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哲学界已经注意到心学与启蒙思潮的关系,但研究者一般只注意到心学张扬人的主体精神这样一个维度,而没有注意到心学内部实学的维度,故未能如实地反映两者的关系.其实在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中,无论王阳明、李贽还是黄宗羲,都是主张经世致用的学者,虽然他们将"理"、"物"都看成"外物"在心中的反映,但是他们这并不妨碍他们实事求是地提出一系列改革主张.在反对明末严重僵化、腐败的专制制度的时候,心学所包含的张扬个性精神与实学所包含的实事求是态度,使他们的思想逐渐走上启蒙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明清实学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本文以黄宗羲的实学思想为例,对之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就时代思潮而言,明清实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所作的批判和总结,也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行全面反思的结果.这种批判、总结和反思,客观上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表现出鲜明的近代走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实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坚持修正理学与发展实学的统一性,坚持经世致用与民主启蒙的统一性,坚持研究史学与创立实学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王杰 《理论学刊》2003,3(3):147-151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明清之际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家,在抨击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竭力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实用,从学风、学术上呈现出一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新风尚,从而形成了一个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派--经世实学派.人文启蒙思潮是与经世实学思潮同时兴起的.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之际,中国文化重道德伦理、重修身养性、轻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路和格局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被打开了缺口,它使中国知识界在沉浸于儒家经典的同时,开始接触和吸纳西方的一些新知识、新思想,扩大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的“实心实学”是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修正与转型而出现的进步社会思潮。它不仅以“良知”释“心”,还进一步以“情欲”“私利”“快活”和“真心”释“心”,而且将“实心”与“实学”紧密结合起来,构成明清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明清之际市民阶层启蒙精神的集中表现与反映。今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瑞桓  孟德楷 《理论学刊》2012,(12):109-112
明清实学的启蒙精神对史评类著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强调史评标准的独立性和史家的独立性,反对把"仲尼褒贬之法"作为最高准则;二是对传统史评中的君臣大义重新思考和定义,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三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经史关系,由"六经皆史"发展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相似文献   

7.
启蒙精神的诞生,使“实学”概念实现了由宋明向明清时期的转变。就性质上说,明清实学思潮实质上是一场儒学的自我更新和改造运动,不是异端,而是儒学的合理发展。从实学的产生来看,儒学是活的,不是死的,它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而且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所蕴涵的"实心实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本体工夫合一的"实心"论,"实地用功"的"实功"论,"践履之实"的"实伊论,以及"爱人之诚心,素民之实学"的"明德亲民"论.王阳明"实心实学"思想,是明清之际"实学"社会思潮的理论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9.
浙东学派的经世之学和浙江区域文化中的务实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经世"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由黄宗羲开创的浙东学派,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经世致用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成果.随着明清之际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兴起,黄宗羲等浙东学派的学人,立足新的现实,他们以市民社会的生活规则,而不是以宗法社会的生活规则,对儒家的传统的经世思想作了重大革新,形成了全新的经世观念,提出了切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私观、经济观、富民观、义利观.由于切合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要求,这些观念300多年来成了工商意识发达的浙江人的文化自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传承,强调个性、能力、功利、公私兼顾、务实创新成为浙江人文精神的特质.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这种经世务实的人文精神在浙江区域文化中得到新的发扬,发展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浙江精神".  相似文献   

10.
实学是儒学一以贯之的传统,是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应在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的统一关系中把握实学,区别不同类型的实学而对其加以研究:经世致用的实学事实上是儒学一以贯之的传统;通经致用是汉儒以后形成的传统;实证求是的实学则是明清时期才兴起的实学思潮;而实心实学是明清之际一些儒者在反思理学、心学之时做出的成果,同时也是为清算"腐儒"、"俗儒"而出现的实学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