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有波 《法制与社会》2013,(28):76-76,88
《刑法》的规定的正当防卫权是在紧急状态下,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法定权利。正当防卫权不可以随便随时任意行使的。如行使不当,或~"drhl正当防卫权,可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进而可能构成犯罪。本文以安某某故意伤害一案为视角,简要分析了构成正当防卫的要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傅某故意伤害案进行评析,从而探讨了正当防卫的适时性。  相似文献   

3.
张吟丰  朱紫英  张琴 《方圆》2020,(2):48-49
“非常感谢检察院作出的决定,这下我又能开始新的生活了。”近日,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村民汤建东专程来到长沙县检察院,对该院公诉科员额检察官吴兰林表示感谢。2019年9月12日,长沙县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汤建东涉嫌故意伤害案作出绝对不起诉决定,认定汤建东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这是该院首例适用正当防卫作出绝对不起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一、新的正当防卫制度的特点1.内容明确具体。刑法将正当防卫人“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修改为“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于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这样修改使得正当防卫的内容更加明确,也避免了概念的重复。2.界定了防卫过当的条件,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一是将“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修改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样界定使得防卫过当的条件更易于把握;二是增加了第三款的规定,考虑到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为了鼓励公民积极使用…  相似文献   

5.
防卫过当不是正当防卫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到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关系,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防卫过当是由正当防卫转变成的”①(以下简称为“转化论”)。立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1979年旧《刑法》第17条第2款将防卫过当表述为:“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1997年新《刑法》第20条第2款将其表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然而笔者认为,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不是一种转化关系,新旧《刑法》的表达都是不恰当的。一关于“转化”的含义,进一步的阐释是:“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的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正当防卫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关于正当防卫之前提条件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正当防卫的理论与实践。一、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的含义前提对事物的成立有先决意义.前提不存在,后继问题便无从谈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是本文所称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刑法(下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笔者认为,此规定大胆地肯定了主观防卫意图与义愤致害故意的共存,是对正当防卫理论的重大发展。新的正当防卫制度赋予了公民更广泛、更宽松的正当防卫权利,对于震慑犯罪,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进行斗争,有效地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公民的人身、财产等权利有着积极意义。但是,适用此规定仍须严格遵守正当防卫所需的其他构成条件,行为人…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权利及正当防 卫实施后司法审判的具体依据。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应当认定为正当防 卫的案件,因种种原因最终都以故意伤害案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结案 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法律上确立了正当防卫制度,赋予了公民正 当防卫权利,但在司法实践及各个程序上却没能真正保障这项权利,使 得正当防卫这项制度和权利对我们来说可望不可及。有这样一起故意 伤害案件就十分典型地说明了正当防卫难以得到法律保障的司法误 区。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正当防卫的“无限防卫权”赵延波李蕴辉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但权利总是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滥用正当防卫权利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刑法要求实行正当防卫,必须严格遵守正当防卫的条件,尤其是防卫的...  相似文献   

10.
桑涛 《方圆》2024,(5):62-65
<正>有人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判决,同样,伟大的时代又何尝不呼唤“伟大的不起诉决定”“我的结论是无罪,不予起诉。”主角韩明的这句话语惊四座,让电影《第二十条》走向高潮。作为主办检察官的他在权衡挣扎、犹疑纠结后,坚定选择了心中的公平正义,在王永强案件的听证会现场,推翻审查起诉报告中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认定,认为王永强刺死村霸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从不敢适用转变为勇于依法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  相似文献   

11.
于欢故意伤害案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其背后不仅由情理道德与社会舆论的推动,更是暴露了我国在正当防卫法律制度建设的不足.实体法的空缺尚需学者的潜心研究方能补足,但当事人权益经不住漫长的等待.实质上,我国在诉讼法中早已确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以平衡诉之双方的能力.但在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构建方面,我国目前处于制度空白、实践混乱的局面,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正当防卫证明不利的责任后果由被告人承担.通过于欢案的警示,我国应当在立法上将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明确交由检察机关承担,在证明犯罪成立过程中排除正当防卫等合理怀疑,以实现准确打击犯罪,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青剑 《方圆》2020,(1):58-61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购物中心,一名醉汉持刀向保安挑衅,打斗过程中,保安将持刀者反杀。此案引起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的争议。2019年7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认为,面对不法侵害行为,不宜苛求防卫者进行精准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证明责任的分配不仅是一个刑事程序法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体法问题。普通法传统上要求被告人承担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20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对传统规则的认可是以犯罪定义的“有罪”推定机能为基础的。区分正当化事由和免责事由可以为20世纪后期英美法系国家大部分司法管辖区将正当防卫的说服责任分配给控诉方提供体系上的解释。大陆法系在正当防卫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上的分歧根源于对构成要件的性质和三阶层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核心在于构成要件是否具有对“有罪”的推定机能。中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与正当防卫的关系之争是当前正当防卫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摇摆不定的实体法原因。仅仅区分积极要素与消极要素的分层次体系不足以支持确定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只有建立“评价对象—对象评价”的犯罪构造,对犯罪构成四个方面要件的内容和体系性功能进行改造,才能稳定地支持将正当防卫的全部证明责任分配给控诉方。  相似文献   

14.
一、防卫过当及其条件新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款规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正当防卫过当界限问题。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进一步说,防卫过当是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而仅仅不符合第五个条件的过当行为。刑法原来规定防卫过当是“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这里的“必要”,尤其是“不应有”过于笼统,主观随意性很大,给司法实践带来难以避免的不统一和偏差。新刑…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之司法冷遇,在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影响下似乎逐步走向缓解,为了避免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成为“昙花一现”的实践风潮,需要在正当防卫理论上实现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积极对话。近期认定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中,控方均主动承担了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就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样态而言,这的确是更加合理的选择。囿于犯罪论体系的先天不足、主观性事实的证明难度以及对书面证言的依赖,正当防卫之证明绝非易事,需要探索足以长期、有效助力于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证明模式。有效兼顾经验法则与证据规则、指引实体要件之程序推进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即是可能之选择,在正当防卫的证明过程中,需要注重经验法则与“概括”的合理运用,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明而非强求“印证”,并容纳产生合理怀疑的多元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胡宸 《法制与社会》2015,(6):18-19,24
在“罪刑法定”、“法益保护”、“责任主义”等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给“正当防卫”划出一个清晰的边界十分重要.对不同形态的犯罪行为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并不相同,相比较而言,针对不作为犯罪实施的正当防卫,其时间条件应是相对特殊的.另外,在复杂的犯罪构成中,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也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讨论.在现实中,解除防卫人对于“防卫结束的特殊时间”,即正当防卫向不正当防卫转化的这个时间点的担忧与顾虑,不失为从根本上避免与防范诸多暴力性犯罪的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第2款规定了防卫过当;第3款规定了特别防卫权。这种形式的正当防卫有“无限防卫”、“无过当防卫”“特别(殊)防卫”等称谓,这几种称谓的出发点及角度不同,都有其合理的依据,且基本含义也是一致的。无限防卫指这种防卫没有限度的要求,也就没有过当的形式,这也是这种防卫的特别之处。比较而言,笔者认为,“特别(殊)防卫”更能合理的表现出这种防卫的无限度要求的特点以及与第1、2款规定的正当防卫(可称为一般正当防卫)之间的特别与一般的逻辑关系。“无限防卫”容易使人误解为没有限制条件的防卫…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甲、乙因纠纷引发争斗,甲方造成乙方重伤甲级,按照甲方陈述的致伤经过,有正当防卫的因素,而乙方陈述甲为故意伤害,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其他证据印证,认定哪种情况都证据不足,案件经审查难以定罪处理。鉴于该种情况,受害人向人  相似文献   

19.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正当防卫行为。我国3月14日颁布的新刑法和1979年7月6日颁布的刑法中都有正当防卫的规定,本文就有关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关于正当防卫的概念我国1979年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上述关…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是指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故意伤害罪需要有伤害的结果,即轻伤、重伤或死亡。在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工作中,故意伤害案被视为几大“难缠”案件之一,即故意伤害案的证据不易把握,在司法实践中证据种类繁杂、相互矛盾、双方利害关系人各执一词的案件比例相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