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黎战胜 《检察风云》2012,(24):72-73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是加大反腐败力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解决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平煤股份四矿党委积极开展"六力"工程,提高廉洁文化建设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萃岚 《政府法制》2010,(18):22-22
俗话说:"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反腐败斗争与时俱进,但腐败分子也在不断变换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反腐败的难度。当下官场腐败主要有十大新"变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4.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4,(19):6-6
"要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举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培训班。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作专题辅导报告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践行群众路线,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有观 《检察风云》2010,(18):48-50
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为此采取了各种反腐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一些主要国家反腐败斗争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靔 《中国监察》2016,(5):39-40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来自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科学分析和精准判断无论是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还是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必须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以新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12,(9):4-4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领导职务高的案件多;二是案件涉及金额数量大;三是查处案件中的‘一把手’多。这三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态势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背景党的十八大科学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指出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确分析和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不仅是一个工作评估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必须认真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分析和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既注重加强工作,又注重政治斗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我们现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进行的斗争,这场斗争是在国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要“西化”、“分化”我们的形势下开展的。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抓住腐败问题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察》2011,(2):4-6
胡锦涛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反腐工作形势严峻,借鉴明朝的反腐经验,我们应建立健全反腐监督制度,特别是要加强纪检监察、检察等机关的专门监督,强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各种形式的社会监督,编织强大的反腐监督网,实现对权力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法院对职务犯罪案件判处较轻刑罚甚至给予较多缓刑,在业内被称为职务犯罪轻刑化。轻刑化成为近年来法律界和全国人代会上热议的法律问题,也成为了检察工作面临的难题。通过关注职务犯罪判决轻刑化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职务犯罪判决轻刑化原因存在于立法、侦查、审判与法律监督的各个阶段,其中每一项原因都与其他原因相互关联,一项原因衍生出另一项原因,相互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原因的混沌状态。各种原因经过一定效用累积后,产生职务犯罪人轻刑判决的后果,始料未及却又在情理之中。发现这些原因对于今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提高反腐成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打黑除恶”公众认同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格外受人关注。从调研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公众高度支持本次“打黑除恶”行动,关注重点主要是政府“打黑”的决心。民众希望“打黑除恶”行动能深入彻底并长期坚持,同时政府必须加强“打黑”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群众在“打黑”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坚持“打黑”与反腐同时进行的策略,强化依法“打黑”的观念。而在构建防止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机制方面,政府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异,堵住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成员的来源;规范市场秩序并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新时期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以廉洁指数较高的国家为例,从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教育预防、制度保障以及舆论监督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反腐败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即以吸收廉洁指数较高国家的公众参与反腐败的长处来弥补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的不足,进而促进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职务犯罪始终处于易发高发态势,虽然检察机关运用职务犯罪侦查权有力地打击了腐败现象,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律,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存在诸多缺失,难以适应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与党的要求和民众的期望尚有不小的距离。借鉴国外的职务犯罪特别侦查权,赋予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特别侦查权,并对其加以程序控制,才能更有力地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6.
“微博反腐”是网络监督的一种形式.本文从语言和心理的角度对近年来一系列“微博反腐”案件中转发与评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微博反腐”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外部监督方式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非理性的隐患.其原因在于:微博自身及使用人群的特点,中国长期制度化监督的不足与民意的积存,集群行为的特点以及公众政治知识与民主能力和意识的欠缺.因此,通过建立和实施体制内外有效对接的制度化监督机制,规范民主程序,保障公众民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等措施,可以消解网络监督非理性隐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体制外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growing impact of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China on the evolution of norms governing the global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Combining insights into the diffusion of anti-corruption norms and China’s ‘two-way socializ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eadership’s internationalized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it argues that China’s active involv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is bound to challenge prevailing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s’ and ‘solutions’ of corruption.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supposed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culturally insensitive’ Western anti-corruption efforts and conflicting Chinese cultural norms, the actual ‘China challenge’ to the 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regime is much less a cultural than a political one. While China’s formal-legal anti-corruption system has been receptive to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China’s own contributions to international norm making are defined by the Party’s top-level leadership, which promotes a different set of anti-corruption norms. However, a coherent alternative ‘Chinese model’ of anti-corruption, akin to the globally propagated ‘China path’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is not yet in sight.  相似文献   

18.
公民网络言论反腐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榕 《犯罪研究》2011,(6):20-27
随着网络的逐步发展和积极应用,网络反腐在我国已渐成气候。公民通过网站互动、新闻跟帖、网络举报、论坛、博客、微博、民间反腐网站等各种言论平台在网络反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网民言论非理性、网民言论代表性不足、网民意见权威性不够、网络管制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我们应该从加强网络立法、落实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加强网站行业自律、提高网民网络素养,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反腐言论处置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反腐网站等方面协力促进网络反腐的发展,并把这一体制外反腐力量更好地纳入到整个反腐体系之中,使民间资源与官方资源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网络言论反腐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陶玉霞 《行政与法》2010,(12):19-21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运行。因此,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约是基础,监督是手段,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董毅 《行政与法》2013,(4):7-12
腐败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难题。本文从当代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出发,认为制度建设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权力结构与资源流动等因素都会对反腐败制度的运行产生影响。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脱离国情与“毕其功于一役”的制度冒险都是不可取的。民主并非是反腐败的“万灵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