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纽带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进行介绍,并对其变迁过程中呈现的形态进行缺陷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产权制度、激励制度、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足。最后,重点从制度主体供需、制度创新方向及产权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制度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蔡小慎  潘加军 《前沿》2004,(10):129-132
制度创新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 ,而创新成本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制度创新的效果和质量。从制度变迁的方式来看 ,创新成本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成本和强制性制度创新成本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方式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创新。本文分析了强制性制度创新成本的优劣 ,并根据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提出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创新的方式应为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具有由政府主导的典型特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对我国农村金融成长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成长缓慢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个体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变量。当前有许多农业经济制度供给不足 ,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整体创新。因此 ,新一轮农业改革必须加大农业强制性制度供给的力度 ,以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一、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1978年之后 ,我国农业经济制度变迁的特征 ,实际勾勒出中国特色的改革总体模式。实践证明 ,这种改革路径、模式和策略的选择都是特定制度环境下成本最低、推进最稳、效率最高的理性选择。然而 ,诱致性变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新制度的供…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将农民组织起来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中国历史上农民组织起来的方式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变迁。由政府主导的农民组织模式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形式,其可迅速完成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问题,但却会引致产权不清、激励不足等问题;相反,由市场主导的农民组织模式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形式,但往往会出现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而需要政府的介入、推动。因此,在当前保持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由市场主导、政府介入的农民组织方式应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尽管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方式不同 ,但无论强制性抑或诱致性制度变迁都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制度变迁的过程也表明 ,组织变迁的方式和组织内部相关的制度安排 ,只有在政府与作为直接生产者农民之间达成协调一致 ,才能使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绩效达到最佳状态 ,所以 ,制度变迁中既要发挥政府作用 ,又要考虑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这是建国后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提供的最基本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赵兴 《学习与实践》2008,(12):140-143
武汉市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和谐社区构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和谐社区构建模式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实现政府主导向社区主导的转变,主要应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由强制性制度变迁逐步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二是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履行公共行政职能;三是大力培育社区组织,逐步实现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集中制——包干制——分税制的变迁历程,从集中制到包干制变迁的具体动力主要源自于地方政府的拉力,从包干制到分税制变迁的具体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推力,从这几个演变历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财政体制变迁的抽象动力主要存在于当制度变迁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主体的大力推行时。  相似文献   

9.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与中国的制度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是指面对潜在收益的微观主体(个体或群体 )作为初级行动集团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创新 ,并引发次级行动集团跟随 ,在两个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下最终形成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变迁。它意味着该制度创新是微观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活动 ,是自愿安排而非强制安排。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指由权力中心强制完成的 ,遵循自上而下原则的制度变迁 ,具有强制性特征。一 转型中中国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1 单项制度安排的演进研究 ① 。通过研究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 ,我们发现诸多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均证明政府强制往往难…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和迅速的发展,表明内生于中国体制外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制度已成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事件。民间金融是在中国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本文从民间金融产生的客观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民间金融一般发展趋势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现在建立民营银行并非最佳选择,而可以借鉴日本的信用金库制度,利用商会和行会的力量来进行整合。同时,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利用现有机制让其合理化,给其正当的名分让其发展而非一味取缔或者将其强制和迅速的纳入体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