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协商论坛》2022,(3):14-15
"黄河宁,天下平." 自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怎么讲好黄河故事?全国两会期间,住豫全国政协委员们从厚重文化和生态底色两方面建言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近年来,九三学社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长期重点调研课题,先后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多份调研报告,为更好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参政议政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20,(2):41-42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真言、谋良策。保护黄河生态,共筑绿水青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阐述了目前我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开发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下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不同类别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讲述不同的“黄河故事”,数字赋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黄河故事”进行虚拟化创设,从而有效实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24,(1):27-32
<正>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跟进服务国家战略实施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沿黄九省(区)政协协商机制作用,在第六次研讨会议上就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反映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用好沿黄省辖市政协协商机制,就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调研协商,助力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聚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入调研,在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座谈会上,就“强产业、塑品牌、筑平台”提出针对性建议,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为革命老区实现“两个更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也被写入报告。对此,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仲志余委员呼吁,建立有效协作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杭海 《群众》2022,(23):48-49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之一。黄河故道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组成部分,在江苏境内横跨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17个县(市、区),在宿迁境内全长114公里,流经一县四区,覆盖人口143万人,是宿迁乃至黄淮地区重要的历史文脉、黄金水道、生态走廊。  相似文献   

9.
齐志宏 《前进》2022,(1):36-38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流域保护治理指明了根本方向.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运用集成理念,增强一盘棋意识,坚持黄河流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方怡晖 《小康》2023,(5):38-39
<正>在今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词。贵州省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让贵州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1月13日,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成为累计出现次数最多的词,共出现了26次。《报告》显示,五年来,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全省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  相似文献   

12.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中处理好现象与本质、长远与眼前、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顺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和全社会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健全生态文明体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省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生态保护——吉林一直在行动来自白山市的王冰代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深有感触。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新春茶话会、与网友交谈、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三次提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特别是将“尊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海内外媒体誉为”将人民的要求往上提升了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7号)公告《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已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9月29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1年9月29日(2021年9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河南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工作,扛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大政治责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河南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6.
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背景下,建议黄河流域湿地全面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因地施策科学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强调自然恢复;创新理解"湿地合理利用"新内涵,分区确定合适的湿地管理目标和原则;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设计,完善湿地保护管理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并召开座谈会,多次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黄河保护立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相似文献   

18.
王胜 《今日海南》2023,(3):41-43
<正>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时任省长冯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海南将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  相似文献   

19.
张鸿宇 《乡音》2015,(4):12-13
今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让协同发展早见效、广受益?两会期间,委员们纷纷热议这列加速行驶的“协同发展”之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对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关键,在于突破旧有障碍,实现三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这是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根本方针。长期以来,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黄河滩区发展滞后,基础差、底子薄,群众与稀泥烂滩、频繁水患斗争不断,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把"穷滩区"变成"金银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