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阳明之学以“心”为本体,工夫论也是他心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在不同的具体言说情境下,又有轻重缓急之别。他的为学之工夫也无不体现出这一点。为学工夫主要体现在本原与认识的渐进性,告诫我们为学不可急于求成;“知行合一”的为学工夫论是王阳明针对朱熹“知先行后”和“行重知轻”的命题提出来的。他主张为学中“知”和“行”相辅相成,合一并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唐渡 《理论前沿》2008,(5):41-42
“三立”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三不朽”思想,即立德、立功、立言,今天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在这三方面下点工夫。在立德方面.做到修身载德、为民树德、廉洁养德、法纪管德;在立功方面,做到为民立功、以苦创功、以勤积功、以善谋功;在立言方面,做到学习立言、调研立言、创新立言。  相似文献   

3.
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严辨老庄道家之学与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场,在当时三教同归的合流思想下,主张与老庄道家之学相融并存,而对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则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视之为非主流宗教类型。面对道教指责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评,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佛教心性一元论的基本立场,特别针对全真道所主张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炼养工夫展开了思想论辩,阐述了佛教“性本论”的性命不二与道教“气本论”的性命二分之间的义理差异,进而辨析佛教明心见性与道教修身炼性之间的工夫论差异,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趋归仙佛合宗同修共证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现实效应,同时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传统的《功过格》形式,加以佛教化的改造,通过“唯心立命”,强调佛教心性智慧与因果信仰相结合,一并落归于现实世间的劝善教化,参与共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对后世民众的佛教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强调完善人格的身心之和、人我之和的人际和谐、人之善群的群己之和,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启示现代社会主体要加强修身自省,塑造理想道德人格,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走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孔子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如“为官以正”的思想、“为官尚义”的思想、“节欲戒贪”的思想等,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和道德操守的核心,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垂青史的清廉官吏。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廉政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慎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儒家重要的个体修身思想之一,“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人修身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文中探讨了“慎独”思想的现代意蕴,“慎独”是一种自律,是一种主体性的高扬,是一种人之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张载的大心说是其重要的为学工夫论,认为人不应止于见闻之狭,而应该“大其心”。所谓“大其心”即是通过涵养自己的德行,体认到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物”统一于天地共有的本然之性的过程。这一阶段,既是学者尽其心的阶段,也是学者尽其性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人之成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慎独”作为儒家独门心法和践履工夫,其涵义主要是指人在独处之时,也应谨慎不苟。“慎独”作为一种修身实践工夫,只能由儒家开创出来,同时也是儒家的“密教”。在当代,“慎独”对于提高干部道德修养,强化干部纪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齐物论》论述的政治身份是圣人,而《人间世》寓言主体的政治身份是君子百官。君子百官是庄子“古之道术”政治图式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政治理想图式中,圣人无名;君子百官各司其职,因时而用,这是《人间世》思想的重要背景。该篇通过颜回、叶公子高、颜阖三个寓言故事的描写和有关才之有用无用的讨论展开论述,其落脚点在于君子百官这一政治身份,不宜扩大到普遍的人世间。  相似文献   

11.
程颖、程颐是宋明理学发展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二人共同创建了以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们二者的思想是同大于异。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二者思想中“异”的方面;特别是他们两者对于“理”、“善恶”以及工夫论问题阐释的差异,则对其后的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简道德哲学思想主要由道德本体论、道德人格论和道德工夫论三部分所组成。杨简从儒家“一天人”的主客统一论思维模式出发,直接把道、理、德置入人和人心之中,看成人心这一本体所固有的,从而发展了儒家道德心性本体论。在儒家道德哲学思想史上,杨简道德人格论的最大特色正是在于他从道心角度重点阐释了圣人人格。杨简道德哲学往往道德形上本体和形下工夫契合无间,融为一体,从理性思维来说,杨简道德工夫思想大致包含毋意无念、自觉自得和反求诸己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仁人”、“士”而是“君子”。本文对孔子的理想人格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指出了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君子人格的品质特征,认为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是集“知”、“仁”、“礼”、“勇”为一体的道德伦理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经济和制度层面的保障,还需要道德伦理层面的考量,因此,作为道德伦理人格的君子人格就对我们针砭时弊,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性之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唐入宋,重建成圣工夫成为儒家主要问题,旧有的《中庸》诠释范式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李翱作《复性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回应,但未形成新的《中庸》诠释范式。北宋契嵩禅师依据佛教如来藏系思想,将佛教本体论思维模式纳入《中庸》,形成了以中庸之体、用、境为内容的《中庸》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正式回应了重建成圣工夫的问题,即中庸之体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本体依据;中庸之用是重建成圣工夫的经验依据;中庸之境是重建成圣工夫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要学”是教育界近几年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里面蕴涵着深刻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 一、“我要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 勿庸置疑,“我要学”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能够  相似文献   

16.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传承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为南宋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秉承儒家领导思想之大旨,并揉合其他学派之精华,从“发展经济,富国安民”、“德礼为本,政刑为辅”、“正心修身,完善自我”、“擢举贤才,任贤使能”等方面,提出并阐发了自己的领导思想体系。探讨这一内容必将为我们当今为政施治提供具有认识价值和启迪意义的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17.
浅析笛卡尔关于“错误”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勒内·笛 卡尔 这 一名 字在哲 学 的 殿 堂 上 回 响 了 三 百 多年 , 人 们 一 直 把 他 奉 为 欧 洲哲 学 的 始 祖 , 理 性 主 义 的 先驱 。 他 的 著 名 的 “ 我 思 故 我在 ”、“ 天 赋 观 念 论 ”、“ 心 身 二元 论 ” 等 思 想 吸 引 和 启 迪 着一 代 又 一 代 的 人 。 但 是 很 少有 人 关 注 他 关 于 错 误 的 学 说 。 的 确 , 这 一 思 想 在 他 硕 果 累 累的 哲 学 之 树 中 并 不 耀 眼 , 但 也 不 容 忽 视 。 细 细 咀 嚼 , 仍 有 不少 值 得 我 们 玩 味 和 借 鉴 的 观 点 。 本 文 就 对 这 一 问 题 作 一 简 …  相似文献   

18.
当前,理想在金钱的光晕里失色。似乎共产主义理想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变得古板乏味,就是为人要做君子、做纯粹的人、做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浅显之道,也仿佛变得不合时宜。唯利是求、上下钻营竟成了时髦的智慧!现在,有入拿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式“玩”社  相似文献   

19.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过了,又按时地实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对我不理解,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风度吗?”《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是孔子谈学习,把学习摆在首位,足见学习之重要。读这一章,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学什么,怎样学孔子在鲁国办学,教学内容很丰富,有礼、乐、射、御、书、数,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各种技能。那么,怎样学呢?第一,要按时实习(注意,不是温习)。学习礼仪、乐曲、射箭、驾车这些技艺,当然要按时演习、实习,否则,纸上谈…  相似文献   

20.
泰州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唯一的一个以地域为名称的哲学学派,其独特价值在于开启了明清之际的人学启蒙思潮。泰州学派所具有的自然人性论的理欲现、个体平等的道德观、“百姓日用即道”的启蒙现无一不异于正统儒学,体现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掀翻天地”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