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3,(9):7-7
首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出台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4月25日经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也是我国首部用于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在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作出规定,尤其是加强对旅游市场乱象的治理,以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法对"零负团费"的经营模式也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旅游法制定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法是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各类、各级旅游立法的依据。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法制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建立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步骤,更是我国旅游业应对和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三个方面来分析旅游法制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齐阳 《江淮法治》2013,(13):38-39
酝酿30多年,历经3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4月25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在全民休闲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的今天,在旅游业诸多现象被公众诟病的今天,这部法律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继《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颁布实施之后不久,人们翘首期盼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终于正式出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57万亿元,国内旅游约29亿人次,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入境旅游1.33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3,(20):6-13
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这部对当前旅游市场“潜规则”刀刀见血的法规,既倡导和推进国人文明出游,又保障了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也让旅游从业者考量着如何在洗牌中生存下来。让中国旅游业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这部法律的实施。无疑将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酝酿30多年,历经3次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旅游法》的颁布,有利于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这部国家级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将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旅游法》(以下简称新《旅游法》).新《旅游法》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对我国旅游服务行业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以往任何旅游行政法规相比,新《旅游法》提高了法律对旅游产业的规制层级,有利于更好的保障旅游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新《旅游法》中对导游从业人员的规定更加具体化,不仅保障了广大导游人员的权益,同时也对其利益做了一定的限制,研究分析旅游法对导游从业人员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旭 《法制与社会》2014,(16):67+6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随之滋生了一大批相关的"顽疾",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旅游法》,保护游客合法权益为立法根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旅游业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3,(11):12-13
据《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披露,"十五"期间,全国旅游投资总额6194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17836亿元.这些投资,增加了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后劲;完善了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旅游法》对陕西这样的旅游大省,应该是责权利兼备的利好消息. 陕西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在全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的旅游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玉灵 《法学杂志》2005,26(5):92-95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具有相当产业规模的经济产业,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旅游立法不甚完善,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分析我国旅游立法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旅游立法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并且借鉴外国的旅游立法经验,提出了我国旅游法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构建了许多创新的制度,为我国的旅游法系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一周年之后,法规对旅游业产生了多少的影响是检验《旅游法》立法目的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文以遗产旅游地的角度,通过对遗产旅游地在《旅游法》实施前后的状况对比从而概括出《旅游法》的进步之处,并将对于《旅游法》仍未解决的旅游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5,(1):7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通过12部法律2014年12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航道法、食品安全法、立法法、广告法等7部法律的起草与修改被列入审议议程。过去的一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2部法律,其中修改10部,新制定2部。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一部部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紧跟时代发展,回应民生关切。2014年以来,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20年来首次大修。一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经修改后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2.
泰国是东南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规模大。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不断扩大,泰国的旅游业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当中跃居首位,而且在世界旅游业当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旅游业成为推动泰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泰国旅游立法起步较晚,但旅游法规已有较完整的体系,与旅游相关的法规也比较完备。本文通过对泰国旅游管理法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旅游管理法律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赵菲 《法制与社会》2011,(3):171-17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正在起草的旅游法具有指导作用。吸纳十二五规划《建议》精神,转变旅游立法思路,在立法上体现旅游权利理念,用法律明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旅游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旅游法的颁行对于我国整个旅游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新旅游法的亮点出发,结合浙江省安吉县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来论述新旅游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繁荣以成熟的旅游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保障。在旅游过程中,当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知悉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等被侵害时,因旅游消费的特殊性,考虑到成本等原因,多数的旅游消费者选择沉默或"弃权"。虽然,新制定的《旅游法》参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群体诉讼的模式规定由代表人诉讼来解决旅游群体性纠纷,但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在解决大型侵害纠纷上发挥得最佳,在解决"小额多数"性的旅游群体侵害纠纷上发生功能错位而不能完全满足旅游消费者群体性侵害纠纷之解决的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群体诉讼形态之功能,本文指出德国式的职权型示范诉讼更能够有效的解决"小额多数"的旅游消费者群体性纠纷。  相似文献   

16.
旅游格式合同从产生之初,就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旅游格式合同既符合我国现代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有"霸王条款"侵害旅游者权益的弊端。全文从旅游行业视角出发,运用法律分析方法分析旅游格式合同的弊端,并针对性提出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宜川县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确立了"文旅兴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发展思路。2000年收入188万元,2010年3139万元,2012年达5078万元;带来了1.2万个就业岗位,每年3.5亿元的综合收入、200万的旅游人次,人均8000元旅游收入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18.
谢镭 《法制与社会》2012,(16):215-216
近几十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势劲头,带来了丰厚效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据基础核心地位,专家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旅游法规体系的特征及其对我国旅游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旅游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日本政府在指导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特征,不仅制定了对应的旅游政策与实现这些政策目标的计划和方案,而且还适时地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日本旅游法规体系的形成、特征和主要旅游法规的分析,为我国今后旅游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杜娜 《法制与经济》2010,(14):97-98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也已经由景点竞争、景区竞争、线路竞争逐步进入区域板块间的竞争。打破区域界限,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实现强强联手,共同提高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同为坐拥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级贫困县的桂西北七县(百色市乐业、凌云、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地域相连,民俗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如何才能迅速崛起,实现强县富民?本文从区域旅游业合作发展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