性哲学批判往往是一种以哲学批判的形式出现的对自然科学的政治压制或宗教迫害.学术性哲学批判作为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性活动,有助于科学家更新思想观念,筑牢科学创新的信念支撑;有助于科学家拨开理论迷雾,找到科学创新的有效路径;有助于科学家强化责任意识,把握科学创新的正确方向.学术性哲学批判是以批判者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规范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价值的闪光点体现在思想上,而思维又是思想的逻辑骨架。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指导警务实践,必能事半功倍。结合警务实践,解读哲学思维中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社会思维,以此达到思维与行动的一体同步,可使警务工作提升至新的水平和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何玉宏 《求索》2007,(1):141-143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生态哲学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学术取向.且都可以给社会学以较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论为指导,尝试从系统要素与系统思维原则的分析视角,来探索一个能够完整阐释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系统分析框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系统由求知责任、职业责任及公益责任三大要素构成.求知责任是科学家社会责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求知责任要求科学家在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中坚持对客观实在的本体论承诺,对科学事实的高度尊重,对科学方法的自觉运用,对科学精神的自觉弘扬.科学家的职业责任包括遵守基本职业准则、公开科学研究成果和推进科学创新三个方面.促使科学的健康发展、积极参与或影响政府的决策和积极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构成了科学家基本的公益责任.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系统思维分析过程还体现了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动态发展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明确地称自己所创立的新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深入研究,以实践为基点去解释哲学理论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给予不断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他们科学的哲学世界观的形成是同一的。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十分强调注重哲学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他的这一思想在供职于《莱茵报》期间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指出:“哲学不仅从其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3.
谢龙 《阵地与熔炉》2000,(6):21-24,59
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精神实质,集中的体现是贯穿其中的实践高于理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思维。对此着重领会,是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关键。本文拟就这种哲学思维所蕴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源头、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而跃升为邓小平理论的起点以及邓小平理论因自觉遵循这个基本原则而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模式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焦玉玲  姜建成 《求索》2012,(9):124-126
实践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实践概念的泛化和对实践这一概念不同视角的诠释,以至于当今学界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解释也意见纷呈。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说明实践观点对于构建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具有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经历了从思辨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但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地解释世界,而且强调在此基础上能动地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是对西方哲学中道德实践与技术实践的整合与超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反思的价值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来梳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科学的目的"、"科学的任务"和"科学家"三则词语的分析,认为"科学"从实质上说不是理论体系,而是活动,理论体系只是科学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科学实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同生产活动、阶级斗争等基本形式一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我们在强调这一观点时,有些学生针锋相对地提出:某些科学实践活动是由某个科学家单独进行和完成的,纯粹是单个人的活动,与社会毫不相干,凭什么说它具有社会性特点呢? 通过商讨我们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理解的: 科学实验的社会性并不限于每一项科学实验活动在任何时候都是以社会集体的方式来进行。有些科学实验经常以个人活动的方式进行,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完成蒸汽机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本质上都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科学.它的这一本性规定了它的基本主题是研究人与世界及其基本关系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使命.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在扬弃以往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人的问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人这一哲学的中心和主题作了极为深刻的说明.他把哲学的逻辑归结为人——实践——人.这一从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和自由的现实基础与中介,进而把人的世界归结为社会性、历史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现实世界.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人的社会实践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正是基于这一核心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其合理性与现实性上超越了他以前的传统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8.
杨易 《湖湘论坛》2004,17(3):77-78
作为“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波普尔之所以能在学术界形成较大的影响,与他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建树是分不开的。这当中,尤其是他对归纳法的批评更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新贡献。(一)在传统的认识论模式里,科学方法通常都是被归结为以经验为基础的、对实验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的方法。也就是说,人们总是认为,可信和确然的知识是植根于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的,而科学则是这种知识的身躯,离开了经验和对经验的归纳性陈述,便没有科学,至于科学的发展更是不可能的事情。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对之进行了哲学上的总结,明确地提出归纳…  相似文献   

19.
张涛 《求索》2010,(4):110-112
系统思维以科学方法的突破为主要演化线索,而信息思维则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要兴起途径,都成为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带有范式特征的思维方法。与系统思维在基础理论和哲学层面成熟完善,而在现实经验层面缺乏应有的渗透力不同,信息思维虽在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但在基础理论与哲学层面却步履蹒跚。事实上,二者的差异归根结底体现在哲学的本体承诺和方法论上,从哲学层面对其深入分析、合理定位二者关系,以期找到二者发展的新空间,更好地指导人类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创立了以生产劳动实践观为基础的科学实践论 ,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和实践的人学本质 ,给社会历史以客观的承认和尊重。由此 ,他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解决了人类实践和人类意识的关系问题 ,把握住了社会实践的客观进程 ,说明了“人”的实践本质。在这样的意义上 ,他的新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唯物史观说成是物质本体论的推广 ,或者借口不赞同这种“推广”说而抹煞马克思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 ,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错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